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季正矩

双月刊

1005-6505

ddsj@vip.sina.com

010-66509501/31

100032

北京西城区西单西斜街36号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Journal Contemporary World & Socialism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开拓和升华——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石仲泉
    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题可以归结为: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披荆斩棘的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创新性升华.

    新中国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领导

    新质生产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系统集成中的新特征和新要求

    顾海良
    2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中国式现代化系统集成的创新性探索,对于深刻理解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对于深度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对于深刻探究新质生产力及其相关特征和要求,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新质生产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系统集成中形成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新取向与新特征,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形成整体谋划、系统布局和相互配合、协同高效的新动态,在高质量发展中达成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着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扎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的新要求,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的系统观念.

    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现代化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系统集成

    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王怀超张瑞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彰显了中共中央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使命担当,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我们要深入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性质,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总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敬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改革重点.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扎扎实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式现代化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实践

    徐勇陈明
    4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改革开放伟大历程,中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进程经历了从分领域突破到系统集成的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与巨大制度优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赋予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的时代方位、新的目标任务、新的发展定位与新的战略判断,开启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篇章.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重心开始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建立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转向更加注重治理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举措,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在理论层面的最新呈现和最新表述,实现了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与安全关系、城市与乡村关系、政党与国家关系的理论创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方法与道路将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难题提供更加多样性的选择.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吴志成
    5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稳步推进和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以对外开放促进深化国内改革,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实现了从全球治理体系的边缘者到参与者、从经济全球化的追随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转变.立足新时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泛起,面对开放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制约,应充分发挥深层次改革对于高水平开放的促进作用,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筑牢基础支撑,以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升实践效能,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激发发展动能,以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塑造良好外部环境,以完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培育关键力量,不断拓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发展空间,以对外开放的新成就为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层次改革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文化主体性的内在逻辑和培育之道

    王永贵戴惠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主体性是新时代文化意义上的自我认知与展现表达,具有鲜明的特质和价值标识,是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要义所在.文化主体性内涵丰富,表现为建构逻辑上党性与人民性辩证统一,内核上根脉与魂脉辩证统一,方法上明体达用和体用贯通辩证统一,以及文化表达上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辩证统一.从价值取向看,巩固文化主体性能够为增强国家认同、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满足人民需要、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推进的关键时刻,要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巩固文化主体性,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开放包容,不断提升新时代文化的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和辐射力.

    新时代文化文化主体性新的文化生命体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价值承载:历史分量与现实意蕴

    樊士博齐卫平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文明创新发展,形成一个宏大的论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价值,彰显了深刻的现实意蕴.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新答案.中华文化经历了从辉煌到式微衰落的颓势再到走向繁荣的跃升,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引领中国和中国人民攀上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峰.提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崇高使命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要求,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树立了现实坐标.为推动中华文明创新发展而不懈奋斗,必将在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中使中华文化成为可爱中国、可亲中国、可敬中国的世界符号.

    新的文化使命中华文明转型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渊源、逻辑构成、战略部署和世界意义

    曹普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的重大成果,其核心内容由中国式现代化的定性及基于定性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等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分别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重大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清晰的战略步骤、科学的战略规划,引领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全球提供了 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超越,为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和国际影响.

    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渊源逻辑构成战略部署世界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的历史嬗变与理论审视

    祝奉明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是在其创立和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过程中成熟起来的,经历了由最初的人本取向逐步走向科学,并最终在"资本批判"语境下走向成熟.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的历史演进是理论与实践互动的产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新征程上我们要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为理论基点,更好地推动共同富裕事业取得实质性进展.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的丰碑——纪念第一国际成立160周年

    蒲国良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一国际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广泛意义的国际工人阶级的联合组织.它把众多不同立场、不同主张的社会主义派别团结起来,汇聚成为争取和捍卫无产阶级权益、追求工人阶级解放的一支大军,创造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奇迹.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传播开来,并使之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第一国际是联结共产主义者同盟和第二国际的桥梁与纽带,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马克思、恩格斯围绕第一国际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光辉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马克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