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文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文坛
当代文坛

罗勇

双月刊

1006-0820

dangdaiwentan@yahoo.com.cn

028-86740070/86742979

610012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85号

当代文坛/Journal Modern Literary Magazin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西南地区第一家专业文学评论杂志,创刊20多年来,密切关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坛动向,以其纯正的品位,深遂的内涵,平易的面貌赢得了广大作家、批评家、专业文学爱好者的厚爱,成为梳理和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潮的重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们都是"同时代人"——如何建构当代文学价值共同体的反思

    丁帆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时代人"是一个超越年龄、时空的广义内涵的存在,它打破了生理年龄和朝代更迭,以代际划分的"同时代人"的陈见,用一种具有深刻和前瞻意义的理念,聚合成一种具有"当代性"的切分方法,以跨越代际的共同价值观来重塑"同时代人"群体,以此作为解决创作困囿和批评迷惘的突破口."我们可以使自己成为这些文本的同时代人"的命题,才是需要正视的最本质的问题所在.当下的"同时代人",既要以史为鉴,从历史的"同时代人"的思想宝库中,汲取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相对统一价值观,同时还要引领更多能够聚合在同一价值观下的"同时代人",发出对整个世界的批判性哲学诘问,这也是改"未完成的现代性"为"当代性"关键词的理由,希冀由此而触及对当代文学治史观念的一种新观念和新方法,在"同时代人"旗帜下,建构起一种基本的人文价值观和学术守则.

    "同时代人""当代性"文学价值共同体"真理性"

    差异和认同:"同时代人"的追问方式

    李怡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思想文化的追问中,"同时代人"不是一个"自明"的概念.提出"同时代人"本身属于重新探寻、反思和再认定的尝试,而不是对既有事实的概括和描述."同时代人"其实就是我们精神指认的结果,而指认本身则属于当代人自我思想发展、精神求索的结果."同时代性"或者说同代人的精神统一性往往是人们追寻的理想方向,在这个意义上,努力理解自己的"时代"和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同时代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时代人"的意义不能从世俗的套语中自然生成,它的每一种概括都可能是对权威、传统与权力的冒犯,所以定义本身是需要勇气的.

    同时代人差异认同勇气

    对于同时代批评的几点批评

    李浩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时代批评推动了同时代经典的确立,在提供洞见的同时,也表现出批评的症候:在葆有现场性、当下性的同时,更需要做出创建性的、前瞻性的学理指认,审慎地观察一切旧有知识在当下的适用性,防止积习掩盖其"发现"的道德;在与写作者共享时代背景、生命经验与情感体验的同时,更需要保证客观与准确,超越具体的历史情境,发现作品中跨越时代的艺术品质;处于经验共同体和想象共同体之中,在归纳概括共性的同时,更需要穿透流行思潮的遮蔽,突出作品在本质、理念和原质上独有的发现;呼唤传统与当下的对话,需要将作品置于宽博的历史坐标中衡量,以前人的全部经验和当下世界文学的全部探索为基本参照;所期待的阅读方式,需要批评者不断地丰富、完善和更新自我知识,注重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精微诗道与科学直觉;呼唤发现的品质,需要批评者穿透不及物的诸概念,理解生活、日常以及个体生命的丰富可能.

    同时代人文学批评历史视野

    打虎上山与猛虎下山:我的写作及其他——李修文北京大学演讲录

    李修文
    94-102页

    翻译课及其他——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见闻

    张楚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作者参加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Iowa Writers'Workshop)两堂英语翻译课的经历,真实、细致地记录了该校作家工作坊的授课方式和特点,进而延宕到作家工作坊的创办历史、招生方式、教学内容等具体情况.通过工作坊的课程安排与国内高校创写专业课程的比较,从小切口反思了中外创意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并对中外地域性写作做了剖析,一方面地域性写作的共性叙事主题与美学风格在不断彰显中呈现出新的气象,超越了个体表达的局限性.另外一方面,对写作者按地域分类忽略了小说作为一种艺术表达方式的个性.

    作家工作坊创意写作地域性写作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目录主编:贺仲明2024年第6期(总第26期)

    109页

    创意写作的概念、原理及建制化发展——创意本体论创意写作学的基本主张及其建制实践

    葛红兵马兵
    11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意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精神活动,以文字表达为实现形式,它遵循普遍的创意和表达规律,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和事业来实现社会价值,助力"文化强国"和"创意国家"建设,依此而形成三大原理和创意生成叙事论、创意生成抒情论.中文创意写作学的发展进入建制化时期,需要在基本概念和三大原理指引下,理论联系实际,平衡传承与创新、改革与接续的关系,自觉地承担中文学科改革者、探索者的角色,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等各个方面,改革中文学科旧制,走新建制主义之路.中文创意写作学科的工作者需要与种种错误的见解和窄化的庸见作斗争,突破传统中国汉语言文学学科的陈腐陋见.

    创意写作叙事叙事生成-转换语法生成叙事转换叙事

    作为一种创意写作活动的非虚构文学

    沈闪
    118-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虚构文学是一种创意写作活动,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需要在遵循"非虚构"根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行创意写作实践.从写作过程看,非虚构文学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三个维度:严格秉承行动的诗学,通过沉浸式田野调查采集信息;运思构想受制于客观现实和历史事件,具有被动性和滞后性,但并不排斥适当的合理想象;行文表达既强调保证文本的真实客观,又注重追求作品的文学审美意蕴.

    非虚构文学创意写作写作学

    东北作为理解新时代中国文学的方法——广义"新东北文学"论纲

    金钢王璐
    126-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以来,东北文学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综合考察其内涵与外延,是认识其价值较为客观的途径.如果将"铁西三剑客"等东北青年作家创作定义为狭义的"新东北文学",那么本文讨论的则是新时代以来反映东北区域社会人生的广义的"新东北文学".新东北文学作为新时代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具有其局部性和特殊性,将东北作为方法,可以使新东北文学获得超乎其本来存在范围的意义,承载思想交流的使命,从而理解新时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落与振兴,新世纪以来的城乡互动、地方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的分析,能够发现新东北文学超越区域限制的诸多想象,以及认识和解释世界的尝试.

    新时代新东北文学工业

    王蒙与"人文精神讨论"

    郭宝亮
    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三足鼎立的局面与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论争,构成1990年代初期"人文精神讨论"的文化语境.王蒙作为论争中重要的当事方参与论争,论争虽然由"王朔现象"引发的文化商业化消费主义而起,但论争的实质是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之争.王蒙并不反对"人文精神"本身,而是反思性地批判了启蒙知识分子"激进的保守主义"的"二极对立"思维方式,王蒙站在"自由的保守主义"价值立场,倡扬一种包容多元的立体复合式的辩证思维方式.

    王蒙人文精神讨论思维方式"二极对立"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