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观察

    程顺生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 在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条件的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于麻醉诱导前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为观察组;另30例患者于麻醉诱导前采用地塞米松静脉注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术后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情况,比较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53.21±18.19)min、麻醉时间(62.13±25.12)min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症状Ⅰ级26例,Ⅱ级2例,Ⅲ级1例,Ⅳ级1例,恶心呕吐的症状发生率为13.33%,发生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显著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起到明显的作用,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右美托咪定腹腔镜胆囊切除恶心呕吐预防

    外固定技术在小儿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熊名副付绍燕万春虎朱浩亮...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小儿骨折治疗中外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择61例骨折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随机分设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儿的总例数为31例,给予该组实施小夹板外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的总例数为30例,给予该组实施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比实验组低(P<0.05),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及骨愈合的时间均显著比实验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骨折患儿实施外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建议推广.

    骨折小儿外固定技术总有效率并发症

    血涂片镜检对血小板假性减少的诊断价值分析

    王岩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涂片镜检对血小板假性减少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首次血小板计数<90×109/L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手工血涂片镜检观察其分布状态.结果 EDTA-K2抗凝血中检查出患者血细胞计数<90×109/L显著高于枸橼酸钠抗凝血和人工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TA-K2抗凝血检查中血细胞的分布不均匀情况和枸橼酸钠抗凝血和人工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查血小板分布不均的2例患者进行计数,两例患者血小板计数正常.对13例枸橼酸钠抗凝血血小板计数≥90×109/L的患者作为标本,再次进行人工计数,EDTA-K2抗凝血计数和枸橼酸钠抗凝血以及末梢血血小板计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较多,其中EDTA-K2抗凝剂引起的最为常见,血涂片镜检可以提高对患者血小板数量以及分布的准确掌握情况,提高诊断效果.

    血涂片镜检血小板假性减少EDTA-K2抗凝剂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枸橼酸钠抗凝剂诊断价值

    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管结石的近期疗效观察

    艾时刚查承志刘钦
    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管结石的近期疗效.方法 在确诊肝管结石并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条件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患者予以规则性肝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为观察组;另40例患者予以单纯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比较分析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管结石的近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胆瘘1例、隔下脓肿1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7.5%,与对照组发生率47.50%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2例,复发率5%,与对照组的复发率20.00%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管结石,显著降低了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取得明显的近期疗效,安全性高,值得运用和推广.

    规则性肝切除术胆管结石胆道镜并发症复发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

    张琳琳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120例(240眼)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整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晶状体核硬度、手术切口位置、有无后弹力层撕脱、植入晶体的材料性质、有无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等,分析结果.结果52眼术后发生角膜水肿,发生率为21.67%,其中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有34眼、13眼、3眼、2眼,分别占65.38%、25.00%、13.46%、5.77%、3.85%;晶体硬度Ⅳ~Ⅴ级、手术切口靠前、后弹力撕脱时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分别为30.56%、35.48%、32.43%,高于晶体硬度Ⅰ~Ⅲ级、无手术切口靠前、无后弹力撕脱时14.39%、16.85%、19.70%(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晶体硬度Ⅳ~Ⅴ级、手术切口靠前、后弹力撕脱是影响患者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晶状体核硬度Ⅳ~Ⅴ级、手术切口靠前、后弹力撕脱是引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危险因素,在术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正确处理措施以降低角膜水肿的发生.

    角膜水肿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影响因素

    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对比

    李显桃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两组,各50例.吉西他滨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多西他赛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KPS评分、QOL评分.结果 多西他赛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有效率和吉西他滨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乏力、脱发、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减少.其中,吉西他滨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50%,显著高于多西他赛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他赛组乏力发生率40%,显著高于吉西他滨组16%,脱发发生率高于吉西他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KPS评分、QOL评分相近;出院时两组KPS评分、QOL评分均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分别联合顺铂对晚期NSCLC的化疗效果相当,均有各自的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中,要根据患者对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的耐受情况选择化疗方案,能有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吉西他滨多西他赛顺铂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肺部手术患者行腋下垂直小切口治疗的效果观察

    康美和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肺部手术患者行腋下垂直小切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肺部手术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腋下横切口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腋下垂直小切口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开胸时间(14.1±2.6)min、闭胸时间(13.1±2.9)min明显低于对照组(23.5±6.3)min、(33.3±5.6)min(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133.1±72.6)ml、术后引流量(433.1±109.9)ml明显低于对照组(198.5±96.3)ml、(583.3±130.6)ml(P<0.05).观察组患者Ⅱ级疼痛占比16.7%(5/30)明显低于对照组50.0%(15/30)(P<0.05).观察组患者肩关节活动障碍、肺部严重感染、切口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53.5%(P<0.05).讨论肺部手术患者行腋下垂直小切口治疗,可以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

    肺部手术腋下垂直小切口感染措施临床效果

    肠内营养支持对颅脑外伤患者康复的影响

    王爱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颅脑外伤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88例颅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随机分为干预组(n=44)和对照组(n=44),干预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实施早期肠外营养支持,连续治疗15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GCS、SFMA及Barthel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生理职能、生理功能、健康状况、情感职能及社会职能的评分显著提高(P<0.05);干预组患者GOS预后中恢复良好者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胃肠道反应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促进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改善预后.

    颅脑外伤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康复

    区域协同救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时间的影响

    邓龙华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区域协同对救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时间的影响.方法 采集经本急救中心转运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2011年7月~2013年6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6年12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作为研究组,对FMC-TO-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体系成立后,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时间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体系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施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提高生存率的有效途径.

    急救中心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体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疗效观察

    杨欢吴奇
    13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1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经治疗,在61例患者中,显效33例(54.1%)、有效27例(44.3%)、无效1例(1.6%),其中,无效的1例因感染严重合并有心衰休克而出现死亡,总有效率达到98.4%.结论 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治疗,应该综合分析,在诱因、临床特征等基本资料全面掌握的情况下整体评估,有助于提高确诊率,为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提升治愈率;因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