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季正矩

双月刊

1005-6505

ddsj@vip.sina.com

010-66509501/31

100032

北京西城区西单西斜街36号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Journal Contemporary World & Socialism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新发展

    胡振良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主义是历史进程,二战后新背景下世界社会主义开启从传统到现代模式转换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世界社会主义历史走来,从中共百年奋斗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走来,也影响着世界,改变着中国,创造着历史,又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愈发成为新世纪世界发展的趋势和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也已经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主题和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力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21世纪的科学社会主义,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促进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性飞跃,促进社会主义文明新发展.

    战后世界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新发展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世界性贡献

    柴尚金安雅琴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以"自我革命""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精辟思想,不断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我革命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新境界,为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活力提供了法宝;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之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原创性理论成果,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贡献了中国的智慧,为破解人类共同面临的历史性难题作出了世界性贡献.

    自我革命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海外中共研究的新热点与新态势

    轩传树于明
    1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关注和研究日趋升温,继"中国热"之后出现了"中共热"."中共热"主要聚焦总结中共成就的深层经验,分析中共对外政策及其走向,考察中共成就的国际影响和世界意义,探索中共执政的未来前景等四大热点议题,并由此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研究趋势.海外中共研究热点话题及其观点的变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际形象变化的一个重要表征和体现,完整、准确把握其变化、态势及其背后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加强中外对话交流,提升国际形象和改善国际舆论环境.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海外中共研究国际形象

    把握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四个维度

    辛向阳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马克思主义含义丰富.它首先是一个历史的概念.要正确理解它,需要返回19世纪、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中.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21世纪人类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要正确理解它,既要把握21世纪人类前途命运、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纪观",又要认识到21世纪是一个金融信息技术跨国垄断和军事化的资本主义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合作共存、激烈竞争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它聚焦21世纪中国、世界、人类和时代发展最深层次的问题,发出了 21世纪捍卫、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强音.

    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伟大成就概述

    王建国陈莎莎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辉煌成就,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武装全党,使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战斗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两个大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作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理论创新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不断用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进一步坚定了党员的理想信念,明确了党的政治方向,保持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凝聚了党的力量,提高了党的长期执政能力.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思想理论建设

    论集中力量办大事显著优势的形成机制——基于"组织领导—吸纳整合—监督保障"的分析框架

    宋雄伟刘娜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和优势,就是能够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组织领导机制形成了以"自我革命"为内生性动力和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为组织力量的机制安排;吸纳整合机制形成了统筹跨部门跨层级的协调机制、社会力量有效整合的协商机制以及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机制;监督保障机制构建了党内监督与国家机关监督相贯通,与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等方式相协调的系统性监督机制,为集中力量办大事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深刻认识集中力量办大事显著优势的形成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加充分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个时代命题.

    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野中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自觉

    任政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体自由与平等的物质化体现,重在处理社会财富的生产与社会主体发展的内在关系,其本质意义从物质财富生产的变革延伸到社会主体生存与发展方式的转变再到社会主体平等与共同发展的追求.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权力体现为资本完全主导与支配了社会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由此形成了财富生产与主体发展、财富的生产者和享有者内在的对抗和悖论.共同富裕旨在重新审视财富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财富与社会主体的关系,扭转社会财富生产的目的,通过社会财富的共享和合理分配解决财富生产过程中的财富异化问题,消除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对立与权力支配,推进社会主体的平等与共同发展.

    马克思唯物史观共同富裕财富生产社会主体

    马克思恩格斯对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分析批判及其当代启示

    李晓光王骏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发展历程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同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斗争的过程,其中对以蒲鲁东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分析批判在他们思想发展早期占据重要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在其一系列经典文本中揭露了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症结与实质,即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反动性、用观念阐释并解决现实具体问题的抽象性、历史唯心主义的哲学方法等.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批判对于在当代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厘清科学社会主义与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的界限,从而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下进一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农业革命:阿尔及利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慈志刚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革命是阿尔及利亚独立后在农村和农业领域进行的一次重要改革.这场改革的发生是为了进一步消除殖民主义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实现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农业革命自1971年开始至1982年,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改革土地所有权、发展农业合作社和建立社会主义村庄成为推进农业革命进程的主要机制.农业革命是阿尔及利亚在独立初期创立自管制度之后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又一次探索.它在经济上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社会文化上推动了农民价值观念的转变,在政治上完成了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动员、提高了政权的合法性,对阿尔及利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阿尔及利亚农业革命社会主义布迈丁

    丹麦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及衰落原因

    白虎陈金祥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丹麦共产党对社会主义进行了长期的艰辛探索,经历了革命斗争阶段、冷战环境下探索新道路阶段和冷战后的艰难维持乃至衰亡阶段.丹共对社会主义的探索重点是围绕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积极开展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但是,丹共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并未达到其预期,甚至可以说以失败告终.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党内长期的思想混乱和组织路线斗争、社会民主党和社会主义人民党的制约以及自身在国际共运中的政策立场失误等,其衰落的客观条件与西欧多数共产党相似.

    丹麦共产党社会主义探索国际共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