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IV抗体不确定样本3种初筛结果与确证结果对比分析

    康晓珍魏寿忠林桂花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化学发光法(C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快速检测法(RT)3种初筛试验分析免疫印迹试验(WB)HIV抗体不确定样本,探讨4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关系.方法 对WB试验HIV抗体不确定的样本31例,观察WB试验结果的条带分布情况及CIA、ELISA、RT 3种初筛试验检测结果,计算CIA、ELISA的S/c.o值与WB试验结果的符合率,分析初筛试验与WB试验条带分布的关系.结果 WB试验结果的条带分布为:gp160(77.42%)、gp120(22.58%)、P24(22.58%)、p17(9.68%)、p51(3.23%).CIA、ELISA、RT 3种初筛试验与WB试验的符合率分别为87.10%、90.32%、70.97%.3种初筛试验结果与WB试验条带分布无相关性(x2=0.859).CIA、ELISA的S/c.o值均较低,分别为(11.14±11.03)、(5.88±3.82).结论 对于HIV抗体不确定样本,初筛试验大多为弱阳性反应并存在一定比例的漏检情况,初筛试验结果与WB试验条带分布无相关性,需引起临床重视.

    HIV抗体不确定蛋白免疫印迹法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体金快速检测法

    微创左全肺切除术的临床经验分析

    饶效唐志苗殷文周志有...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微创左全肺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本院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施行微创全肺切除术,年龄52~69岁,平均(62.38±5.8)岁.手术完全在胸腔镜下进行,并规范清扫系统淋巴结.结果 8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无术中大出血及输血,无中转开胸病例,术中及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患者死亡.平均手术时间(76.63±14.3)min;术中出血(65±18.5)ml;清扫淋巴结数量(17.5±6.5)个;术后拔管时间(5.88±2.0)d;术后住院(8.75±1.7)d.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微创全肺切除术的手术时间不长,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不增加全肺切除术围手术期风险,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微创胸腔镜全肺切除临床分析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并变异性咳嗽的安全性分析

    高小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并变异性咳嗽的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以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并变异性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分析阿奇霉素治疗的价值,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症状消失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为82.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并变异性咳嗽患者采取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减少对肝功能的损伤,减少症状消失时间,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可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推广.

    阿奇霉素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变异性咳嗽安全性

    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肌电图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佟炟王镁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尿酸(SUA)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肌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T2DM住院患者350例,根据肌电图检测有无异常分为肌电图异常组(观察组)144例,不伴肌电图异常组(对照组)206例,比较两组基本信息及相关的检查检验,比较两组的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年龄、病程、低密度脂蛋白(LDL-C)、SUA、糖化血红蛋白(HbAlc)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生率4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12%(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A、病程、LDL-C是T2DM患者肌电图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尿酸在T2DM患者肌电图异常组呈现高表达状态,是T2DM患者肌电图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血尿酸肌电图2型糖尿病

    两种术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

    龚文端董家才刘业军赵亚会...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匙定点刮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与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本院诊断并收治符合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200例,同时整理临床及术后随访资料,按不同手术方式分类及随机数字方法的形式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患者均采用刮匙定点刮除术治疗方法,观察组100例患者均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方法,对收集和整理的两组患者手术过程所需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情况评分、月经量(术前、术后)、住院所需时间、术后复发率及临床主观疗效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术后统计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11.55±3.22)min,(13.23±1.20)ml,(4.32±1.11)d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宫腔镜下电切术较刮匙定点刮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更能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统计实验组患者术后1 d、3 d疼痛情况评分(1.5±0.7,2.1±1.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较刮匙定点刮除术治疗能减轻患者早期疼痛感;统计术后5 d、7 d疼痛情况评分(2.7±1.3,0.8±0.6)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同刮匙定点刮除术治疗在于术后5 d、7 d改善疼痛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计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月经量(258.10±55.0,26.40±12.0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统计实验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主观症状描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较刮匙定点刮除术治疗能更清楚、直观、安全的达到预期的效果,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刮匙定点刮除术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小脑出血术后共济失调的价值分析

    李晓慧陈娟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小脑出血术后共济失调的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小脑出血术后共济失调的患者68例进行实验分析,根据患者住院治疗时间的奇偶性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小脑血肿体积变化情况、不同时期ICARS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小脑血肿体积变化情况对比,实验组患者的小脑血肿体积变化情况优势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ICA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小脑出血术后共济失调效果良好,能够使患者的小脑血肿体积缩小,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早期针灸康复小脑出血术共济失调

    成人髌骨骨折流行病学调查及治疗方式的选择

    史志强贾东旭张立根李文美...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成人髌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采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就诊及住院的所有髌骨骨折患者的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机制、损伤侧别、骨折类型、治疗方式等内容并进行分析.结果 10年期间共诊治成人髌骨骨折925例,男587例,女338例,男女比为1.7:1.所有患者年龄中位数为(49.0±15.9)岁,41~50岁年龄段患者最多,占24.8%(229/925);男性年龄中位数为(45.7±16.0)岁,41~50岁年龄段患者最多,占27.1%(159/587);女性年龄中位数为(54.5±14.0)岁,51~60岁年龄段患者最多,占28.4%(96/338).摔伤为最常见的受伤机制,约占70.1%.按Regazzoni分型,骨折高发类型为Regazzoni B型(横行骨折),约占69.0%.按AO/OTA分型,骨折高发类型为34-C型(71.1%),骨折高发亚型为34-C1型(30.9%).结论 成人髌骨骨折常见于中青年人群,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横行骨折最多见.对于非粉碎性骨折,张力带固定和可调式髌骨爪固定均为较好的固定方式,对于粉碎性骨折,可调式髌骨爪固定是较为理想的固定方式.

    髌骨骨折流行病学张力带髌骨爪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魏承涛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腹腔镜+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0)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n=60)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禁食时间、术后下床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止痛治疗例数以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道镜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术后恢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既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又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微创术式.

    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开腹术临床疗效

    全结肠系膜切除应用于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叶锦寒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68例本院接收的右半结肠癌患者,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开腹下行全结肠系膜切除)与观察组(n=34,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及对比.结果 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平均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行全结肠系膜切除是安全、有效的,相比于开腹CME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及手术风险,值得推广.

    右半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安全性腹腔镜疗效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对肝衰竭诊断价值研究

    袁丹聃毛大平薛峰李道波...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对肝衰竭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76例肝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设观察组),另取本院体检的76例健康者(设对照组),均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比较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IgA(13.28±2.31)g/L、IgG(28.02±3.65)g/L、IgM(12.56±2.03)g/L均较高(P<0.05);与治疗前比,早、中、晚期的各项免疫球蛋白治疗后的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不仅能作为肝衰竭诊断指标,还能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肝衰竭免疫球蛋白病情程度预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