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护士(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护士(中旬刊)
当代护士(中旬刊)

孙向明

月刊

1006-6411

ddhszz@163.com

0731-4415160

410008

长沙市湘雅路30号

当代护士(中旬刊)/Journal Modern Nurs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柴芩承气汤保留灌肠联合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中重症急性胰腺炎麻痹性肠梗阻的护理观察

    刘忠丽冯勇蒲静尚倩倩...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柴芩承气汤保留灌肠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对中重症急性胰腺炎麻痹性肠梗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80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柴芩承气汤保留灌肠以及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的改善率,排气、排便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柴芩承气汤改良保留灌肠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疗效确切,且可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急性胰腺炎麻痹性肠梗阻柴芩承气汤保留灌肠新斯的明穴位注射

    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急救转运护理优化策略最佳证据总结

    李娟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索和分析主动脉夹层(AD)患者院内急救转运护理优化策略的相关证据,并总结最佳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JBI、NCBI、Europe PMC、ProQuest、Cochrane Library、NGC、Embase、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Sinomed等原始研究数据库或相关网址内有关AD患者院内急救转运护理优化策略运用的全部证据类型,即专家共识,试验研究,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临床决策等文献.检索时限设定为2017年1月—2020年6月.由2名经过循证护理培训的硕士研究生依次评价文献质量.结果 最终纳入7篇文献,包括1篇专家共识,2篇试验研究,2篇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1篇临床决策.最终形成20条最佳证据,包括:早期诊断和筛检、转运前、转运途中、转运后护理优化策略4个维度.结论 对主动脉夹层(AD)患者院内急救转运护理优化策略的最佳证据进行总结,用以指导不同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管理者,根据最佳证据、AD急诊危重症患者实际病情,从多方面采取临床实践对策以确保AD患者安全、高效院内转运.

    主动脉夹层护理优化策略院内转运证据总结

    基于TIR理论的医院-家庭整体护理模式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

    王坤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TIR(time it right)为理论导向,探究医院-家庭整体护理模式在肠造口患者疾病不同时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选取太仓市某医院119例永久性结肠造口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基于TIR理论的医院-家庭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方法.结果 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心理顺应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TIR理论的医院-家庭整体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心理顺应力和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医院-家庭整体护理模式肠造口TIR理论护理干预

    基于网络平台的饮食干预对下肢活动受限的肥胖者的影响

    赵晓明姜坤宏曹雅南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网络平台为手段,观察饮食干预方案对下肢活动受限的肥胖者的效果,为制订科学有效的减肥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筛查的肥胖伴下肢活动受限者1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饮食干预并实施健康管理.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体重指数(BMI)、腰臀脂肪比、体脂百分比、血脂等指标.结果 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BMI、体脂百分比、血脂指标明显改善,肌肉力量增加,减重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饮食干预,能有效降低下肢活动受限肥胖者的体重和血脂水平,提高身体素质.

    健康管理低能量网络平台体重指数肥胖活动受限

    2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

    袁淑蕾杨英方云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2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护理措施:对2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行抗感染、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做好隔离与消毒工作,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针对患者出现的紧张、焦虑情绪,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研究期间,24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患者新冠抗体IgM/IgG增高,住院观察,2例危重症患者死亡.2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平均住院20.87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低氧血症护理

    同感心心理沟通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疼痛的效果

    曾莹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同感心心理沟通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来本院行介入治疗的56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同感心心理沟通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价两组睡眠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干预后的VAS评分及分级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开展同感心心理沟通,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

    肝癌介入治疗同感心心理沟通疼痛

    模块化健康教育模式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唐小红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模块化健康教育模式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8)及对照组(n=58),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围术期采用模块化健康教育模式实施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水平、疾病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图像成像质量、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疾病认知评分、治疗依从性、图像成像质量合格率、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模块化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及满意率,减轻患者围术期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模块化教育模式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疾病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满意率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危险因素分析

    刘晓莺严明芳柯清仙练锦娉...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高危因素,并分析癌因性疲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福建省某医院诊治的670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短疲乏量表(The Brief Fatigue Inventory,BFI)、健康调查简表SF-36(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抑郁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Anxiety Self-rating Scale,SAS)评估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生活质量、抑郁状态以及焦虑状态.结果 51.3%的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后放射性碘治疗、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水平、抑郁状态、焦虑状态与癌因性疲乏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后放射性碘治疗、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水平(<0.5 mU/L)、焦虑状态、抑郁状态是导致癌因性疲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非癌因性疲乏的患者(P<0.05).结论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高,且对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甲状腺癌癌因性疲乏危险因素生活质量

    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

    张思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水平,并分析影响急诊科护士暴力氛围感知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116名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急诊科护士一般资料量表、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以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量表得分为(94.26±21.06)分,得分率为67.33%,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诊科护士年龄、半年内是否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职业压力水平以及应对方式为影响其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水平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水平一般,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医院管理者应针对护士个体情况给予干预,提高其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水平.

    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职业压力应对方式

    经济欠发达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

    肖丽娟李静白润爱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经济欠发达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培训需求,为其开展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对陕西省清涧县人民医院、14个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共418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设计的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在418名被调查的工作人员中,44.26%的工作人员认为自己掌握的技术不能足够应对现阶段工作;45.69%的工作人员认为最适合的培训方式是参加上级医疗机构的进修学习;44.50%的工作人员最希望的授课老师是三级医院专家;41.87%的工作人员最希望的授课形式是临床跟班式;外出培训最大的担心是培训内容不适用和个人需要承担培训费用;医疗机构目前最需要的是已经接受过全科医学培训的医生.结论 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要提高对人才培养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建立系统化、制度化、常规化的培训及考核体系,切实解决医疗机构人才培养中的困难,建设经费中划定一定比例的经费作为培训的专项经费,并加强对全科医生的培养.

    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培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