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效果

    李艳红武娟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于本科室进行冠心病治疗的老年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实验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最终检查效果.结果 实验组心肌缺血阴性率为3.17%,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肌缺血阳性率为96.83%,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检查中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方式,可提升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检出率,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柳国海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骨科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行膝前正中直切口双钢板固定术,观察组行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术后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年Merchant评分,并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定两组下肢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患肢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优良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MA、FAC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患肢负重时间,效果显著.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骨折恢复

    床旁快速检测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刘旭武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床旁快速检测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病时间分为<3 h组(n=80)与3~6 h组(n=120),按照诊断结果分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n=115)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组(n=85).对所有患者的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进行床旁快速检测,分析各项心肌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3~6 h组患者H-FABP、MYO水平均明显高于<3 h组(P<0.05),两组CK-MB、cTnI及D-Dime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STEMI组患者H-FABP、MYO、CK-MB及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STEMI组(P<0.05),两组D-Dime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ABP的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0.954、0.910、0.948,MYO的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0.959、0.775、0.890,H-FABP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其他心肌标志物(P<0.05),H-FABP的特异度明显高于MYO(P<0.05).H-FABP与MYO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明显优于CK-MB、cTnl及D-Dimer(P<0.05).结论 床旁快速检测H-FABP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H-FABP与MYO水平升高表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不良.

    急性心肌梗死床旁快速检心肌标志物诊断预后

    宫腔镜黏膜下肌瘤电切术非插管全麻镇痛药物配伍选择的疗效对比观察

    郜宇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黏膜下肌瘤电切术非插管全麻镇痛药物配伍选择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于本院接受宫腔镜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均实施非插管全麻,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研究组给予复合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及血流动力学.结果 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慢于对照组,苏醒时间快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5 min HR、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腔镜黏膜下肌瘤电切术中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效果显著,镇痛镇静效果更佳,血流动力学指标更稳定.

    宫腔镜黏膜下肌瘤电切术非插管全麻镇痛药物配伍选择

    北京市西城区3~6岁儿童乳牙酸蚀症的研究

    张青侯晓玫杨殷杰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北京市西城区3~6岁儿童乳牙酸蚀症流行状况,评价儿童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生活习惯与牙酸蚀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9年4月至2019年5月北京市西城区4所幼儿园3~6岁儿童550名,进行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计算乳牙酸蚀症患病率,并对与牙酸蚀症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儿童乳牙酸蚀症的患病率为25.0%,好发于上颌乳切牙,患病牙面主要是合面和切端,严重程度主要累积牙釉质.不同性别及各年龄段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碳酸饮料、果汁饮料为影响儿童患牙酸蚀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果汁饮料为独立危险因素,每周喝1~3次果汁饮料患牙酸蚀症的风险是不喝果汁饮料的3.13倍(95%CI:1.56~6.27).结论 北京市西城区3~6岁儿童牙酸蚀症患病率高于国内其他城市水平.预防儿童乳牙酸蚀症应限制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的摄入量和频率.

    牙酸蚀症患病率儿童抽样调查危险因素

    磁共振联合3D-TOF-MRA对急性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殷爽王远波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联合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对急性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接收的68例疑似为急性TOBS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磁共振及3D-TOF-MRA检查,以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磁共振联合3D-TOF-MRA对急性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结果 68例疑似急性TOBS患者中,经DSA检查确诊患者有48例,占比70.59%.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联合检查的疾病检出率(97.92%)高于3D-TOF-MRA(85.42%)、磁共振检查(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3D-TOF-MRA、磁共振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检查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略高于3D-TOF-MRA、磁共振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磁共振联合3D-TOF-MRA对急性TOBS的诊断价值较高,可提高疾病检出率及准确度,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急性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磁共振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价值

    急诊PCI结合rh-BNP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室胶原重塑相关指标的影响

    刘宝鹏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结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室胶原重塑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急诊PCI治疗的4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急诊PCI结合rh-BNP治疗的4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与心室胶原重塑相关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LVEF提高,LVEDD、LVESD均降低,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CⅢ、PⅠCP水平降低,TIMP-1水平升高,且观察组PCⅢ、PⅠCP水平低于对照组,TIMP-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PCI结合rh-BNP可改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室胶原重塑相关指标,提高心功能.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重组人脑利钠肽心室胶原重塑

    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中的效果分析

    葛文彬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输血患者260例,按不同输血方法分为对照组(n=100)与观察组(n=160).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观察组采用少白细胞技术输血,比较两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输血前后免疫功能.结果 观察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低于对照组的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1 d后CD3、CD4、CD8及NK细胞数量高于对照组,发热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血患者采用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可相应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轻微,有积极推广意义.

    少白细胞技术输血不良反应免疫功能

    手法复位联合平衡板训练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邱锦华陈青黄晓聪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平衡板训练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gi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西省信丰县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平衡板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后残留症状持续时间、Berg平衡量表评分等相关指标,分析手法复位联合平衡板训练治疗BPPV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Berg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 d及1周,实验组Berg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残留症状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复位联合平衡板训练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减轻治疗后的残余头昏不适等症状.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平衡板训练

    电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疗效

    李祯祥张春霞姜涛周欣...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电针与耳穴贴压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本院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熏洗加换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耳穴与电针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肛门疼痛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段肛门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给予电针与耳穴贴压治疗疗效显著,可显著缓解患者术后肛门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机体恢复.

    电针联合耳穴贴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肛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