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临床医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临床医刊
当代临床医刊

双月刊

当代临床医刊/Journal The Medical Journal of Thepresent Clinical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脑出血患者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的运用效果

    胡会娟韩瑛陈金霞
    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脑出血患者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0例,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间的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能力、并发症反应率等.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心理状态没有差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有更好地改善,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护理前两组Brathel指数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化道出血、泌尿感染、肺部感染1例(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例(25.71%)(P<0.05).结论 对于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后,可使患者的生活能力得到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安全性得到保证,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脑出血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运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内镜治疗胃肠息肉患者的影响分析

    刘素雅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内镜治疗胃肠息肉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胃肠息肉行消化内镜治疗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表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麻醉、胃肠准备及术中配合等临床配合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肠蠕动、肛门首次排气及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促进胃肠息肉行消化内镜治疗患者早日 康复,改善睡眠质量,能提高其临床配合度,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临床护理路径消化内镜胃肠息肉影响分析

    舒适护理在肿瘤放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王桂珍张春兰邱婉倪春湘...
    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肿瘤放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肿瘤放疗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舒适护理,观察两组在放疗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应用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 3 月生存率上对比分别为 96.00%(48/50)和 80.00%(35/50)、0%(0/50)和 10.00%(5/50)、100%(50/50)和 90.00%(45/50),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Karnofsky评分结果上对比分别为(29.1±6.2)和(17.4±3.5)、(95.8±0.9)和(68.5±4.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对肿瘤放疗患者的护理价值较高,应用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发挥了较好作用.

    舒适护理肿瘤放疗应用效果

    "医养结合"模式在脑血管病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徐艳飞
    10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脑血管病患者行"医养结合"模式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脑血管病患者120例,分为n=60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联合"医养结合"模式护理.对比分析焦虑(SAS)、抑郁(SDS)量表、生活质量(QO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健康行为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SAS、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ADL评分在护理前组间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改善显著,P<0.05;观察组合理用药、自我监测、适当运动、健康饮食、定期复诊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总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血管病患者行"医养结合"模式护理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健康行为及日常生活能力,缓解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

    "医养结合"模式脑血管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多元化理念为介入点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尹超董延丽
    10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多元化理念为介入点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临床疗效及自护能力的影响.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BG、2hPG和HbAlc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BG、2hPG和HbAlc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元化理念为介入点的护理干预手段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疗效确切,能改善其血糖水平,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可在临床中推广.

    多元化理念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自护能力

    呼吸护理指导在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朱锦云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呼吸护理指导在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胸腔镜手术患者60例,观察组(呼吸护理指导)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比较两组间的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清PCT及炎症因子水平等.结果 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社会功能、环境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伤口感染、气胸复发、肺不张1例(3.33%)低于对照组9例(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PCT水平、IL-18、IL-6、hs-CRP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胸腔镜手术患者,通过采用呼吸护理指导模式,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改善、生活质量提升作用显著,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呼吸护理指导胸腔镜手术术后管理

    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

    朱竺枝诸清清余琳
    10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观察组)与常规功能锻炼组(对照组)各42例.对比术后功能锻炼效果,膝关节功能、功能独立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功能锻炼优良率90.48%(38/42)高于对照组71.43%(30/42)(X2=5.263,P<0.05).观察组HSS评分、FIM评分、Katz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76%(2/42)低于对照组21.43%(9/42)(X2=5.005,P<0.05).功能锻炼前后的NRS评分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较常规功能锻炼好.

    临床护理路径全膝关节置换术功能锻炼应用效果

    行为转变理论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邢琳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行为转变理论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冠心病老年患者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心功能指标及遵医行为.结果 研究组CHD护理后SAS、SD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HD护理后LVESD、LVEF、LVEDD等心功能指标比对照组优,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HD护理后正确服药、合理饮食、规律运动与自我监测等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CHD老年患者进行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可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心态,能有效提高其心功能及遵医行为,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行为转变理论老年冠心病护理效果

    延续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

    孙海阳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延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分为n=50的两组,常规护理为对照组,联合延续护理为观察组.护理前后分别接受问卷调查,包括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焦虑(SAS)、抑郁(SDS)量表,随访患者遵医依从性、复发率.结果 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AS、SDS评分在护理前组间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改善显著,P<0.05;观察组饮食、用药、复诊及健康行为遵医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延续护理有利于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

    延续护理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观察分析

    不同病理类型结肠息肉、不同病理类型结肠癌与幽门螺杆菌之间的相关性

    张建军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病理类型的结肠息肉及结肠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同时行肠胃镜检查及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患者412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结肠息肉组123例,结肠癌组84例,无症状者205例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病理组患者Hp感染率及dpm值,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结肠息肉及结肠癌与H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结肠息肉与结肠癌各亚组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结肠息肉组和结肠癌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肠息肉组和结肠癌组及二者亚组dpm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与感染Hp呈显著正相关(P<0.05);左半结肠癌、直肠癌、右半结肠癌与感染Hp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结肠息肉及不同病理类型结肠癌与Hp感染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对Hp防控和根治有助于结肠息肉及结肠癌的预防和治疗.

    不同病理类型结肠息肉结肠癌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