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加曲班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佟菲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加曲班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8—12月收治的43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联合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将2020年1—5月收治的43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参照组,给予阿加曲班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脑血液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7、90 d,联合组NIHS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锋流速、平均流速、锋流速差及平均流速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锋流速、平均流速均高于参照组,锋流速差及平均流速差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能显著改善脑血流动力异常的情况,促进患者脑部神经功能的恢复。

    丁苯酞软胶囊阿加曲班进展性脑梗死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

    健脾益气汤对气虚血瘀证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李懿放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健脾益气汤对气虚血瘀证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00例气虚血瘀证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健脾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血红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3%,高于对照组的8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均低于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脾益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子宫腺肌病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提升血红蛋白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子宫腺肌病气虚血瘀证健脾益气汤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安全性

    舒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的蛛网膜下腔注射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张宝华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的蛛网膜下腔注射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48),观察组予以舒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对照组予以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比较两组给药后3 min(T0)、给药后10 min(T1)、术毕(T2)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变化情况及围术期产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T0、T1及T2时,两组MAP与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手术产妇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产妇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剖宫产手术舒芬太尼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不良事件

    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

    门玉磊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右半结肠癌患者100例,按照手术先后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CME,对照组行传统开腹CME,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与手术安全性。结果 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半结肠癌患者采取CME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安全性围术期

    慢性泪囊炎患者应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的临床效果及对安全性的影响

    晏思珍黄敏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泪囊炎患者应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慢性泪囊炎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泪囊鼻腔造口治疗,研究组取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泪囊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临床效果安全性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田若阳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及近期妊娠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在腹腔镜下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阴道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两组免疫功能。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80。23±2。96)min、(4。53±1。12)d]均短于对照组[(97。45±11。35)min、(7。23±1。75)d],术中出血量[(131。26±24。16)ml]少于对照组[(185。69±30。1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85、8。915、8。219,P均<0。001);术后1 d,两组CD3+、CD4+、CD4+/CD8+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57。89±3。15)%、(33。61±3。06)%、(1。40±0。21)]均高于对照组(53。28±2。51)%、(29。71±2。06)%、(1。21±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9、6。687、3。681,P均<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与对照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有助于缩短子宫肌瘤患者手术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子宫肌瘤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免疫功能

    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

    范秀艳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本院接收的牙体牙髓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取多次法根管治疗)与观察组(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每组39例,比较两组咀嚼功能、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相比,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中的效果更优,更利于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及咀嚼功能的恢复,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牙体牙髓病一次性根管治疗多次法根管治疗咀嚼功能

    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的临床效果

    潘新明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4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采用病原微生物检测法进行检测,分析患者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和肛门周围检出病原菌的类型情况。结果 患者病原菌的总检出率为43。88%,其中呕吐物中的病原菌检出率为15。78%,粪便为72。34%,食物为5。06%,手拭子为7。46%,肛拭子为54。03%;病原菌类型中副溶血性孤菌最为常见,共144株,其次是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共61株。结论 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采用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可有效提高粪便、肛门周围及呕吐物的检出率,同时还可为临床医生判断病原菌的属性、血清类型提供关键性的指导,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污染源控制效果。

    细菌性食物中毒微生物检测病原菌食品安全

    常规治疗与胸腺肽-α1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高蕊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常规治疗与胸腺肽-α1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2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1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并给予抗生素、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1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6。89%(P<0。05);治疗6周后,两组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参照组,CD4+/CD8+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胸腺肽-α1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结核患者疗效显著,且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

    常规治疗胸腺肽-α1COPD急性加重期肺结核免疫功能

    扶正颗粒治疗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研究

    李微微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扶正颗粒治疗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68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观察组采用扶正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NT)、中医症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BC、N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疲乏力、头晕、胸闷和纳差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正颗粒可提高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快WBC复常,减轻神疲乏力等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白细胞减少扶正颗粒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