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健康操预防早中期帕金森患者跌倒的效果

    周雅英薛兰芳吴旻张琰...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帕金森健康操预防帕金森患者跌倒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防跌倒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健康操训练。比较两组起立-行走计时测验(TUGT)时间、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评分及跌倒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TUGT时间为(19。42±5。68)s,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7。46±4。10)s,MFES评分为(8。53±0。6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0。38)分,跌倒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健康操预防帕金森患者跌倒效果显著,可提高平衡步行能力,降低跌倒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节律性听觉刺激健康操帕金森病跌倒

    不同剂量培哚普利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张玉平吴洪兵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培哚普利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剂量培哚普利分为常规剂量组(4 mg)和高剂量组(8 mg),每组40例。比较两组血压、6 min步行距离(6MWT)、血生化指标、心功能、心肌能量消耗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6MWT均大于治疗前,且高剂量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常规剂量组,6MWT大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脑钠肽(BNP)均低于治疗前,且高剂量组H-FABP、BNP均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血肌酐(SCr)、血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低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治疗前,且高剂量组LVEDD、LVESD均低于常规剂量组,LVEF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左室缩短率(LV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向室壁应力(cESS)、心肌能量消耗水平(MEE)均低于治疗前,且高剂量组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 高剂量培哚普利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较常规剂量更能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同剂量培哚普利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肌能量消耗

    复方杏香兔耳风胶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谭莉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复方杏香兔耳风胶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行克拉霉素治疗的41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复方杏香兔耳风胶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的41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血清学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糜烂创面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10(IL-10)、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VEGF、IL-10高于对照组,TNF-α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糜烂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方杏香兔耳风胶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减轻下腹部疼痛症状,促进糜烂创面愈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宫颈炎复方杏香兔耳风胶囊克拉霉素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与复发及妊娠结局的比较

    张新慧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肌瘤残留率、复发率及妊娠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离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手术失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常规组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肌瘤残留率、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均能有效减少肌瘤残留,降低复发风险,改善子宫肌瘤患者妊娠结局。但腹腔镜手术操作更简单,具有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能进一步减轻对患者的创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肌瘤残留复发妊娠结局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干扰素针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

    孙延弘高上炎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干扰素针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7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CO2激光治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ALA-PDT联合干扰素针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HPV6/11型DNA载量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HPV6/11型DNA载量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LA-PDT联合干扰素针治疗女性尖锐湿疣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HPV6/11型DNA载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干扰素针女性尖锐湿疣并发症HPV6/11型DNA载量

    自制装置单孔无气腹悬吊式腹腔镜妇科手术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效果观察

    高瑜黄海伟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自制装置单孔无气腹悬吊式腹腔镜妇科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30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行常规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自制装置单孔无气腹悬吊式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应激反应、呼吸循环功能及围手术期指标。结果 术前,两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两组Cor、NE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T3时,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与T1、T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BP、DBP及HR均高于T1、T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观察组SBP、DBP及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T5时,观察组呼气末CO2(PETCO2)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PETCO2高于T2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观察组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制装置单孔无气腹悬吊式腹腔镜妇科手术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生理应激反应,且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利于患者康复。

    妇科良性疾病自制装置腹腔镜单孔无气腹悬吊式

    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赵文艳省钰萍庞瑞杜洁阳...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2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n=150),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n=139),两组均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和血生化检查。根据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将所有研究对象进一步分为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n=84)、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n=48)与斑块亚组(n=157)。根据Cys-C的四分位数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Q1(0~0。77 mg/L)、Q2(>0。77~0。88 mg/L)、Q3(>0。88~1。04 mg/L)、Q4(>1。04 mg/L)。结果 观察组Cys-C、Hcy、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Cys-C水平高于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P<0。05),斑块亚组Cys-C水平高于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P<0。05),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斑块亚组血清Hc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斑块亚组Hcy高于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和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Cys-C四分位数分组下年龄、尿素氮、肌酐、高密度脂蛋白、Hcy、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左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2、Q3、Q4组年龄、左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均高于Q1组(P<0。05),且随着Cys-C水平升高,年龄逐渐增加,左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逐渐增加。结论 Cys-C和Hcy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且Cys-C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具有相关性。

    脑梗死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内中膜

    2006至2017年本院首次住院肝脏穿刺诊断丙型病毒性肝病患者变化分析

    魏磊靳雪源王浩王玮...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06至2017年本院首次住院肝脏穿刺诊断丙型病毒性(HCV)肝病患者变化情况。方法 提取2006至2017年本院首次住院肝穿诊断丙型病毒性肝病病案首页信息,对患者性别、年龄、来源地、疾病种类、病理诊断炎症及纤维化等级进行分析。结果 首次住院肝脏穿刺诊断丙型病毒性肝病的患者人数逐年上升,2012年后逐年下降。2006至2017年男性例数总体多于女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感染不同阶段中慢性肝炎患者占比最高,但2016年后HCV相关肝癌患者占比逐渐升至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06至2017年本院首次住院肝脏穿刺诊断丙型病毒性肝病患者的年龄、性别、来源地及疾病不同阶段均有明显变化,利于临床医生进一步了解该类疾病的变化,可为今后制订疾病的防控措施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肝脏穿刺丙型肝炎病毒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精准肺保护通气策略改善老年肥胖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刘云洁胡海涛曹春平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精准肺保护通气策略改善老年肥胖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本院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60例老年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容量控制通气模式(VCV)组、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PCV-VG)组和肺保护通气联合PCV-VG(LPV+PCV-VG)组,每组20例。比较3组动脉血气指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驻留时间及PPCs发生率。结果 术后1、3 d,LPV+PCV-VG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VCV组、PCV-VG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VCV组、PCV-VG组(P<0。05)。3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出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LPV+PCV-VG组PACU驻留时间短于VCV组、PCV-VG组(P<0。05)。LPV+PCV-VG组PPCs发生率(5。00%)明显低于VCV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V-VG组与LPV+PCV-VG组、VC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肺保护通气联合PCV-VG的精准肺保护通气策略能有效改善老年肥胖患者术后动脉血气指标,缩短PACU驻留时间,降低术后PPCs发生率。

    老年肥胖精准肺保护通气策略容量控制通气模式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术后肺部并发症

    福沙匹坦双葡甲胺联合5-HT3拮抗剂及地塞米松预防高致吐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

    何斯怡张敏陆筱灵许震...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福沙匹坦双葡甲胺联合5-HT3拮抗剂及地塞米松预防高致吐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使用高致吐化疗药物的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5-HT3拮抗剂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予以福沙匹坦双葡甲胺联合5-HT3拮抗剂及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预防疗效、生活功能指数(FLIE)评分及呕吐控制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预防CINV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LIE评分高于对照组,呕吐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福沙匹坦双葡甲胺联合5-HT3拮抗剂及地塞米松可有效预防高致吐化疗药物所致的恶心呕吐,且安全性较高。

    高致吐化疗药物恶心呕吐福沙匹坦双葡甲胺5-HT3拮抗剂地塞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