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显微外科手术经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方法及近远期疗效

    孙建军付绳明秦立冬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显微外科手术经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科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颅脑肿瘤患者76例,对患者均实施显微外科手术,根据病灶位置、病情特征,选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分析治疗效果,并对患者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生活质量展开评价.结果 76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术后感染,发生率为3.95%,且经抗感染处理均成功治愈.治疗后12个月,76例患者内分泌症状、肿瘤压迫、视乳头水肿、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在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对于颅脑肿瘤患者,应根据病灶特点、具体病情选取不同手术入路,展开显微外科治疗,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使其预后改善.

    颅脑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评分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刘彬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及分析予以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被明确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享有治疗知情权,同时签署了正规的知情同意书.对患者随机分组,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各6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治疗,参照组患者接受服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成效.结果 比较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参照组的83.33%,研究组的96.67%优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术后2年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是20.00%,研究组为5.00%,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够获取良好的成效,可以帮助患者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也大大的降低术后复发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下颌第一磨牙根管口分型对根管充填的影响评价

    刘亮明
    14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管的根管口分型,并分析其对根管充填的影响.方法 从于本院接受根管治疗的下颌第一磨牙患者中选取78例(共78颗患牙)作为研究目标,对其近中根管的根管口形态进行记录,并对根管进行充填.依治疗前后的X线片与临床检查,对根管预备及充填成效进行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超充10例(12.82%),欠充4例(5.13%),适充64例(82.05%);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74%(8例无效,31例有效,39例治愈);并发症发生率为3.85%(术后3例出现患牙疼痛);有3例(3.85%)为单根管口,70例(89.74%)为双根管口,5例(6.41%)为三根管口.其中,具有双根管口的患者中,有33例(42.31%)为两个根管口间无峡区,有45例(57.69%)为有峡区.结论 下颌第一磨牙根管具有复杂的形态,应对其形态、数目和牙根进行详细了解,充填根管时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与超声冲洗的治疗成效突出.

    下颌第一磨牙根管口分型根管充填影响评价

    彩超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杨雪英舒振宇
    14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和价值,为医生筛查和确认疾病提出更有效的检查方案.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40例住院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140例同期住院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分别组成疾病组和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检测.分析疾病组与对照组颈动脉血管壁增厚和斑块检出率;分析疾病组与对照组颈动脉狭窄程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疾病组颈动脉血管壁增厚检出率、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x2=5.14,x2=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颈动脉狭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x2=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患者的SPV分别为(49.83±12.05)cm/s(、110.46±14.72)cm/s和(189.37±19.23)cm/s,EDV分别为(19.61±8.13)cm/s(、26.73±7.59)cm/s和(47.36±5.78)cm/s.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或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是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可对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做出正确的评估,具有简便、经济、无创、重复性高等优点,可作为脑血管疾病筛查的首选方法.

    颈动脉狭窄彩超颈动脉粥样硬化

    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

    谢婷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酒精中毒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18例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补液、抑酸止吐、催醒和镇静的综合性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选择的218例急性酒精中毒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所有患者均在24 h内清醒.在这218例患者中,无1例患者死亡.其中,187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29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仅有2例患者治疗无效,但在行急诊胃镜治疗后,身体也得到了痊愈.结论 由此可见,在对急性酒精中毒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能够让大部分患者得到痊愈.而对于极少数治疗无效的患者来说,及时行内镜下治疗,也能够让患者的疾病得到有效治疗.

    急性酒精中毒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治疗方法疗效

    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感染性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8例

    易益涛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EB病毒感染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采取更昔洛韦治疗对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96例EB病毒感染性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对症处理,对照组静滴利巴韦林,观察组静滴更昔洛韦,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治疗后VCG-IgM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发热消失、淋巴结回缩至正常、异型淋巴细胞<10%、肝脏回缩正常、脾脏回缩正常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低于对照组,CD4+、CD4+/CD8+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VCG-IgM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VCG-IgM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利巴韦林相比,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感染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效果更强,可促进症状缓解与VCG-IgM转阴,改善免疫系统功能.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感染更昔洛韦

    瑞芬太尼用于经DSA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效果分析

    谢延琼陈晓林李锋段梦璧...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瑞芬太尼应用在经DSA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经DSA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的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5例.两组均采取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基本麻醉药物相同,对照组应用芬太尼,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比较两组生命指标变化、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拔管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各个时间点的生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3.26±1.24)min、精神意识恢复时间(6.15±2.01)min、拔管时间(11.28±2.92)min均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拔管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经DSA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的效果较好.

    DSA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瑞芬太尼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危险因素分析

    肖刚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疗效及影响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本院行THA的1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可能影响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结果 经统计分析THA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达133例(77.3%).术前合并内科疾病、双下肢长度差、总失血量、术后功能锻炼时间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THA后能较好的恢复髋关节功能,术前合并内科疾病、双下肢长度差、总失血量是影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增加术后功能锻炼时间能改善患者术后功能.

    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疗效危险因素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联合损伤控制手术救治合并严重颅脑损伤的多发伤临床研究

    李陈胡晓谢仕刚陈万前...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在救治合并严重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时应用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system,EMSS)联合损伤控制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0例合并严重颅脑创伤的多发伤患者进行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诊控制外科手术和重症监护治疗的一体化救治,追踪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和救治过程.结果 100例患者中,有83例存活,17例死亡,康复出院66例.结论 合并严重颅脑创伤的多发伤患者经过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联合损伤控制手术救治,能够缩短治疗的时间,提升抢救的成功率,应在临床中推广.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损伤控制严重颅脑创伤

    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效果分析

    叶筱颖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AML患者,将其中的60例按照随机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而对照组仅采用地西他滨单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同时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21/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15/30),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70%(21/30),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5例,败血症1例,肺部感染3例,肠道感染1例,尿路感染1例;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73.33%(22/30),其中肺部感染3例,败血症1例,肠道感染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4例,尿路感染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较短(P<0.05),同时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中,采用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可产生较高疗效,同时不增加化疗后的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且可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治疗费用.

    髓细胞白血病地西他滨半量CAG方案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