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季正矩

双月刊

1005-6505

ddsj@vip.sina.com

010-66509501/31

100032

北京西城区西单西斜街36号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Journal Contemporary World & Socialism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作为历史概念的数字资本主义——如何用历史唯物主义破除数字资本的神话

    蓝江
    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资本主义诞生于数字市民社会,在其中诞生了数字生产方式,而数字生产方式依赖于现实历史的社会关系中出现的平台和数据—流量.今天,关于数字资本主义的讨论已经非常丰富,但是,在这些讨论中不乏一些将数字资本神话化和永恒化的主题,为了破除数字资本主义的神话叙事,对于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来说,需要回到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论述,从《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和《致安年科夫的信》中重新梳理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蒲鲁东主义的批判,回到市民社会,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科学理解数字资本主义的历史生成.

    数字资本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历史概念

    从人类世到元宇宙——当代资本主义演化逻辑及其行星效应

    吴冠军
    1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世概念的提出,标识了人类文明的灭绝性力量已经抵达行星尺度.人类世的顶峰可以妥当地被称做资本世,在该时代中资本已然成为一种地质学力量,产生出行星尺度上的诸种效应.行星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被私有化与产权化,并被组织进资本主义系统中,成为资本积累的诸种原始材料.资本主义系统之稳定性建立在向外部的溢出上.行星尺度上的资本世恰恰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空间性修复潜力已趋向枯竭,而元宇宙则构成了新的外部性,众多企业巨头争相涌入、抢占赛道.在去中心化与全新生活体验的承诺下,元宇宙隐秘地将行星工厂进一步升级成元宇宙工厂.通过娱乐与游戏,元宇宙资本主义致力于将劳动时间总体化,并通过彻底无偿的多余劳动时间获取巨额的剩余价值.在行星加剧熵增、人类进入剩余时间的人类世中,元宇宙资本主义是资本对时间最为总体化也可能是最后一次的侵吞.

    人类世资本世元宇宙行星工厂

    生产、失控与共鸣——数字资本主义视角下的社会理论批判

    董金平周丽云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技术和智能算法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已进入数字社会时代,但是这个时代并不是绚丽的乌托邦,它仍然符合马克思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的形象.一方面,数字生产同19世纪的工业生产体系一样,将世界上的诸多元素转化为其数字化的数据,并用一种新的体系凌驾于人与社会之上;另一方面,如同工业社会的生产体系造就了风险社会一样,数字社会也造就了失控社会.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源不在于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在于资本对数字技术和生产的资本主义式的占有.马克思提出的对工业资本主义的批判,在于扬弃人的自我异化,重新占有人的本质,对数字资本主义的批判的关键在于实现数字空间中的共鸣,通过放弃掌控的关系,让人重新回归自己的本性.

    数字资本主义数字社会失控社会共鸣

    论数字劳动及其主体性悖论

    陈朦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劳动作为数字资本主义研究的关键性锚点,既承载了数字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进步意蕴,也象征着劳动主体积极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取向.但是在数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的数字劳动关系却呈现出主体自由与主体异化的悖论:一方面是走向灵活自由、极具创造性与参与感的主体实践,另一方面是遭受隐匿剥削与算法规训的主体异化.对此,我们要重新回归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深刻理解数字劳动与数字资本的同构性关系,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把握数字劳动的真实本质,科学指认马克思所谓主体解放的理论旨趣.

    数字劳动主体性悖论劳动异化主体解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态图景

    余玉湖李景源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以资本逻辑为核心原则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必然会造成人与自然的紧张和冲突.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在资本逻辑支配下产生的"人的异化"和"自然的异化"现象,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解的发展道路,对于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解之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是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生态发展之路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一元化模式,为其他国家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图景

    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历史脉络和重要制度理析

    贺东航
    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是确保中国共产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的一系列制度构成的体系.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创,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调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完善.党组制度、领导小组制度、党管干部制度、群众路线制度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党建制度等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新时代新征程,要继续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不断完善党的制度体系,确保党带领人民团结一致向前进.

    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党组制度领导小组制度党管干部制度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

    列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研究

    房广顺马洪顺
    5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主动精神是贯穿列宁全部革命实践活动的精神主线,其形成演进和发挥作用以特定的时代背景为前提,以严密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重大的历史机遇为条件.作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革命领袖,列宁在俄国历史发展的转折关头、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扭转了国家动荡徘徊的被动局面,引领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工农政权,并探索出符合俄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彰显了无产阶级政党强烈的使命担当.深刻总结列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宝贵经验,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主动精神的内涵要义,有助于我们在列宁思想宝库中汲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力量.

    列宁历史主动精神历史自觉人民群众

    列宁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理论精髓及其当代价值

    贾淑品阳银银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领导权思想是列宁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夺取、建立和巩固,列宁旗帜鲜明地揭露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和指导地位,维护党在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同时,列宁提出通过加强理论灌输和执政党自身的文化建设,增进广大民众对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不断巩固和提升党的文化领导力.当前,我国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重温列宁的这些思想,对于新形势下维护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和国家文化安全.继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具有深刻启示.

    列宁文化领导权意识形态

    南亚共产主义运动的百年历程与新动态

    袁群徐拓
    7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要组成部分的南亚共产主义运动,自20世纪20年代兴起以来,经历了兴起与早期发展、分裂与多样性发展的百年历程.近年来,南亚共产主义运动对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在政治斗争、执政实践、党建工作和对外交往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南亚共产主义运动将继续在南亚政治舞台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发展仍然面临一些困难.一方面,反共势力将继续遏制和打压南亚共产主义运动;另一方面,宗派主义也将继续困扰南亚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南亚共产主义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国外共产党发展态势研究

    赵婷杨静轩
    8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肺炎疫情蕴含着比以往更加深刻的危机,它不仅使政治权力结构、经济发展逻辑、社会心理基底发生长期性变化,也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迎来阶段性质变.国外共产党抓住这一政治机遇期,积极进行了适应性变革:回归正统意识形态,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形象;探索更具灵活性的发展路线,避开合法主义政治陷阱;实施新媒体时代组织转型,发展数字化政党形态;采取统一行动,构建政治联盟和国际主义联合;更加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东"看渐成潮流.综合来看,国外共产党初步展露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总体力量仍然不够强大,需谨慎应对资本主义自我改良和革命力量被分化瓦解的可能性.

    新冠肺炎疫情国外共产党政党建设世界社会主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