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对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价值分析

    彭巧巧张宝娟叶文彬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法莫替丁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周、2周、3周,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症状积分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溃疡愈合、疼痛消失以及显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给予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显著.

    十二指肠溃疡法莫替丁奥美拉唑

    康复护理配合针灸理疗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陈香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配合针灸理疗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于本院治疗的66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并结合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3例.对照组予以针灸理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97%,32/33)明显高于对照组(78.79%,26/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干预后其VAS、JOA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康复护理配合针灸理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腰椎功能,减轻疼痛程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康复护理针灸理疗腰椎间盘突出应用效果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筛查与治疗研究

    胡书新崔文霞聊娜娜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筛查与治疗研究.方法 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接收58例疑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新生儿,根据患儿临床症状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进行筛查,比较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新生儿与正常新生儿T4、TSH的差异,所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接收58例疑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新生儿后期确诊55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新生儿T4、TSH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 医师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并结合患儿辅助检查可有效筛查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给予药物调整治疗有利于医师准确把握患儿疾病进展情况,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筛查治疗研究

    儿童保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及相关贫血原因探析

    陈福兰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保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及相关贫血原因探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童保健门诊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就诊资料,了解患儿母亲孕期情况、喂养方式、出生时患儿临床资料以探究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相关贫血原因.结果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与患儿是否为早产儿、是否为双胎、母亲有无妊娠期贫血、患儿年龄、喂养方式等具有密切的联系,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 多胎早产儿,母亲在妊娠期间有贫血史且喂养方式不当可诱使婴幼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贫血原因

    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安全性分析

    赵益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本院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分别给予别嘌醇片、非布司他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相关指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例数有40例,血尿酸为(384.57±59.68)μmol/L、血肌酐为(75.54±6.66)μmol/L、尿素氮为(5.14±1.12)mmol/L、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有3例,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效果较佳,同时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较低,安全有效,可推广.

    非布司他慢性肾脏病高尿酸血症安全性分析效果

    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效果分析

    袁丽娟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40例(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在治疗糖尿病期间给予5 mg唑来膦酸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患者的骨质疏松,6个月后观察4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所有患者的疼痛情况评分为(7.93±1.74),高于治疗后的疼痛情况(1.53±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股骨颈、股骨粗隆间等部位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 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

    糖尿病骨质疏松唑来膦酸注射液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的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

    杨德志韩辉陈桂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后肾功能损害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28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其中195例实施介入治疗为A组,91例实施非介入治疗为B组,比较两组治疗前血脂、空腹血糖以及治疗后的肾功能损伤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以及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的肾功能损害率为23.1%,B组为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均恢复.结论 采取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但会引起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治疗前应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最大程度降低肾功能损害.

    冠心病糖尿病介入治疗肾功能损害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

    黄承云黄琴陈闻碧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64例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以罗哌卡因麻醉,研究组予以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精神状态评分、镇静评分)和免疫功能(血清IL-1、IL-6、TNF-α水平).结果 ①研究组手术结束时、术后1 d的精神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手术结束时、术后1天血清IL-1、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麻醉可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促进患者免疫机制恢复.

    髋关节置换术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术后康复精神状态免疫功能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小儿室缺术后不同血液指标的差异性研究

    崔琳王宁刘大为刘宇航...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与经胸小切口不停跳封堵术对小儿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术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大连市儿童医院心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VSD患儿84例.依据缺损的大小、部位及与周围组织毗邻关系确定手术方式分为封堵组44例,体外循环组40例,分别测定两组患儿术前及术后第1天PCT、CRP及BNP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VSD均得到有效根治,无1例死亡或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前两组患儿组间比较,PCT、CRP、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组内比较,术后PCT、CRP、BNP均高于术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比较,封堵组PCT、CRP、BNP均低于体外循环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均对患儿机体炎症反应及心功能产生影响.相对于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经胸小切口不停跳封堵术因不需要体外循环辅助,炎症反应轻,对心功能影响小.

    室间隔缺损降钙素原脑钠肽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患者与耳科相关临床特点分析

    刘业军赵亚会张燕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在听力损失、耳鸣、耳闷胀感等因素的相关性,同时了解不同年龄段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失情况.方法 纳入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本院内分泌科且符合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糖尿病组),同时邀请了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病史、无耳科相关疾病病史的健康自愿者90名(对照组),通过询问病史、问卷调查统计基本信息,并行纯音测听检查及声阻抗检查等检查,根据其年龄、耳科症状如耳鸣、听力损失、眩晕、耳闷胀感等进行分组及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的听力损失相比,糖尿病患者存在中频、高频听力损失的风险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听阈降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在低频听力损失上无明显差异;糖尿病患者耳鸣、耳闷胀感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眩晕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伴听力下降与年龄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糖尿病患者存在听力下降的风险有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临床存在耳科疾病的高危风险,患者主观感觉容易掩盖耳科的临床症状,临床工作中容易误诊,值得推广.

    2型糖尿病听力损失耳鸣耳闷胀感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