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护士(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护士(中旬刊)
当代护士(中旬刊)

孙向明

月刊

1006-6411

ddhszz@163.com

0731-4415160

410008

长沙市湘雅路30号

当代护士(中旬刊)/Journal Modern Nurs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集束化疼痛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疼痛状况的影响

    程庆娟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疼痛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疼痛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3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疼痛护理,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3月收治的3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集束化疼痛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感受负担及疼痛状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自我感受负担得分和美国疼痛协会患者结局问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疼痛护理能够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状况,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

    集束化疼痛护理恶性肿瘤晚期自我感受负担疼痛

    穴位埋线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周英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穴位埋线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状况.结果 试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清胃动素(MT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组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恢复过程中应用穴位埋线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能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的恢复.

    穴位埋线经皮穴位电刺激直肠癌根治术胃肠功能免疫功能

    麦肯基疗法结合中医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罗玲谭文娟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麦肯基疗法结合中医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针灸推拿康复科住院部及门诊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7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6例.对照组予以中医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麦肯基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表(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cdic Association score,M-JOA)及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的差异.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及M-JO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VAS及M-JO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两组NSN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麦肯基疗法联合中医护理及单纯采用中医护理均能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联合疗法的干预效果更加显著.

    中医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麦肯基疗法疼痛

    基于信息化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在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刘娟徐培任芳慧许芳芳...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化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在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126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3)与观察组(n=63),对照组实施ICU常规性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信息化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实施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早期预警评分、多脏器功能不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堵塞、意外拔管、压疮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信息化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可使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病情分值化,有利于临床护士对患者实施分类护理,及时筛查出潜在危重症患者,从而提高危重症患者救治效果.

    信息化MEWS评分系统早期康复护理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

    循证护理对心外科术后重症监护室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护理结局的影响

    黄羽谦李云冯蓓娟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心外科术后重症监护室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护理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80例心外科术后重症监护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护理结局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时间、住院时间及治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心外科术后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改善患者护理结局.

    循证护理心外科重症监护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护理结局

    急诊重症患者谵妄风险模型构建和最佳护理防控策略

    陈曼葛会新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急诊入院的重症患者突发谵妄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临床制订最佳护理防控策略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198例急诊科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内谵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谵妄组(88例)和无谵妄组(11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并构建模型.结果 与无谵妄组的患者相比,谵妄组患者的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镇静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specific enolase,NSE)和动脉血乳酸升高,氧合指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血清NSE和动脉血乳酸水平是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诊重症患者24 h内谵妄的发生率较高,APACHEⅡ评分、血清NSE和动脉血乳酸水平会影响谵妄的发生率,临床医护人员应早期正确识别谵妄高风险群体,制订最佳护理防控策略,提高护理效率.

    急诊重症谵妄模型护理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孙永红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衡阳市某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12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STEMI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救治干预;2020年4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STEMI患者为试验组,采取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救治效率及短期预后.结果 试验组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ymptom onset to first medical contact,SO-to-FMC)、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first medical contact to balloon,FMC-to-B)、进医院大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oor to balloon,D-to-B)、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symptom onset to balloon,S-to-B)均明显短于对照组,FMC-to-B达标率和D-to-B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救治干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干预可以提高STEMI患者救治效率,降低其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区域协同救治救治效率短期预后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

    苏晓玲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到本院诊治的82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左心房内径为(37.25±3.46)mm,左心室舒张末径为(55.12±4.62)mm,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识、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身体活动为(9.13±1.05)分,情感情况为(12.23±2.34)分,其他情况为(10.12±1.16)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延续性护理能提升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升其生活质量.

    跨理论模型延续性护理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效果

    10例胆道闭锁患儿亲体肝移植手术的护理体会

    张琪孙瑛赵红福李丹...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了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0例胆道闭锁进行亲体肝移植患儿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指导患儿及家属做好各项检查,术中保障患儿安全,术后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做好管道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经过对亲体肝移植患儿的精心护理,10例胆道闭锁肝移植患儿均顺利出院,其中1例院外死亡,其余患儿身体良好.

    胆道闭锁患儿亲体肝移植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综合呼吸训练模式对肺癌手术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周萍朱海燕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联合综合呼吸训练模式对肺癌手术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94例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自身随机交叉对照设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ERAS联合综合呼吸训练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第1s用力呼气容积(force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第1s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force vital capacity,FVC)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 curve,MMF)及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较干预前均明显提升,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的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lung,FACT-L)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开展ERAS联合综合呼吸训练模式,有助于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肺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综合呼吸训练肺功能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