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闫支山

双月刊

1004-7182

ddht1972@163.com

010-68383377

100076

北京9200信箱21分箱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Journal Missiles and Space Vehicl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公司主管,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技术性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原名《国外导弹技术》,创刊于1972年,迄今出版250多期,被列为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多次被评为航天优秀期刊。1993年改刊名为《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主要报道中国导弹与火箭系统及分系统技术及与其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与报告,并适当报道国际航天领域的热点、最新成果及新动态。本刊设有综述与述评、专家论坛、运载器总体及分系统技术、论文与报告、研究简报、高科技窗口、国外进展、热点漫谈、简讯、广告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MIMO-ESO的高速飞行器自抗扰控制

    樊轶秦昌茂董添王兴...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速飞行器无动力再入过程中具有强耦合、气动参数摄动及不确定性的非线性姿态模型,设计了高速飞行器MIMO-ESO自抗扰姿态控制器.考虑各通道间的耦合影响,结合自抗扰控制中的扩张状态观测器及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律,将不确定性、耦合及参数摄动等干扰作为"总和干扰",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估计并动态反馈补偿,再利用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律抑制补偿残差.仿真结果表明,MIMO-ESO自抗扰控制器能够克服干扰及气动参数大范围摄动的影响,在获取良好的动态品质和跟踪性能的同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克服了实际工程中难以建立精确被控模型并获取参数摄动范围的困难,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高速飞行器总和干扰扩张状态观测器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律自抗扰控制器

    高速飞行器编队通信保持控制与协同制导技术研究综述

    李曦赵长见高峰王辰琳...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速武器平台网络化的背景下,对于高速滑翔飞行器(以下简称"高速飞行器")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多约束下的制导方法,而是亟须破解多飞行器协同制导控制技术难题.通过总结部分军事大国研制高速飞行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多飞行器协同作战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而引出研究多飞行器协同制导控制技术的必要性.随后分别对编队通信保持控制技术、带飞行时间约束的协同制导控制技术以及带飞行角度约束的协同制导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为多高速飞行器协同作战探索解决思路,最后对多飞行器协同制导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高速飞行器协同制导控制编队通信保持飞行角度约束飞行时间约束

    高压煤油恒速液动机转子倾覆现象的理论研究

    于斌付宁权云晴李红岩...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高压煤油恒速液动机(简称"液动机")的转子倾覆现象,分析了机理,并按照发生的原因将倾覆现象分为主动倾覆和被动倾覆.重点研究了主动倾覆,基于对转子柱塞组件的受力分析,提出了倾覆条件的数学表达,引入了无量纲的倾覆安全系数,以定量表达倾覆风险.分析了被动倾覆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被动倾覆的方法.在产品设计中应避免出现主动倾覆和被动倾覆.

    高压煤油恒速液动机转子倾覆理论研究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数字控制伺服系统离线参数自寻优方法研究

    杨弘枨刘山许文波张博...
    83-86,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伺服阀小信号流量特性存在一定散布,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参数需要进行匹配调试,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电液伺服系统控制参数离线自寻优方法,目标特性由控制系统任务书和人工调试结果确定,参数寻优范围根据伺服系统稳定性分析结果和批产工艺数据包络确定,寻优计算时间约为100~240 s.与人工调试相比,可以大幅提高电液伺服系统控制参数的批产调试效率.

    自寻优方法电液伺服系统控制参数整定粒子群算法

    大中型液体运载火箭水平起竖与发射技术

    刘聪聪荆慧强贾永涛樊蕾...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未来大量中低轨商业卫星的发射任务对大中型运载火箭提出了快速测发的技术需求.地面发射支持系统针对CZ-8火箭需求,在传统运载型号已有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箭体整体水平组装及起竖对接技术、快速智能测发技术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火箭发射任务效率、简化发射场设施、降低发射成本.以箭体水平组装设备、整体转运起竖对接设备、智能供气系统为切入点,对相关技术进行了阐述,此外,还提出了吊具、支架车两种水平组装方案.对整体转运起竖对接精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起竖托架的刚度提升方法.介绍了智能供配气总体方案、智能减压阀技术、供配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CZ-8快速测发技术水平组装及起竖技术智能供配气系统智能减压阀

    翻转启闭机构设计与优化研究

    萧辉郭锦炎李玉龙王金龙...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压力罐密闭门可靠开启、启闭角度足够大、自动开闭锁等要求,采用机构功能时序组合、空间多连杆连续耦合作动的设计思想,开发了一种可变回转点的空间多连杆快速作动翻转机构,构建了参数化机构动力学模型,以开启角度、启闭机构体积、最大驱动载荷为优化目标进行了机构铰点多目标优化,运用Max-min准则从多目标优化所得Pareto解集中选出了折中方案.通过动力学数值计算、缩比试验和产品试验验证了该设计和优化方法的可行性,为翻转启闭系统的机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启闭机构机构设计垂直翻转开启铰点优化多目标优化

    正弦扫描振动模拟瞬态振动环境等效性研究

    王帅马泽鹏周畅张明明...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正弦扫描振动模拟低频瞬态振动环境是航天工业的一种传统试验方法,其对产品的环境考核可能同时存在欠试验和过试验.首先对两者等效性进行分析,进而采用冲击响应谱、最大响应谱等相关理论,对等效正弦扫描振动试验条件制定中的扫描速率、阻尼系数进行了研究,并给出参数选择建议.最终提出了制定正弦扫描振动环境试验条件的步骤,为采用正弦扫描试验进行低频瞬态环境适应性考核提供借鉴.

    瞬态振动正弦扫描试验冲击响应谱最大响应谱条件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