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子宫内膜息肉导致异常子宫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涂琴杨帆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发生异常子宫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4月195例在本院行官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根据有无异常子宫出血分组,探讨患者年龄、肥胖指数、子宫内膜息肉的个数、大小、是否上环、高血压与异常子宫出血的关系.结果 年龄及体重指数,导致异常子宫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为独立危险因素,而子宫内膜息肉的个数、大小、上环、高血压导致异常出血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年龄越大、体重指数越大,发生异常子宫出血的风险越大,且体重指数为独立危险因素.宫腔镜下息肉切除能显著改善上述因素导致的异常出血.

    子宫内膜息肉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BMI

    52例老年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探讨

    李娅雯王晓钟琴许雅松...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病患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6年度本院老年科52例护理不良事件,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别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解决措施,规范化管理护理人员,确保高效安全的护理每位老年病患.结果 结果显示,护理不良事件主要为:跌倒23例(44.2%)、自伤自杀5例(9.6%)、走失2例(3.8%)、伤人毁物6例(11.5%)、烫伤(院前l例)4例(7.7%)、压疮(院前8例)8例(15.5%)和其他4例(7.7%).结论 针对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查找原因建立安全科学的护理运行模式,提高护士护理水平及早发现问题,保障患者安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护理不良事件防范措施原因分析

    细胞学涂片与病理组织学方法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诊断中的对比观察

    杨海燕刘利周春花杨农...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淋巴结穿刺、肺穿刺、支气管镜及E-BUS细胞学涂片与相应病理组织学检查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本院自2014年8月~2016年4月共456例淋巴结活检、肺穿刺、支气管镜或E-BUS病理组织学标本及对应细胞学涂片,分析了细胞学涂片的阳性率及病理分型符合率,评估了细胞学涂片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淋巴结穿刺、肺穿刺、支气管镜、E-BUS细胞学涂片阳性率分别为:100.0%、91.0%、57.9%及70.8%,总阳性率为92.8%;与组织学病理分型符合率分别为37.9%、46.3%、35.6%和和28.3%,总体符合率为36.3%.按病理类型来区分,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符合率分别为64.2%、20.4%和45.8%.结论 淋巴结穿刺、肺穿刺、支气管镜及E-BUS方法所获取的细胞学涂片阳性率较高,但是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细胞学涂片病理组织学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分析系统康复治疗对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

    柏青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系统康复治疗对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严格按照随机分配原则选用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并将所有的患者按照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平均分组治疗,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给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系统康复治(热疗法、电疗法、运动疗法、生活疗法、心理疗法),而对照组则是以常规治疗为治疗方案进行医治.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SHEF和FIM评分、ROM变化情况以及肌力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SHEF和FIM评分、ROM变化情况以及肌力变化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有较大的变化.治疗组的SHEF(78.53±7.10)和FIM(39.12±4.16)评分变化情况比对照组的SHEF(59.89±8.50)和FIM(25.59±2.16)评分有明显改善,组间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ROM变化情况比对照组的ROM变化情况有明显改善,组间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肌力变化情况比对照组的肌力变化情况有明显改善,组间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康复治疗运用于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治疗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系统康复治疗上肢骨关节损伤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安全性常规治疗

    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疗效观察

    王木成吴秋丽许婷婷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四联疗法对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6年3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应用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的消失时间和溃疡的愈合效果,并比较Hp根除率.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溃疡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和Hp根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幽门螺杆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奥美拉唑四联疗法

    替罗非班对伴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张玉东
    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将替罗非班应用于伴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中,对其的影响进行探究,并对近期预后效果进行评定.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50例伴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非替罗非班组,各25例,疗程24~48 h.最终对患者围术期的心电图缺血性J波、ST-T的变化、心律失常、MACE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在替罗非班组中,心电图缺血性J波在术后的2h内完全消失,并且抬高的J点和ST段较非替罗非班组在术后的早期均有明显的回落,而在术中与术后,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将替罗非班应用于伴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可以对心电图中出现的缺血性J波进行改善.

    替罗非班伴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

    康复新液联合四联疗法杀幽门螺旋杆菌的疗效观察

    廖怀利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四联疗法雷贝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杀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 将纳入本次研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20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雷贝拉唑(10 mg,早晚餐前服,2次/d)、呋喃唑酮(0.1g,早晚餐后服,2次/d)、阿莫西林胶囊(1g,早晚餐后服,2次/d),枸橼酸铋钾(220mg,早晚餐前服,2次/d)疗程2周.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10 ml,3次/d),疗程2周,停药4周后行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杀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记录患者治疗期间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便秘、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康复新液实验组幽门螺杆菌根除成功率为96.15%(100/1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62%(8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联合康复新液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6/1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6%(2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组治疗2周总有效率为96,15%,疗效明最优于对照组,康复新液辅助杀幽门螺杆菌有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康复新液幽门螺旋杆菌疗效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

    高健黄雅玲马红梅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免疫功能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83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小儿8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体液免疫指标、红细胞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①体液免疫: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3、C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红细胞免疫:观察组免疫复合物花环率、C3b受体花环率、免疫黏附促进因子低于对照组,免疫黏附抑制因子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组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状态,及时有效调节免疫功能对促进疾病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肺炎支原体免疫功能小儿感染临床意义

    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胫内平台骨折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邓伦童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胫内平台骨折(TPF)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40例TPF老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采取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统计对比两组麻醉起效时间,监测对比两组麻醉前、麻醉后5 min血流动力学[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DP)]变化.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HR、DBP、SDP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5 min,观察组HR、DBP、SDP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TPF患者采取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起效快,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安全性高.

    老年胫内平台骨折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血流动力学

    生脉注射液联合胸腺五肽注射液对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

    周建军肖恺陈凤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生脉注射液联合胸腺五肽注射液对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行化疗治疗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应用生脉注射液与胸腺五肽注射液,对照组单用胸腺五肽注射液.观察和对比化疗后第7天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化疗后14d内肝损伤、肌肉或骨骼疼痛、(Ⅲ+Ⅳ)度骨髓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 化疗后第7天观察组血小板计数为(86.8±14.8)×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13.5)×109L,白细胞计数为(5.2±1.9)×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1.5)×109/L,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14d内,观察组肝损伤发生率为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4%,肌肉或骨骼疼痛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单用胸腺五肽注射液相比,联合应用生脉注射液可显著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和体质量,减少化疗所致的肝损伤、肌肉或骨骼疼痛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生脉注射液胸腺五肽注射液肺癌化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