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经济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经济科学
西安交通大学
当代经济科学

西安交通大学

冯根福

双月刊

1002-2848

djkx@mail.xjtu.edu.cn

029-82657048

710061

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校区016信箱

当代经济科学/Journal Modern Economic Sci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积极研究改革开放的新情况,深入研究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进展,及时报道经济理论研究的新动态,积极为国家的经济改革与发民,为振兴和繁荣中国经济及西部经济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宏观经济波动与中国货币政策应对

    徐宁丁一兵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以来,美联储开启新一轮加息,这一政策变动引起了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为全面阐释美联储加息对中国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利用时变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分位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全面评估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研究显示:第一,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动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和政策变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通常是在重大事件窗口期产生传递效应,而在常态化时期基本不会产生影响;第二,中国经济增长对美国货币政策变动的反馈较弱,但通货膨胀和跨境资本流动对加息冲击的反馈较为灵敏,因此,应警惕由美联储加息引发的通货紧缩效应和资本外逃风险;第三,在政策应对层面,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早期倾向于采取被动的"顺风而动"型调整以避免较大的经济波动,而随着经济体量逐渐上升,政策调整逐渐转向"以我为主"的主动型调节;第四,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后疫情时期的回升阶段,加息冲击对宏观变量和政策变量的影响较弱,这为"以我为主"型的宏观调控争取了宝贵空间,同时也为经济平稳复苏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政府应理性看待并正确认识现阶段美联储加息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综合影响,货币政策仍应坚持"以我为主",为实体经济提供合理充裕的流动性,并不断扩大自身经济体量,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打造顺畅联通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提高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强化经济发展韧性,最终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货币政策冲击美联储加息宏观经济波动通货膨胀跨境资本流动货币政策应对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

    郑雅妮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和重点.立足中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伟业复兴的关键时期"这一历史方位,分析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鲜明时代特征及丰富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的本质属性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要求,探讨国有企业在新发展阶段的定位及功能,据此提出要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是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二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改革;三是深化分类改革,推动国有企业产权创新;四是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高水平开放.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本经济体制改革

    论元宇宙经济的注意力性质——兼论注意力资源在元宇宙中的货币化

    王垚圻王勇
    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宇宙经济本质上属于注意力经济,其基本矛盾在于沉浸式体验的无限需求与个体有限的注意力资源之间的冲突.为解决这一矛盾,提出以数字化身和数字通证作为解决机制.数字化身基于Web 3.0技术扩展用户的注意力资源,并通过与用户的互动参与经济活动.数字通证则运用区块链技术,将注意力资源转化为可量化的标准化货币,促进其流通.数字化身和数字通证的发展促进用户跨平台的流动性,推动元宇宙经济趋向多中心化发展.因此,政府应从优化注意力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激励技术创新,强化内容与通证的监管,促进平台多样化与互联互通,以激发元宇宙经济的活力.

    元宇宙经济注意力经济数字化身Web3.0技术数字通证区块链技术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服务业"鲍莫尔成本病"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

    杨翘楚余典范
    3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数字基础设施为服务业的效率提升和转型升级带来更加突出的影响.基于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实际,验证了服务业"鲍莫尔成本病"的存在性,并采用2011—2019年中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证明了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有效缓解服务业"鲍莫尔成本病",在利用工具变量回归和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研究发现,规模经济效应和结构优化效应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缓解服务业"鲍莫尔成本病"的两个重要渠道,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传统空间集聚和虚拟集聚是实现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的主要方式,其作用受地区制度环境和地理区位等因素影响.在制度环境方面,市场化程度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高、社会信任水平较高的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更有利于促进服务业高效率增长、缓解服务业"鲍莫尔成本病";在城市规模方面,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特大和大城市的服务业成本病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据此提出政府应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动服务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生产率鲍莫尔成本病规模经济效应结构优化效应虚拟集聚

    数字经济对产业现代化的影响研究

    廉园梅钞小静元茹静
    4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与根本动力,而数字经济正成为推进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力量与重要引擎.从产业结构、产业质量、产业形态多维度界定产业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并据此构建理论分析框架阐释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产业现代化的理论机理,进一步运用2013—2021年中国地级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业现代化呈现平稳上升的变动趋势,同时,数字经济对产业现代化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能够通过偏向性赋能机制、开放式创新机制、要素整合机制对产业现代化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对技术积累、产业特征和政策支持等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在距离前沿技术差距较小、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以及设立大数据试验区的城市更加显著.据此提出优化数字空间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速渗透,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化政府引导作用,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等政策建议.

    数字经济产业现代化偏向性赋能开放式创新要素整合

    流量变现、价值创造与中国平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曲创种钰刘莉
    6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台经济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新引擎、新渠道和新支撑.随着平台用户增量触顶,中国平台经济整体上已经进入从增量竞争向存量竞争过渡的关键转型期,新发展阶段下实现平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对中国平台经济领域不同商业模式的核心特征、运行机制、外部性影响进行深入分析.首先,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升市场交易效率和平台与实体经济高质量融合三个方面论述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其次,分析流量变现和价值创造两种平台商业模式的主要特征及产生基础,并比较两种模式与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致性及其作用路径.研究表明,以用户真实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平台内交易效率为目的,最终能够实现多方互利的价值创造模式是中国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政府应继续加强平台经济的科学监管,引导培育数字平台经济价值创造模式的外部基础,平台企业应该平衡流量变现模式和价值创造模式,加强数字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互联网平台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商业模式流量变现价值创造

    平台经济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王宇束容与
    7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内容,平台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对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快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平台经济数字化驱动、中心化治理与生态化发展的三大特点,使其能够通过供需协同和要素协同这两大核心机制来推动有效治理,实现产业链主体的赋能培育、结构的优化平衡以及治理的高效有序.在具体实现路径上,平台经济主要通过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以及新兴产业建链来发挥作用.平台经济更好地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两点:在对平台企业的监管思路上,注意发展和规范的平衡;充分利用产业政策引导平台发挥好"链主"作用.

    平台经济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字化驱动中心化治理生态化发展

    人工智能、劳资关系与劳动收入份额

    徐春华曾繁毅
    8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视角考察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机理,通过构造59个国家2001—2019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并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自身的技术属性不仅能够通过提高资本技术构成所产生的劳动力挤出效应降低劳动收入份额,还会通过其就业创造效应提升劳动收入份额;(2)人工智能作为使用价值生产的要素投入,将和普通物质资本的深化一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或人工智能使用规模小的国家,人工智能使用增加会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3)人工智能的应用还将通过影响劳资关系变动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抑制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因此,在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的同时,还要客观认识人工智能发展对社会就业和劳动收入份额带来的冲击与机遇,尤其要通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劳动收入份额的持续提升.

    人工智能劳资关系劳动收入份额资本有机构成劳资议价能力新质生产力

    儒家文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林洲钰陈超红
    10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文化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对中国制度体系的形成变迁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构成了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所依托的制度背景和环境基础,为此从微观企业层面揭示文化因素影响企业转型的内在逻辑,从非正式制度视角考察传统儒家文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儒家文化氛围浓厚的地区,当地企业表现出更高的数字化转型水平;(2)儒家文化通过强化企业契约遵守、塑造长期导向和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等途径,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3)结合情境因素的分析表明,儒家文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低市场化地区以及社会失信环境较为严重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对高科技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据此提出,相关部门在制定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过程中要综合施策,在推动"硬环境"改善的同时,也要重视推动文化、思想观念等"软环境"的改善,从而构建多层面协同的政策治理体系,为数字经济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传统文化底蕴.

    儒家文化数字化转型非正式制度文化因素

    企业风险投资驱动技术创新能力的机理和效应研究

    邢光远杨羽宸李君
    11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风险投资已成为母企业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机会的重要承载体.基于知识基础理论构建企业风险投资影响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机理逻辑和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提出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效应以及投资组合异质性、参与深度调节效应的假设.以2010—2022年469家开展企业风险投资实践活动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发现:(1)企业风险投资规模不仅直接正向影响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而且通过母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向效应促进其技术创新能力,揭示母企业数字化转型在企业风险投资规模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发挥中介作用;(2)投资组合异质性首先促进了企业风险投资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但超过一定阈值会抑制企业风险投资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揭示投资组合异质性对企业风险投资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关系具有倒U型调节作用;(3)母企业的参与深度正向调节企业风险投资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因此,母企业应积极开展企业风险投资,加强数字化转型促进技术创新,并优化投资组合以发挥企业风险投资的最大效能,实现企业的资源共享和创新价值.

    企业风险投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投资组合参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