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豆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豆科学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大豆科学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刘忠堂

双月刊

1000-9841

dadoukx@sina.com

0451-86668735

150086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大豆科学/Journal Soybean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是我国乃至世界大豆领域唯一的一份学报,现已成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农学农作物类中文核心期刊(位居第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被引频次最高的300种期刊之一。一直被国家科技信息中心作为统计分析我国科技论文发表情况的1000余种期刊源之一;还被国内外多家重要数据库、多家权威文摘收和引用。本刊办刊宗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我国大豆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推动大豆学术研究和生产的发展。读者对象:从事大豆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人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野生大豆内生真菌YD09鉴定及促生耐盐特性研究

    高丽丽林星月朱淼王泽...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从野生大豆中筛选具有促生抗逆的内生菌,利用组织分离法从野生大豆根中分离内生真菌,根据菌株形态和ITS序列系统发育树对菌株进行鉴定,研究菌株自身耐盐特性、胞内和胞外产物对大豆幼苗生长及耐盐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分离得到1株内生真菌,基于菌株形态学和rRNA基因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交链孢霉菌(Alternaria alternata),命名为YD09。菌株YD09耐NaCl浓度可达30%。菌株YD09作用于大豆幼苗,具有良好的促生效果,且可使幼苗耐NaCl浓度达到200 mmol·L-1。菌株YD09胞内产物对大豆幼苗具有明显的促生效果,胞外产物能提高大豆幼苗对盐胁迫的抗性。综上,菌株YD09具有较好的促生、耐盐能力,能够缓解盐胁迫对大豆幼苗的伤害,可作为农业生产上应用的新菌种资源。

    野生大豆内生真菌鉴定耐盐

    大豆蛋白乳液凝胶研究进展

    陶然李高林范蓓王凤忠...
    9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乳液凝胶由于其独特的三维网状结构,具有保护生物活性成分、替代固体脂肪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大豆蛋白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蛋白,其制备的乳液凝胶具有稳定性好、包封率高等优点,可作为生物活性物质包埋和缓释的载体。然而,单一大豆蛋白通过加热、酶处理等方式形成的乳液凝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与其他物质结合,构建更稳定致密的乳液凝胶体系。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大豆蛋白乳液凝胶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大豆蛋白及其复合基质的乳液凝胶形成机理,阐述了不同凝胶成分、粒径以及加热、pH等内部和外界因素对其功能特性的影响,总结了大豆蛋白乳液凝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以期为大豆蛋白乳液凝胶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大豆蛋白乳液凝胶影响因素应用

    大豆耐盐碱生理机制及种质筛选研究进展

    王春雨朱冠雄田艺心高祺...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盐碱地面积大、分布广,且次生盐碱化问题日益严峻,盐碱地面积的不断增加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选育能够适应逆境的作物品种是发挥盐碱土地生产潜力最主要的途径。大豆属于中度耐盐植物,是世界第四大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经济和饲料兼用作物,筛选培育优质耐盐碱大豆品种对合理利用盐碱地、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盐碱土的类型及对植物的危害、盐碱土对大豆生长的危害、大豆耐盐碱生理机制、耐盐碱大豆种质筛选4个方面对大豆耐盐碱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大豆耐盐碱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育种思路。

    大豆盐碱胁迫生理机制种质筛选

    协办单位

    113页

    大豆灰斑病菌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顾鑫刘伟朱志国徐礼英...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Cercospora sojina K。Hara引起的大豆灰斑病菌具有生理小种多、爆发性强等特点。近些年随着抗病品种选择压力的增大,大豆灰斑病菌也随之变异,导致了生产上品种抗性丧失,化学防治效果差等诸多问题。前期国内外科学家主要把研究焦点集中在大豆灰斑病菌的抗病亲本筛选、生理小种鉴定及病害发生规律等传统研究手段上,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手段应用到大豆灰斑病菌的研究中,但相较于其它作物的病原菌,其研究不仅少而且不够深入。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大豆灰斑病菌基因组、比较基因组学及转录组学等最新研究成果,以期对大豆灰斑病菌的进化、侵染机制及与寄主互作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大豆灰斑病菌全基因组测序比较基因组学毒力差异基因

    欢迎订阅2024年《大豆科学》

    119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主产区大豆生产效率比较分析

    李有宝王曼曼吕博于寒松...
    120-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豆产业的振兴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全面分析主产区大豆的生产效率,基于提高生产效率角度,提出促进大豆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选取2012-2021年我国10个大豆主产区的面板数据,运用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算主产区大豆生产效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比分析主产区大豆生产效率。结果表明:在2013年、2017年和2021年,主产区大豆综合技术效率均值分别为0。950,0。975和0。974,整体水平较高,但均未达到有效状态,仍有一定提升空间;2021年非DEA有效大豆主产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2012-2021年主产区大豆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0。988,处于负增长状态,技术进步是推动主产区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因素。综上,提出以下建议:强化大豆产业的科技支撑和资源配置能力,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大豆纯技术效率;合理扩大种植规模,优化种植结构,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大豆规模效率;健全灾害防范体系,降低大豆种植灾害风险损失,提高豆农灾害处理能力。

    大豆生产效率DEA-BCCMalmquist指数

    新年寄语

    封2页

    《大豆科学》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