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豆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豆科学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大豆科学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刘忠堂

双月刊

1000-9841

dadoukx@sina.com

0451-86668735

150086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大豆科学/Journal Soybean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是我国乃至世界大豆领域唯一的一份学报,现已成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农学农作物类中文核心期刊(位居第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被引频次最高的300种期刊之一。一直被国家科技信息中心作为统计分析我国科技论文发表情况的1000余种期刊源之一;还被国内外多家重要数据库、多家权威文摘收和引用。本刊办刊宗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我国大豆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推动大豆学术研究和生产的发展。读者对象:从事大豆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人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响应面法优化柠檬豆腐生产工艺

    谢秀玲金宏杏杞文静邱柱红...
    209-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新型天然凝固剂的应用,本研究在豆腐加工中利用柠檬汁作为新型天然酸类凝固剂,采用响应面法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以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对料水比、柠檬汁添加量、点浆温度及养花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响应曲面设计,得到最佳加工条件。结果表明:在料水比1∶10、柠檬汁添加量50%、点浆温度74℃、养花时间22 min的条件下,制得的豆腐色泽光亮,有浓郁的豆香味,口感细腻,断面光滑,内部空隙均匀一致。研究结果为新型天然有机酸类凝固剂在豆腐加工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柠檬豆腐质构特性感官评分响应面法

    米曲霉菌发酵豆渣制备饼干的工艺研究与品质分析

    薛伟顾佳丽王苏月曹仲文...
    217-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利用豆渣并适应人们营养健康需求,本试验将以米曲霉菌发酵后的豆渣制成富含膳食纤维的豆渣饼干。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豆渣、起酥油、白砂糖、脱脂牛奶对豆渣饼干食品感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豆渣饼干的配方。结果表明:发酵式豆渣饼干的最佳配方(以烘焙百分比表示)为豆渣添加量31%,起酥油添加量41%,脱脂牛奶添加量36%,白砂糖添加量21%。按照此配方生产出的豆渣饼干色泽金黄,酥脆适中,甜度适宜,硬度为33。75 N,内聚性为0。25 Ratio,弹性为0。45 mm,咀嚼性为3。74 Jm,与市场畅销饼干的客观数据接近。各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发酵豆渣饼干水分含量为3。60%,灰分含量为1。30%,水分活度为0。73,粗脂肪含量为26。00 g·(100 g)-1,粗蛋白含量为10。63 g。(100 g)-1,膳食纤维含量为6。24 g·(100 g)-1。结果为制备出具良好的市场前景的富含膳食纤维的豆渣饼干奠定基础。

    大豆豆渣米曲霉菌发酵响应面分析质构食品感官饼干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大豆根部病害研究动态及可视化分析

    陈兴科王洋
    226-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00-2022年大豆根部病害相关领域的文献,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Vosviewer软件研究大豆根部病害现状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00-2022年期间共发表相关文章1 245篇,发文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发文量居于前两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来源于美国,其次是中国;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Plant Disea。se,其次是Molecular Plant Microbe Interactions和BMC Plant Biology Crop;国际上发文量最高的研究者是Dorrance Anne E。,其次是Mitchum Melissa Goellner,国内的研究者发文量最高的是王源超教授,其次是邢邯教授。关键词分析表明,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物鉴定及其感染大豆植株的机制和大豆抗病相关基因挖掘等方面。近年来关于病害防治相关的研究不断增多,对生物防治、田间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

    大豆文献计量学根部病害研究动态可视化分析

    协办单位

    236页

    消减大豆连作障碍的养分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孙义卓蔡姗姗王伟郭伟...
    237-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不同养分调控技术对大豆连作障碍消减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大豆连作障碍的发生与危害。从提高肥料养分供应能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优化土壤微生物环境3个方面分别综述了针对大豆连作障碍中不同危害的解决方案。通过改变施肥方式、时间、数量等方式解决大豆长期连作导致土壤中养分偏耗和影响大豆生长发育的问题;通过使用不同改良剂针对性地解决土壤酸化、板结、保水保肥能力下降的问题;在大豆连作土壤中接入有益微生物,从而降低有害微生物及病原菌的活性,最终达到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的效果。最后总结得出,消减大豆连作障碍过程中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养分调控技术的研究方向,为大豆连作障碍的发生发展机理的研究、养分调控技术的优化改良提出建议和展望。

    大豆连作障碍土壤质量退化养分调控技术

    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吉育51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侯云龙李健琳李明姝赵晶洁...
    245-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给优质高产大豆品种的研发提供参考和借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2009年以吉育47为母本,以铁97124-1-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出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吉育513。2019-2020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48。5 kg。hm-2,比对照吉育72增产6。1%。202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301。5 kg·hm-2,比对照吉育72增产12。1%。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210032。。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和抗病等优良特性,特别适合在吉林省南中部、辽宁省东部和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山西省北部、河北省承德地区以及甘肃省张掖地区进行春季播种。该品种是通过传统育种技术与肥力优化筛选相结合的育种模式选育而成的,这种选育模式将对我国大豆产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如果优化有机和无机的配施比例,吉育513将更能发挥其高产潜力。

    大豆高产抗病国审吉育513栽培技术

    加工专用型双青大豆齐农绿1号的选育研究

    袁明
    252-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特用型双青大豆商品原料需求量日益增多,现有双青豆品种的商品产出量不能满足生产和市场需要,尤其是双青豆新品种的更新换代速度与育成数量不及普通类型品种,现有生产应用的品种相对单一,老品种在生产上连年种植,种性退化,对病虫草害的抵抗能力减弱,造成产量和品质降低,有碍于双青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大豆研究团队开展了双青大豆育种工作,选育出双青大豆齐农绿1号,该品种属特用型绿种皮绿子叶大豆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10 ℃活动积温2 250℃区域种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3 d左右。株高89 cm左右,有分枝,白花、尖叶、亚有限结荚习性,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绿色有光泽,种脐褐色,百粒重20。6 g左右。2020-2021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30。4 kg·hm-2,较对照品种广石绿大豆1号增产9。8%;中抗灰斑病;平均蛋白质含量39。39%,脂肪含量20。04%。该品种的育成,既为特用型双青大豆生产提供新品种支撑,满足市场对新品种的需求,提升品种对产业的贡献度,又为双青大豆育种特供优异的亲本资源,拓宽了遗传基础,加快了双青大豆新品种的培育速度。

    齐农绿1号双青大豆特用型大豆

    作品选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