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护士(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护士(下旬刊)
当代护士(下旬刊)

孙向明

月刊

1006-6411

ddhszz@163.com

0731-84413126

410008

长沙市湘雅路30号

当代护士(下旬刊)/Journal Modern Nurs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生儿PICC导管异位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李兰温贤秀夏琪肖力...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新生儿PICC导管异位影响因素.方法 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时间截至2020年2月20日发表的国内外有关新生儿PICC导管异位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并应用软件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计算各影响因素合并OR值及其95%CI.结果 共纳入文献相关10篇,累计PICC导管异位病例43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PICC导管异位相关因素为胎龄[OR=14.31,95%CI(7.44,27.53)、置管时体重[OR=10.33,95%CI(4.97,21.4)]、置管部位[OR=2.60,95%CI](1.82,3.70)]、置管前有无机械通气[OR=4.82,95%CI(3.18,7.31)],操作者层级[OR=3.11,95%CI(1.98,4.89)].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胎龄、置管时体重、置管部位、置管前有无机械通气、操作者层级等是新生儿PICC导管异位的影响因素,但因纳入研究总体方法学质量一般,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对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

    新生儿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因素Meta分析

    老年癌症患者衰弱的相关研究进展

    陈菲菲庞永慧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癌症患者常伴衰弱,衰弱与老年人的疾病负担、住院时长、和住院花费情况、术后不良健康结局以及死亡率具有密切的关联.本文从老年癌症患者衰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工具,衰弱的相关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老年癌症患者早期衰弱的识别以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老年癌症衰弱综述

    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刘桂英张艳艳杨冬梅马美娜...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卒中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尤其是在急性期,早期给予营养支持对避免营养不良、预后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早期肠内营养期间会因为发生腹泻、腹胀、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迫使肠内营养中断,导致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从而不能达到营养需求目标,本文就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进行文献检索,对高龄、疾病相关因素、治疗因素、生化指标、喂养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综述.

    脑卒中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危险因素

    骨折联络服务在脆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高桂英闫桂虹樊荣杨青梅...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述了骨折联络服务的概念、发展及内容,总结了骨折联络服务对脆性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了实施骨折联络服务的影响因素,以期为脆性骨折患者获得更多、更专业化的骨折联络服务提供理论依据,为推动我国骨折联络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脆性骨折骨折联络服务综述

    护理不良事件中第二受害者的应对及支持的研究进展

    唐清李琳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会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伤害,而且也会给涉及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带来身心的负面影响.经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被作为第二受害者,在国内外受到普遍关注.该文综述国内外护理不良事件中的第二受害者的心理行为反应、应对及其支持的实践探索,为国内构建第二受害者支持策略提出依据,促进发展.

    护理不良事件第二受害者反应应对支持

    糖尿病健康管理平台在非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

    程辉朱晓丽王宝福李晓楠...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健康管理平台在非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干预管理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科收治的100例非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段2019年1月之前50例设为对照组,2019年1月本科室糖尿病健康管理平台建立使用后5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由专职护士给予规范化的糖尿病肾病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食物选择、运动方式(有氧运动)、药物使用监测、血糖监测、日常生活方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6个月糖尿病健康管理平台的干预管理.观察两组科学饮食摄入依从性、空腹血糖、血压、HbA1c、TG水平的达标人次,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评分.结果 观察组科学饮食摄入、血压、空腹血糖、HbA1c、TG水平的达标人次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干预管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管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采用糖尿病健康管理平台运用于非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管理,可提高患者科学饮食摄入的依从性及血糖、血压达标情况,缓解患者心理负性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糖尿病管理平台非透析糖尿病肾病饮食干预管理

    应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

    符美芳陈秋香杨海红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为呼吸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4月—2020年10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88例COPD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进行常规护理为患者进行COPD的知识健康宣教护理措施;研究组44例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专科质量指标对COPD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管理,从呼吸功能锻炼评估率、护士健康教育执行规范率、患者及家属呼吸功能锻炼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及出院电话随访及时率四个维度进行指标管理.收集对照组、研究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数据分析.结果 护理后出院时研究组44例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三月的肺功能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专科质量指标的实施,有效使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患者的肺功能FEV1、FVC值得到了提高,生活质量也发生了良好的改变,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水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专科质量指标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护理质量

    主要照顾者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李飞霞徐小平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家庭主要照顾者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78例2018年9月—2019年11月在某院肾内科住院并在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每名患者选取1名家庭主要照顾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及对应的家庭主要照顾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9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家庭主要照顾者进行饮食行为干预.通过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G-SGA评分、血红蛋白、总蛋白等营养生化指标及家庭主要照顾者的营养知信行评分等,来探讨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家庭主要照顾者营养知信行得分分别为(28.31±3.93)分及(31.81±2.88)分,患者营养评估得分分别为(4.06±1.62)分及(3.28±1.41)分,血红蛋白分别为(83.35±17.18)g/L及(95.52±15.94)g/L,总蛋白分别为(60.79±6.12)g/L及(67.12±7.07)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家庭主要照顾者进行营养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维持性血液透析家庭主要照顾者认知行为营养状况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

    陈安菊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双数抽签法将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余下50例接受以保护动机理论为基础的专项干预患者作为观察组.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两组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效能水平利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评价和比较;对两组均进行6个月的随访并在最后一次随访时开展生活质量水平评分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效能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护动机理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自我管理效能水平,同时还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

    老年帕金森病保护动机理论自我管理效能生活质量影响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现状调查及分析

    王丹刘莉徐蔚蔚蒋国萍...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有效的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院内分泌科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51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分析其发生低血糖的原因.结果 低血糖的高发时段依次为:夜间(23:00~05:59,22.69%)、晚餐后(19:00~20:59,20.69%)、中餐前(11:00~12:59,14.88%)、空腹(06:00~07:59,11.80%)、中餐后(13:00~14:59,11.62%)、早餐后(08:00~10:59,6.53%)、睡前(21:00~22:59,5.44%)、晚餐前(17:00~18:59,3.60%)、随机(15:00~16:59,2.72%);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依次为:药物剂量调整(43.56%)、进食偏少(42.65%)、进餐延迟(9.98%)、运动相关(3.45%).结论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多为中年或老年人,病程较长,且合并多种其他疾病,常使用胰岛素及多种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应保证饮食摄入量充足,目标血糖控制要把握适度原则,控制目标宜个体化;选用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的患者血糖监测频次宜加强.

    2型糖尿病低血糖干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