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闫支山

双月刊

1004-7182

ddht1972@163.com

010-68383377

100076

北京9200信箱21分箱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Journal Missiles and Space Vehicl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公司主管,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技术性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原名《国外导弹技术》,创刊于1972年,迄今出版250多期,被列为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多次被评为航天优秀期刊。1993年改刊名为《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主要报道中国导弹与火箭系统及分系统技术及与其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与报告,并适当报道国际航天领域的热点、最新成果及新动态。本刊设有综述与述评、专家论坛、运载器总体及分系统技术、论文与报告、研究简报、高科技窗口、国外进展、热点漫谈、简讯、广告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光子晶体薄膜可见光-红外光谱设计及其辐射特性分析

    邓子琛王明亮刘佳琪王鲜...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光子晶体薄膜可见光、红外光谱与红外辐射关联特性,设计了可见光反射率不同、红外发射率相同的3种Ge/ZnS体系光子晶体薄膜.通过红外辐射特性仿真,讨论了3种薄膜分别处于真空环境和大气环境中太阳光照对薄膜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在存在太阳光照的前提下,可见光反射率不同会导致3种薄膜表面温度出现差异;对于红外辐射而言,针对3~5μm波段,高反射表面处于低温状态下会反射太阳辐射,对红外低可探测造成负面影响;针对8~14μm波段,当红外发射率足够低时,3种薄膜的红外辐射出射度较为接近.制备的样品反射光谱、长波红外热像测试结果表现出与仿真的一致性,验证了3种薄膜的红外低可探测效果.研究结果有助于认知光子晶体薄膜的可见光、红外光谱及其红外辐射关联特性,并为兼容雷达波的可见光、红外低可探测材料光谱设计和应用方案提供参考.

    光子晶体薄膜可见光反射率红外发射率温度热辐射

    压铆力对Φ4mm 2A10铆钉连接GFRP/铝合金叠层的铆接干涉量影响研究

    朱亚蓉马兴海杨帅吴赟...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精确控制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GFRP)/铝合金叠层的铆接干涉量,降低GFRP材料因铆接产生的损伤,需要对压铆力对干涉量的影响趋势进行研究.对2A10材料Φ4mm铆钉在连接GFRP/2A12铝合金叠层的电动伺服压铆过程及不同压铆力和预制孔下的铆接干涉量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开展了不同压铆力的压铆试验,对钉杆不同位置的干涉量进行了测量并做了微观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同一预制孔下同测量位置的干涉量随着压铆力的增加而增大,同压铆力下干涉量沿叠层厚度方向(铆钉头向镦头方向)呈现递减趋势;选择Φ4.2mm预制孔、18.3~18.7kN压铆力能够获得理想干涉量且GFRP复合材料无明显损伤.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压铆力干涉量递减趋势理想干涉量

    运载火箭中频交流供电线路的远程漏电检测技术研究

    徐文晓卢頔张学英路航...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运载火箭测试效率,优化射前测发流程,改变传统手动断开电缆进行漏电检测的方法,面向运载火箭远程漏电检测需求,开展了运载火箭中频交流供电线路的远程漏电检测技术研究,保持原有箭地供电线路,对漏电检测电路进行设计及精度计算分析,并采取自检测等设计提高系统的可靠安全性.经试验验证,该系统满足在线连续漏电检测不少于24h,精准漏电检测范围为500kΩ~50MΩ,漏电检测精度为±10%,具有高可靠、高精度、高效率等特点,并成功应用于大型低温运载火箭的测发流程中,对于提升运载火箭自动化测试水平、实现前端无人值守具有重要意义.

    运载火箭中频交流电供电线路远程控制漏电检测

    一种面向运载火箭电气系统的模块化分级供配电体制

    周虎王辉李刚屈辰...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运载火箭电气系统供电电缆规模偏大、拓扑复杂、易引发跨级供电潜通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气系统模块化分级供配电方案.将运载火箭各级分别规划为一个独立的供配电单元,供配电单元内采用通用化设计,实现对内部负载的一体化供电;供配电单元间、电气系统箭地间、供电母线间电气隔离,以避免供配电单元间的电气耦合,彻底消除级间潜通路,降低设计难度,最终使得运载火箭电气系统供配电体制具备系统层级模块化特征和供配电单元即插即用能力,为未来电气系统供配电架构的标准化设计和运载火箭分级测试提供技术基础.

    运载火箭电气系统供配电模块化分级

    CAN总线在运载火箭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于欢颜晓明陈明欣朱飞翔...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总线技术发展以及"航班化运输"对低成本、高可靠电气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强,现场总线(Field Bus)逐渐受到航天领域的青睐.CAN总线作为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已在导弹和火箭中有一定研究与应用,考虑到运载火箭与导弹的不同,针对CAN总线在运载火箭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分析了研究必要性,并分别给出了适用于中大型、小型运载火箭的典型CAN拓扑,相应介绍了CAN中继技术以及CAN总线重构技术,随后结合某新一代运载火箭总线实际传输数据码流进行了CAN总线效率与负载率计算,并与同等条件下1553B总线进行了比较,其结果可为运载火箭电气系统设计人员提供更直接的参考.

    CAN总线运载火箭控制系统CAN重构CAN中继1553B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