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刘仁水唐小丽郑大伟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 选择COPD综合评估D组患者62例,经抗感染、扩张支气管药物等治疗后进入稳定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则加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呼吸困难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组肺功能改善情况及呼吸困难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COPD稳定期疗效良好,控制更为满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呼吸困难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李志华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64例乳腺癌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患者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并对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展开比较.结果 64例患者共发现78枚淋巴结,术后病理检查发现转移性淋巴结42枚,非转移性淋巴结36枚.常规超声检查显示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在皮质厚度为3 mm以上、纵横比低于2、混合型或周围型、Adler为2~3级者占比方面差异显著(P<0.05);超声弹性成像发现转移性淋巴结弹性评分主要为3分与4分,非转移性淋巴结弹性评分主要为1分与2分.两种方法单用时诊断准确度差异不显著,联合应用时对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显著高于两种方法单用时的诊断结果(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准确度均有限,且差异不大,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对内在性子宫内膜异症的诊断价值的相关研究

    刘惠芬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超声造影对内在性子宫内膜异症的诊断价值的相关研究.方法 选取110例实施因卵巢包块行使手术患者(对照组)、110例疑似内在性子宫内膜异症患者(观察组),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造影检查,随后分析超声造影检查的诊断价值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PEAK参数(41.69±3.54)dB明显高于对照组PEAK参数(13.45±2.56)dB(P<0.05),同时超声造影在子宫腺肌瘤患者中诊断正确率为92.31%,对子宫腺肌病诊断正确率为98.67%,对子宫腺肌病合并卵巢炎性囊肿患者诊断正确率为91.67%,且对于内在性子宫内膜异症患者诊断正确率、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7.00%、97.00%、90.00%、3.00%、10.00%.结论 超声造影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无创性等特定,将其用于内在性子宫内膜异症患者诊断中效果显著,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意义.

    超声造影内在性子宫内膜异症诊断价值

    宜春地区男性不育的流行病调查

    彭圣林罗小瑾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宜春地区男性不育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 比较600例男性不育患者(观察组)与25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对照组)精子质量以及一般情况,分析影响男性不育的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精子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工作时间长、不良职业环境(频繁使用电脑、重金属接触、有机溶剂/农药接触、精神压力大)、不良生活习惯(抽烟、饮酒、睡眠剥夺)、家族史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史均为影响男性不育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影响宜春地区男性不育的相关因素较多,临床上需要加强宣教.

    男性不育特点影响因素

    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评价

    廖丽琴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评价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71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35)患者单纯采用甲基睾丸素治疗,观察组(n=36)患者予以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甲基睾丸素米非司酮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MRI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分析

    李锦熙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MRI影像诊断和鉴别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共选择3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资料,对所有入选患儿的基本资料及MRI影像诊断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MRI影像诊断价值和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30例患儿在经过MRI诊断后,阳性率为83.33%(25/30).双侧基底节区病变共10例,双侧颞叶病变共4例,双侧丘脑病变患儿共4例,双侧大脑脚及桥脑患儿共3例,内囊和外囊受累共3例,左侧颞叶及额叶病变患儿共1例.大部分患儿MRI影像病变表现为斑片状、大片状或脑回状;T1WI低信号,T2WI FLAIR呈现高信号,DWI明显高信号.结论 将MRI影像诊断应用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仍然需要依据患儿临床资料、血气分期及脑脊液试验指标等,进一步进行确诊,MRI影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小儿病毒性脑炎MRI影像诊断价值鉴别价值

    宫颈癌筛查中高危型HPV及液基细胞学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

    闫丽凤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筛查在诊断宫颈癌疾病中的作用,阐明两者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子宫疾病患者2000例,将其分为HPV组、细胞学组及联合组.所有患者均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筛查,将单独诊断结果和联合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PV组确诊率为78.98%,特异性为52.86%;细胞学组确诊率为86.86%,特异性为68.57%;联合组的确诊率为99.43%,特异性为93.15%.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在特异性和确诊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筛查联合检测的效果显著,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筛查宫颈癌诊断价值

    超声检查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动态血压变异临床分析

    臧晓华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阐述超声检查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测定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发挥的作用,分析动态血压变异对患者肾内血流动力学变化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近一年来收治的老年患者112例,按照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疾病,分为高血压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利用超声检查的方法测定两组患者肾内血流动力学特点,利用动态血压监测仪测定患者各时间段的血压,分析动态变化血压对患者肾内血流动力学变化产生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Vs、Vd、Vm数值均明显大于高血压组患者,高血压组S/D值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高血压组的各项血压指标值均明显高于前期高血压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内血流的动力学检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肾内血流变化主要表现为血流量低、血流速度慢,血压异常能够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肾内血流变化,且血压数值越高,对患者产生的影响越大.

    超声检查老年高血压肾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动态血压分析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保胎灵治疗黄体功能不全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

    熊美花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对黄体功能不全习惯性流产患者采取保胎灵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黄体功能不全习惯性流产80例患者为研究治疗,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两组,每组40例.予以对照组实施维生素E联合孕前黄体酮治疗,予以试验组实施保胎灵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对比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72.50%是对照组患者的足月妊娠率,显著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2.50%,27.50%是对照组患者的流产率,明显高于试验组患者的7.50%(P<0.05).结论 对黄体功能不全习惯性流产患者采取保胎灵联合人绒毛膜促性激素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能使流产率的发生有效降低.

    习惯性流产黄体功能不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保胎灵

    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应用对比研究

    曾印芳龚玉荣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治疗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次全子宫切除术)与对照组(全子宫切除术),各48例.比较两组卵巢功能[促黄体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血清卵泡雌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激素(Estrogen,E2)]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卵巢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个月观察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2/48),低于对照组的22.92%(1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均会造成一定影响,但次全子宫切除术影响更小,且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全子宫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卵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