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季正矩

双月刊

1005-6505

ddsj@vip.sina.com

010-66509501/31

100032

北京西城区西单西斜街36号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Journal Contemporary World & Socialism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现代化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历史和趋势

    胡振良
    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共运不仅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无产阶级政党是在现代化尤其是现代政治及其矛盾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在建立和建设的实践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这一理论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迎来现代化新的浪潮,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无产阶级先进分子带领俄国人民,建立了布尔什维克这一新型政党,取得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国实践,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胜利走向多国胜利,社会主义现代化浪潮席卷多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了从传统模式到现代模式的转换.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相适应,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新发展,反映了社会发展和政党建设的规律,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现代化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全面从严治党

    国际共运史视域中的自我革命观

    柴尚金安雅琴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产阶级政党一诞生就被马克思、恩格斯赋予了 自我革命的优秀品格,无产阶级政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既改变客观世界,也改造主观世界.列宁深刻论述了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基本问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我革命思想,奠定了执政的共产党党的建设理论基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在共产党放弃自我革命的情况下发生的,其教训须认真吸取.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找到了 一条通过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长期执政新路.

    国际共运史政党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我革命社会革命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进程视域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三个重大问题

    林建华
    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水平是衡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衡量一个政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最根本的就在于看其是否拥有科学的理论、杰出的领袖和铁的纪律.科学的理论是党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杰出的领袖是党的主心骨和定海神针,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始终坚持维护自身的权威、维护自身领袖的权威;铁的纪律是党锻铸坚硬的整钢和战无不胜的法宝,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内部可以通过实行极严格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坚持科学理论指引,坚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的领袖的权威,坚持铁的纪律,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始终坚持的重大原则,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宝贵经验.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政党科学理论党的领袖铁的纪律

    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建立新型苏维埃国家的伟大创举

    郭春生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开始,列宁就把在俄国建立新型国家作为党的重大使命.在列宁的建党思想指导下,布尔什维克党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强大行动力和执行力的无产阶级革命型政党.在1917年二月革命后,列宁进一步创新他的以党建国思想,引导布尔什维克党发动并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创建了新型苏维埃国家.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国家的体制凝聚了巨大的力量,不仅在短短几年内巩固了新生的国家政权,而且开创了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

    列宁布尔什维克党以党建国苏维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时代背景、主要特征、支撑载体与实现路径

    渠慎宁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价值链出现重大调整、新发展阶段需要挖掘经济增长新动能、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下的必然要求.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体现在创新、效率、开放、赛道和绿色五个方面.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支撑载体在于产业,其中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将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新兴产业中,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产业已成为各国重点布局领域,而未来产业中的元宇宙、量子计算、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则有望成为下一个爆发点.为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应当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实施重点技术攻坚工程,积极布局海外供应链网络,打造绿色低碳经济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新质生产力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比较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与超越

    张占斌王瑞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探索、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对现代化道路的选择迷思.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着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实现人的解放,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价值超越.中国式现代化从现代化道路的构建依据、参与力量和文明形态等高度,实现了对近代中国现代化探索的整体性超越.中国式现代化从经济转型的领导思路、经济理论的与时俱进、经济活动的世界性参与等方面,实现了对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经济体制超越.中国式现代化从政党组织力量、治理方式、现代化选择视野等层面,超越了发展中国家对现代化道路的选择迷思.

    比较视域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道路

    中国共产党本质、本色、本味的深刻蕴涵和内在要求

    刘建武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本质、本色、本味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党的本质作为党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是党之所以为党的最本源、最核心的东西;党的本色是党的本质的反映,是党本来的样子、风貌和气色;党的本味是通过广大党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所彰显和迸发出来的天然气息、志趣情感和精神状态,是党的本质、本色的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本质、本色和本味,全方位地展现了党的形象和面貌,深刻回答了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只有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本质、本色、本味的深刻涵义和内在要求,才能更加自觉地把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要求落到实处,才能更加自觉地把全面从严治党这场深刻的自我革命不断推向深入.

    中国共产党本质本色本味党的建设

    农民土地革命引领的社会转型道路——1905-1914年列宁土地问题思想理析

    冯梦麒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1905-1914年,列宁通过对比近代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两条道路",主张通过农民革命和土地国有化,用自由小农经济来代替地主经济,以引领俄国社会的资本主义转型.这一思想再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的思想主题和逻辑结构,即后发国家"自上而下"的农业和土地制度转型方式,以及对一种通过"自下而上"的农业和土地制度变革以实现社会革新的替代性方案的探索.列宁从经济维度论证了农民土地革命的效能和历史合理性,将马克思设想的道路真正转化为具体、成熟的以土地和农业制度转型引领后发国家社会转型的方案.列宁去世后,这一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和左翼思想界在现代化研究问题上的重要思想资源.

    列宁土地问题农民革命社会转型

    现代化视域中列宁对俄国民粹派的批判及其思想史效应

    张飞岸黄佳蓓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国民粹派从本土村社经济结构出发,提出了作为东方落后国家的俄国应对现代化挑战的独特理论方案,试图引领俄国走上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列宁系统批判了俄国民粹派的空想性和保守性,坚守了马克思主义指明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为俄国现代化提供了具有超越性的理论设想.从列宁的历史唯物主义宏大视野观照民粹主义的历史与现实可以看出,民粹主义是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伴生物,不仅出现于社会转型时期,而且活跃于社会危急时刻,相关经验现象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形成了不可忽视的思想史效应.

    列宁民粹主义现代化历史唯物主义

    哥伦比亚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武装斗争问题浅析

    王启帆丁波文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拉美国家共产党中,哥伦比亚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具有鲜明特色.该党在较长时间里坚持武装斗争,通过创建游击队组织"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同政府抗争,以实现夺取国家政权的目标,虽然取得了局部性成果,但却付出了沉重代价.20世纪80年代后,该党与政府签订和平协议,转向议会斗争的道路,但效果还不彰.哥伦比亚共产党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表明,共产党在资本主义国家探索实现社会主义是一个异常艰难曲折的过程,通过何种道路赢得政权并开启社会变革仍是需要继续探索和破解的时代课题与历史难题.

    哥伦比亚共产党武装斗争拉美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