首页期刊导航|当代护士(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护士(中旬刊)
当代护士(中旬刊)

孙向明

月刊

1006-6411

ddhszz@163.com

0731-4415160

410008

长沙市湘雅路30号

当代护士(中旬刊)/Journal Modern Nurs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国内脑卒中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魏其秀钱自华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性护理的相关概念,以及我国脑卒中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性护理的干预方式,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提供参考.

    医院-社区-家庭脑卒中延续性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血糖监测指尖采血方法及护理的研究进展

    邱锦媚苏培颖吴柳欢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的指尖采血方法及其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指尖采血检测血糖时,应选择正确的手指指尖采血穿刺方法,提高患者对血糖监测的依从性.

    血糖监测指尖采血方法采血穿刺研究进展

    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影响

    勾钦秀宋芳芳孟璐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在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TD-PA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212例CTD-PA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采用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包括CTD-PAH患者的心理、用药、饮食、健康教育、家庭与社会支持、生活等多个维度的护理,比较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在全程无漏服、全程按时复查、全程系统登记方面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2个月后,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7%,高于对照组的80.19%;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CTD-PAH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多维度协同护理结缔组织病肺动脉高压依从性焦虑抑郁生活质量

    维持性血液透析容量管理手册的临床应用效果

    杨秀云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容量管理手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1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健康教育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容量管理手册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容量控制情况、透析充分性及残余肾功能.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容量管理达标率高于对照组,收缩压及舒张压低于对照组,24 h尿量多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的水肿程度轻于对照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总尿素清除指数、残肾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容量管理手册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液体摄入容量管理血液透析透析充分性残余肾功能

    具身认知理论下的改良镜像训练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影响

    袁卫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具身认知理论下的改良镜像训练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12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具身认知理论下的改良镜像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上肢部分评分为(35.49±7.31)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偏瘫Brunnstrom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健康调查简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具身认知理论下的改良镜像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障碍情况,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具身认知改良镜像训练脑梗死上肢运动障碍

    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思维导图教育在出院白血病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

    杨啸琳李倩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思维导图教育在出院白血病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2例出院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的主要照顾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的主要照顾者接受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思维导图教育,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照顾者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康复依从性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评分、康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思维导图教育应用于出院白血病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能够提高主要照顾者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和康复依从性,减少并发症.

    白血病出院照顾者视觉传达理论思维导图

    3+1整体康复护理联合交往训练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熊芸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3+1整体康复护理联合交往训练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4月期间武汉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84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3+1整体康复护理联合交往训练,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干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功能活动问卷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干预满意度(92.86%)高于对照组(76.19%)(P<0.05).结论 3+1整体康复护理联合交往训练可有效改善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3+1整体康复护理交往训练社会功能认知功能

    改良式胸管固定法对肺癌患者术后活动性疼痛的影响

    雷新宁朱磊刘雪岩陈颖...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式胸管固定法对肺癌患者术后活动性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0年6月宁夏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肺癌手术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根据病室号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改良式胸管固定法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对照组采用高举平台法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早期疼痛及活动性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胸管相关观察指标.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术后4h、24h的疼痛评分及活动性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置管期间胶布留置时长、舒适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留置胸管期间的脱管率、胶布固定部位皮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式胸管固定法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下床活动、翻身侧卧所致的活动性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增加患者在置管期间的舒适度,减少护士更换固定胶布的次数,减轻护士工作量.

    肺癌患者改良式胸管固定法活动性疼痛

    早期综合姑息治疗在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美燕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早期综合姑息治疗对新诊断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3月,纳入118例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早期姑息治疗结合标准肿瘤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标准肿瘤治疗,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估量表(FACT-G)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患者健康问卷9(PHQ-9)、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患者的负面情绪.结果 两组的基线生活质量和情绪症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FACT-G评分较基线增加,但两组的FACT-G评分与焦虑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周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FACT-G评分较基线增加,观察组的FACT-G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接受标准治疗的新诊断转移性非细胞肺癌患者患者相比,早期综合姑息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

    早期综合姑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生活质量负面情绪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伍丽珍娄光明郭思思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84例进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胃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胃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胃癌手术患者进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能够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减轻患者的疼痛.

    加速康复外科预见性护理胃癌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