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临床医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临床医刊
当代临床医刊

双月刊

当代临床医刊/Journal The Medical Journal of Thepresent Clinical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观察

    刘兆斌张在永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分为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组(颈椎后路组)、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组(颈椎前路组),每组各34例.对比两组手术节段ROM、颈椎曲度、颈部恢复情况、颈部、上肢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手术节段ROM、颈椎曲度、NDI、颈部、上肢VAS评分、SF-36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手术节段ROM、颈椎曲度、SF-36评分均高于手术前(P<0.05),NDI、颈部、上肢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颈椎后路组手术节段ROM、颈椎曲度、SF-36评分均高于颈椎前路组(P<0.05),NDI、颈部、上肢VAS评分均低于颈椎前路组(P<0.05).颈椎后路组总有效率91.18%(31/34)高于颈椎前路组70.59%(24/34)(x2=4.660,P<0.05).颈椎后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颈椎前路组(X2=5.314,P<0.05).结论 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的临床效果较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好.

    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

    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正畸治疗效果比较

    倪德胜沈晓萍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微型种植体支抗和传统正畸方法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科正畸治疗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正畸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正畸效果.结果 观察组上中切牙突距差、上中切牙倾角、下齿槽座角及尖牙间宽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磨牙移位距离则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均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各指标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相较于传统正畸方法效果更为显著.

    微型种植体支抗传统正畸治疗效果比较

    临床药学服务在癌痛患者规范化治疗中的效果

    潘花倪敬中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癌痛患者在进行规范化治疗中采取临床药学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癌痛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表划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癌痛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药学服务,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癌痛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服药依从率95.00%比对照组80.00%高(P<0.05).结论 癌痛患者在进行规范化治疗中采取临床药学服务效果较好,可帮助患者更好地认知止痛药物,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临床药学服务癌痛规范化治疗效果

    罗沙司他治疗初始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孙保党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初始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中罗沙司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初始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根据用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口服罗沙司他,对照组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统计分析两组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Hb水平、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血清铁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铁、转铁蛋白水平、总铁结合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转铁蛋白饱和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初始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中罗沙司他的临床疗效较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显著,值得推广.

    罗沙司他初始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疗效观察

    VA-ECMO联合IABP辅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覃雁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辅助治疗中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40例患者,分为联合组(VA-ECMO联合IABP)与VA-ECMO组,各2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LVEDD、LVESD、LVEF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均低于治疗前(P<0.05),LVEF均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LVEDD、LVESD均低于VA-ECMO组(P<0.05),LVEF高于VA-ECMO组(P<0.05).治疗前,两组HR、MAP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HR均低于治疗前(P<0.05),MAP均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HR低于VA-ECMO组(P<0.05),MAP高于VA-ECMO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辅助治疗中VA-ECMO联合IABP治疗有良好作用,能对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进行有效改善.

    VA-ECMOIABP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无蒂息肉的临床疗效

    汪伟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无蒂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结直肠无蒂息肉患者3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实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照组实施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对比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息肉完全切除率等.结果 术前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热灼伤、术中出血、穿孔3例(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例(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息肉完全切除率149例(9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0例(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结直肠无蒂息肉患者,实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术后各项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息肉完全切除率,适合临床推广.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结直肠无蒂息肉临床疗效

    腹股沟静脉皮瓣在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价值

    杨福周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腹股沟静脉皮瓣修复方式对于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择期拟行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者40例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前臂静脉皮瓣进行移植修复方式,试验组采取腹股沟静脉皮瓣游离修复方式.比较两组的康复指标,术后随访12个月伤口愈合情况,术后1/3/6/12个月的手部感觉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随访12个月的伤口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术后1、3、6、12个月的手部感觉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腹股沟静脉皮瓣对于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好,能促进伤口愈合及提高手部感觉功能评分,值得推广.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腹股沟静脉伤口愈合手部感觉功能

    上颌恒前牙萌出异常原因和早期干预措施

    夏良萍张梦云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上颌恒前牙萌出异常原因和早期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84例上颌恒前牙萌出异常患儿入组,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X线摄片检查,明确病因,结合患儿实际情况予以早期干预,对患儿予以1年随访观察,评估牙齿发育情况,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84例患儿上颌恒前牙萌出异常原因:上颌多生牙22例,局部牙龈增厚20例,上唇系带过短19例,乳牙疾病23例;给予对应处理后,各组恒牙间隙异常、恒牙异位或扭转、恒牙迟萌症状缓解率分别达到90.32%、95.24%、84.38%,总有效率达89.29%.结论 上颌恒前牙萌出异常与上颌多生牙、上唇系带过短等有关,给予早期干预及处理能够改善间隙异常、恒牙异位与扭转等情况,且并发症少,家属满意度高.

    上颌恒前牙萌出异常原因早期干预措施

    连续性血液滤过对重症患者利奈唑胺血药浓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余志屏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重症患者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 ofih ration CVVH)期间使用利奈唑胺治疗后血药浓度的变化,为临床抗菌药物治疗提供个体化给药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使用利奈唑胺的重症患者10例,根据临床治疗是否需要CVVH,分为非CVVH组(A组)与CVVH组(B组),每组各5例,比较两组患者利奈唑胺血药浓度值的变化,观察利奈唑胺浓度相关性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血药浓度值变化没有显著差异(P>0.05),均出现了血小板减少的不良反应(ADR).结论 重症患者在连续静脉血药滤过中应用利奈唑胺后,患者的血药浓度无显著影响,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临床应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安全性.

    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重症患者利奈唑胺血药浓度

    微创Super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张建光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Super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Super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应用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开始负重时间、髋关节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开始负重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第4d血红蛋白下降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1、2w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个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微创Super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可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微创Super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股骨颈骨折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