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正畸联合正颌手术治疗骨性牙颌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应智洋郑杰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正畸联合正颌手术治疗骨性牙颌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2例骨性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正畸联合正颌手术治疗的41例作为甲组,单纯采用正颌手术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乙组。比较两组SNA角(由鼻根点N至上齿槽座点A连线与前颅底平面SN所构成的角)、SNB角(由鼻根点N至下齿槽座点B连线与前颅底平面SN所构成的角)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甲组SNA角、SNB角均小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乙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联合正颌手术治疗骨性牙颌畸形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面容与咬合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正畸正颌骨性牙颌畸形临床疗效

    完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在复杂性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

    胡浔科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在复杂性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82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下全麻开腹探查术,研究组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完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P)、皮质醇(CO)、自然杀伤细胞(NK)]、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EP、CO、NK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在复杂性肝胆管结石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完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复杂性肝胆管结石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

    孙淑兰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胆红素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红素(TSB)、直接胆红素(DB)及经皮胆红素(TCB)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经皮胆红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

    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对正畸儿童龋齿的防治效果

    贾伟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对正畸儿童龋齿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于本院行正畸治疗的2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防治,观察组行口腔综合防治,比较两组龋齿发生情况、口腔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数量及龋齿指数。结果 观察组龋齿发生率为0。0%,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腔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数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龋齿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利于有效防治正畸儿童龋齿,改善口腔健康状况。

    临床过程口腔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正畸儿童龋齿

    关节镜下单纯肩袖修补术联合运动手法治疗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的临床研究

    邱文斌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关节镜下单纯肩袖修补术联合运动手法治疗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0例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单纯肩袖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动手法治疗。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术后1、3、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单纯肩袖修补术联合运动手法治疗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肘关节活动度,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肩袖损伤冻结肩运动手法关节镜下单纯肩袖修补术疼痛肘关节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前后心电图缺血性J波情况的观察

    向继超张兴林苏鸣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前后心电图缺血性J波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分为心梗组(n=64)与心绞痛组(n=118)。患者均经冠脉造影确诊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J波发病率及形态变化。结果 182例冠心病患者中心绞痛患者占比(64。8%)明显高于心肌梗死患者(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梗组手术前后Ⅱ、Ⅲ及aVF导联J波发生率最高,心绞痛组手术前后V5、Ⅱ、Ⅲ、aVF发生率较高。术前0。08 mV振幅最高,占47。7%(125/262),0。02 s时限最高,占45。4%(119/262);术后0。02 mV振幅最高,占36。0%(76/211),0。02 s时限最高,占53。6%(113/211)。PCI术后J波时限和振幅位于Ⅱ、Ⅲ、aVF、V3、V4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组中1例出现PCI术前V5、V6、Ⅱ、Ⅲ、aVF发生缺血性J波,伴随T波倒置,ST段轻度下移。结论 PCI对冠心病缺血性J波具有较好的影响,缺血性J波是心肌严重缺血时心电图改变,部分患者心肌梗死前会出现缺血性J波,因此,能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标准。

    冠状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终末期狼疮性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李伟霞潘晓芳张筱伶张星梅...
    17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终末期狼疮性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118例终末期狼疮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分为高分组(SPBS评分≥平均分,n=51)与低分组(SPBS评分<平均分,n=67)。采用一般调查问卷统计两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 118例终末期狼疮性肾病患者SPBS评分平均(38。67±4。15)分。两组职业、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照护者、医疗付费形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职业、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医疗付费形式、主要照护者均为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终末期狼疮性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偏高,受职业、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医疗付费形式、主要照护者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需针对性制订干预方案,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终末期狼疮性肾病自我感受负担Logistic回归模型

    肢体可开放式多方位布袋服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郑娜彭琦琦朱红艳刘健...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肢体可开放式多方位布袋服在康复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本院行康复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穿着平常衣物或患服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穿着肢体开放式多方位布袋服进行康复治疗。比较两组应用效果、应用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节约时间、操作便捷、保护隐私评分分别为(8。46±1。08)分、(8。72±1。11)分、(8。52±1。3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63±1。15)分、(6。95±1。43)分、(6。33±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应用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肢体可开放式多方位布袋服在康复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提高患者的应用满意度,提升护理操作的便捷性,可保护患者的隐私,且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应用安全性较高。

    肢体开放式多方位布袋康复治疗满意度应用效果不良事件

    协同式院前急救对脑挫伤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冯燕朱晶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协同式院前急救措施应用于脑挫伤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脑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措施,观察组采用协同式院前急救措施,比较两组抢救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初步救治时间及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Barthel指数、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急救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到达现场时间、急救处理时间、转运时间、急救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脑挫伤患者协同式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效果确切,可控制并发症风险性,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脑挫伤协同式院前急救并发症率预后效果

    改良儿童院内转运分级反应策略在危重症儿童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周颖瑜安博梁婉琪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改良儿童院内转运分级反应策略在危重症儿童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66例危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转运,实验组采用基于改良儿童早期预警分级反应转运法,比较两组不良结局发生率、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时间、住院时间及转运满意评分。结果 实验组呼吸异常、心率异常、低血氧饱和度、低体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转运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转运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儿童院内转运分级反应策略在危重症儿童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缩短转运时间和恢复时间,降低不良结局发生率及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缓解护患关系。

    改良儿童早期预警分级分级反应危重儿童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