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3D打印模型及术前规划辅助治疗Dupuytren骨折的临床疗效

    王硕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3D打印模型及术前规划辅助治疗Dupuytre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手术治疗Dupuytren骨折患者84例,采用随机表法分为基础组(传统手术,n=42)和干预组(3D打印模型及术前规划辅助手术治疗,n=42),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相关并发症及踝关节功能。结果 干预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基础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基础组(P<0。05)。干预组内固定不稳定发生率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干预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 3D打印模型及术前辅助规划治疗Du-puytren骨折效果显著,可减轻手术创伤,缩短康复时间,提高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和踝关节功能。

    Dupuytren骨折3D打印模型术前规划踝关节功能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杜宝坤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仅开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肢运动功能、治疗不同时间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6周后,观察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结束后2、6周,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可更明显改善肢体功能,更大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脑卒中偏瘫醒脑开窍针刺法康复训练治疗疗效

    0.5%和0.75%的罗哌卡因对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李昕蓬
    16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0。5%和0。75%的罗哌卡因对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0。75%浓度罗哌卡因,观察组则采用0。5%浓度的罗哌卡因,比较两组血压、心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麻醉前,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5、10 min,观察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 min,观察组心率为(80。1±5。6)次/min,对照组为(86。9±6。6)次/min,麻醉后10 min,观察组心率为(78。5±3。3)次/min,对照组为(83。7±5。5)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0。5%浓度罗哌卡因作为妇科手术的麻醉方案,有助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能为手术成功提供支持,从而提升治疗的全面性。

    浓度罗哌卡因妇科手术临床疗效

    血小板参数联合骨髓涂片对血液疾病检验的效果分析

    王美令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小板参数联合骨髓涂片对血液疾病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血液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疾病类型的不同分为急性白血病组(AL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组(ITP组)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组(AA组),每组30例;同期选取30例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比组,均给予血小板参数和骨髓涂片检验,比较各组的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变化、巨核细胞数及类型、骨髓增生程度,比较骨髓涂片结果中各组的血小板分布情况。结果 对比组MPV、PLT、PCT水平与AL组、ITP组、A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A组PLT水平均低于AL组、ITP组(P<0。05);AA组MPV水平低于ITP组(P<0。05);ITP组MPV水平高于AL组,而PLT水平低于AL组(P<0。05)。AL组骨髓增生程度非常明显,属于极度活跃的状态,巨核细胞数量在0~35个之间,属于幼稚型;ITP组骨髓增生程度明显活跃,巨核细胞数量在8~120个之间,属于幼稚型;AA组骨髓增生程度为极度减少,巨核细胞数量在0~1个之间,属于幼稚型;对比组骨髓增生程度为活跃,巨核细胞数在9~32个之间,属于成熟产板型。在骨髓涂片检查中,AL组、ITP组、AA组的血小板分布呈现单个偶见,而对比组的血小板分布呈现成堆分布,差异明显。结论 为患者进行血小板参数联合骨髓涂片检验,能有效了解血小板具体形态,并通过骨髓增生情况判断血液疾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血小板参数骨髓涂片血液疾病检验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症患者内皮细胞相关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李华
    17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对脓毒症患者内皮细胞相关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诊治的80例脓毒症患者,按照投掷法随机分为A组(n=41)和B组(n=39)。B组接受常规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CBP治疗。比较两组ICU住院时间、治疗后1个月患者生存情况、预后(APACHEⅡ评分)情况、治疗前后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及内皮细胞相关指标[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活化蛋白C(APC)、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结果 治疗后,两组TNF-α、IL-6均低于治疗前,IL-10高于治疗前,且A组TNF-α、IL-6均低于B组,IL-10高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ESM-1、vWF均低于治疗前,APC高于治疗前,且A组ESM-1、vWF均低于B组,APC高于B组(P<0。05);A组ICU住院时间短于B组,APACHEⅡ评分低于B组(P<0。05)。结论 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者可明显减少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提高预后。

    连续性血液净化内皮细胞预后脓毒症疗效

    NE与T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伴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吴义涛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NE与T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伴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3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伴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特利加压素治疗。比较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尿量、输入量、血肌酐(SCr)、乳酸、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MAP高于对照组,H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量、输入量均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Cr、乳酸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特利加压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伴感染性休克患者效果显著,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容量反应性。

    NETP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容量反应性血流动力学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刘广伟李娟娟王俊
    17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行PCI术治疗冠心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采取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微循环指标水平、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心血管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微循环指标、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研究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CFR)、微循环阻力指数(IMR)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替格瑞洛在冠心病PCI患者中应用效果优于氯吡格雷,安全性高,能更好的改善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抑制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替格瑞洛氯吡格雷炎症细胞因子心血管不良事件

    对腹股沟复发疝患者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对其相关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武文慧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患者对其相关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58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6。33±11。76)min、下床活动时间为(10。36±3。17)h、进食时间为(13。28±3。91)h、住院时间为(5。23±0。84)d,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35。67±11。97)ml,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安全性高。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腹股沟复发疝

    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水平和焦虑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卢春燕叶慎菊刘琳琳刘华之...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水平、焦虑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7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53),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眼压、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况、社会活动、全身状况、症状及视力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效果理想,利于改善患者焦虑状况,降低眼压,提高生活质量。

    优质护理常规护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水平焦虑状态生活质量

    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研究

    吴明俊刘娟娟徐轲丁成平...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80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吞咽功能、肺部感染发生率、满意度。结果 干预30 d后,实验组吞咽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0 d后,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0 d后,实验组满意率为94。2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不但能提升其满意度,且能改善其吞咽功能,同时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脑梗死临床护理路径满意度吞咽障碍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