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护士(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护士(中旬刊)
当代护士(中旬刊)

孙向明

月刊

1006-6411

ddhszz@163.com

0731-4415160

410008

长沙市湘雅路30号

当代护士(中旬刊)/Journal Modern Nurs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正念音乐训练干预对脑出血睡眠障碍患者睡眠-醒觉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徐灵燕李斐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正念音乐训练模式对脑出血并伴有睡眠障碍患者睡眠-醒觉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接收的140例脑出血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正念音乐训练,观察两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睡眠-醒觉行为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睡眠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睡眠-醒觉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出血并伴有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正念音乐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醒觉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正念音乐训练干预脑出血睡眠障碍睡眠-醒觉行为生活质量

    SBAR交接模式对护士危重症患者床旁交接班质量及其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贾小英许丹于中亚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SBAR交接模式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危重症患者床旁交接班质量及其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5月在本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从事护理工作的2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2月—3月(实施前),护士对患者实施常规干预及床旁交接班,2021年4月—5月(实施后),护士对患者实施基于SBAR交接模式的床旁交接班,比较SBAR交接模式实施前后护士交接班质量及其自我效能感水平,并分别选取SBAR交接模式实施前后护士护理的100例患者,比较实施前后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 实施基于SBAR交接模式的床旁交接班后,护士交接班质量评分为(67.52±2.97)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54.98±2.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自我效能感评分为(36.43±2.98)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27.53±3.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为9.00%,显著低于实施前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基于SBAR交接模式的床旁交接班能够有效提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危重症患者交接班质量及其自我效能感,同时对降低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SBAR交接模式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危重症患者床旁交接班质量护士自我效能感

    规范化急救全程优质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战祥巧赵文文赵莎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规范化急救全程优质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诊护理,试验组患者按照规范化急救全程优质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和预后.结果 试验组患者从急诊接诊到首份心电图完成的时间、AMI确诊的时间、导管室激活的时间、实施球囊扩张治疗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梗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急救全程优质护理路径可有效提升医护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效率,缩短医护人员实施各项急救措施的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路径急救效率预后

    集束化吸痰护理管理对气管切开患者吸痰耐受性及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李秀萍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吸痰护理管理对气管切开患者吸痰耐受性及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9月—2021年4月收治的92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20年9月—2020年12月,n=46)和观察组(2021年1月—2021年4月,n=46).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吸痰护理管理.比较实施干预后1d、5d、7d两组患者的吸痰耐受性、吸痰次数以及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吸痰后的血氧饱和度更高,24 h内的吸痰次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第5 d、第7 d的吸痰耐受性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呼吸困难、气管黏膜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吸痰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吸痰耐受性,改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并降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集束化吸痰护理管理气管切开呼吸道并发症预防

    认知行为护理模式对甲状腺全切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应激反应的影响

    张丽华张琳李娇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护理模式对甲状腺全切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21年6月于本院行甲状腺全切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试验组行认知行为护理模式(Cognitive behavior nursing model,CBNM)干预.观察两组焦虑、抑郁、疾病恐惧等负性情绪和血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应激因子的差异.结果 出院时,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试验组社会家庭、生理健康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试验组血清SOD高于对照组,MDA、N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行为护理模式可提高甲状腺全切患者的认知水平,帮助其改变错误认知,纠正其错误行为,缓解或消除其负性情绪及应激反应.

    认知行为护理模式甲状腺全切术负性情绪应激反应

    认知行为干预对胸痹伴焦虑或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丽孙伟郭锐杨月...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胸痹伴焦虑、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本院心血管病房住院治疗的117例胸痹伴焦虑或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9例,试验组58例.对照组接受心血管疾病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干预时间为8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作为评价工具.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SAS、SDS指数、SAQ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SAS、SDS指数、SAQ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缓解胸痹伴焦虑或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认知行为干预胸痹焦虑抑郁生活质量

    三维评估模式策略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龄患者稳定期的应用价值分析

    张敏周惠雅周莹万里希...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评估模式策略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高龄患者稳定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高龄慢阻肺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利用倾向性评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延续护理,给予研究组三维评估模式策略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运动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并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估患者的病情状态.结果 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指标、运动功能指标及各项CAT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周,研究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等肺功能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6 min步行距离(6 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胸闷、精力、睡眠、咳痰、咳嗽、外出信心程度、家务活动、爬坡或上楼等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吸道感染、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评估模式策略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慢阻肺高龄患者稳定期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病情状态,促进患者肺部功能及运动耐力的恢复.

    三维评估模式延续性干预慢阻肺高龄患者稳定期

    自我效能强化教育联合多维护理对胰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严晓艳陈雪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强化教育联合多维护理对胰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1年8月收治的胰腺癌化疗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自我效能强化教育联合多维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希望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自我效能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希望水平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效能强化教育联合多维护理能有效增强胰腺癌化疗患者自我效能,提高患者希望水平,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胰腺癌自我效能强化教育多维护理自我效能希望水平

    交互分析模式下的团体健康教育对白血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马静蔡永梅励皎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交互分析模式下的团体健康教育对白血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8例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5)与对照组(n=53).对照组接受常规团体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交互分析模式下的团体健康教育.观察并记录两组遵医行为情况,并对两组干预前、干预12周后的自护能力、心理水平及希望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护能力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理水平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交互分析模式下的团体健康教育应用到白血病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遵医行为,提高患者自护能力.

    白血病交互分析模式健康教育自我护理能力

    视频指导下的回授法对肩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周智雅朱婷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视频指导下的回授法对肩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接收的82例肩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与观察组(给予视频指导下的回授法干预),每组各41例,观察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及肩关节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康复锻炼依从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观察组的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各个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肩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视频指导下的回授法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康复锻炼依从性,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视频回授法肩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锻炼依从性肩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