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对胃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和再出血的原因分析

    斯轶凡王农荣谢桂生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对胃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和再出血的原因.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胃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治疗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单因素分析显示,出血量及溃疡AI期、血小板水平、血红蛋白含量、未联合内镜治疗等均是属于治疗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溃疡AI期及血红蛋白含量低、未联合内镜治疗属于影响胃溃疡患者治疗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对胃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的降低了再出血的发生率,且溃疡AI期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为患者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

    消化内镜四联疗法胃溃疡出血临床疗效再出血原因

    超声诊断重度脂肪肝患者胆囊结石的误诊影响因素分析

    叶茂彭晓宇熊小玲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诊断重度脂肪肝患者胆囊结石的误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130例重度脂肪肝合并胆结石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进行检查,结合超声诊断结果经过手术后进行病理结果诊断,对准确率与误诊率进行计算,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超声对130例患者进行检查,术后证实胆结石患者有123例,准确率为94.62%,误诊率为5.38%.其中泥沙样胆结石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其他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40~60岁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中胆结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女性患者的胆结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超声对重度脂肪肝患者胆结石情况进行检查时应该尽量避免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误诊率为临床检查提供更加客观的依据.

    超声重度脂肪肝胆囊结石误诊

    利拉鲁肽对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的疗效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研究

    刁亚丽张继惠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利拉鲁肽对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的疗效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2例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6)和实验组(n=36),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口服给药,每次1.0 g,每天2次,实验组予以利拉鲁肽治疗,皮下注射给药,每次0.6 mg,每天1次;1周后若患者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则将药物剂量增至1.2 mg,每天1次,对于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的患者,需要适当减少给药剂量.两组均连续进行3个月的治疗,比较治疗后机体指标及微炎症状态改善情况的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后FBG(空腹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BMI(体重指数)进行比较,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ASAA(急性时相血清淀粉样蛋白A)、IL-6(白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采用利拉鲁肽治疗,有利于显著降低体重指数,改善血糖水平和缓解微炎症状态,可将其作为理想治疗药物在临床中进行深入推广和普及.

    初发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肥胖临床疗效微炎症状态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辅助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密度的影响及疗效

    童丽华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效果及对牙槽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慢性牙周炎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牙槽骨密度情况.结果 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PD、ABH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AB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8.79%明显低于研究组96.9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辅助治疗效果明显,牙槽骨密度及高度显著改善,具有推广价值.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龈下刮治牙槽骨密度

    不同药物联合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指标FEV1和FVC及Eos水平变化情况比较分析

    胡亮丁绍华罗勇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哮喘疾病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指标FEV1、FVC、Eos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将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接收的84例小儿哮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患儿常规吸氧、防感染及止咳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则使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儿肺功能情况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的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1 s用力呼气容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上升,但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指标下降幅度比较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哮喘治疗时,采取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儿肺功能及降低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值得推广.

    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小儿哮喘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奥拉西坦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后的疗效及临床指标评分比较分析

    熊小星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后的疗效及临床指标评分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考组,每组各40例,参考组行奥拉西坦治疗,实验组行奥拉西坦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指标、神经功能损伤程度(NIHSS评分)、认知功能障碍恢复(MMSE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ADL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P<0.05),实验组的血清hs-CRP与TNF-α水平低于参考组(P<0.05),实验组的NIHSS评分、MMSE评分及ADL评分均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奥拉西坦神经节苷酯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胃镜检查在早期胃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郑要初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胃镜检查在早期胃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本院诊治的46例早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满足病原学确诊条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分析胃镜检查早期胃癌的病理类型、病灶部位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对该46例患者实施胃镜检查后发现,表浅凹陷型(Ⅱc)有19例,为早期胃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癌变高发于胃窦部(占56.52%);胃镜诊断符合率为93.48%;早期胃癌表现为糜烂、溃疡,病灶位置浅表;早期胃癌以高分化腺癌为主,共21例(占45.65%).结论 胃镜检查的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是诊断早期胃癌可靠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与病原学检查及临床表现相结合得出更全面精确地诊断及治疗方案.

    胃镜检查早期胃癌诊断治疗应用价值

    社区居民对食管癌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查

    梅继柱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社区居民对食管癌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所在社区的108名社区居民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对其采用问卷调查法,自制食管癌防治健康知识调查问卷为主要研究工具,对社区居民的食管癌防治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此次共108名社区居民,共填写108张食管癌防治知识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05张,有效率为97.22%(105/108),无效问卷3张,无效率为2.78%(3/108).本院自制的食管癌防治健康知识调查问卷中,共设有10道常规题目,其中社区居民对食管癌早期症状健康知识的认知度最高,为32.41%,其次为食管癌常见致病因素的认知度,为22.22%,社区居民食管癌防治健康知识认知度最低的为鱼刺哽喉处理,认知度为1.85%.结论 本院所在社区居民对食管癌防治健康知识的认知度普遍存在较低的情况,应进一步加强社区居民健康知识普及力度.

    食管癌社区居民防治知识认知情况问卷调查

    恶性肢体骨肿瘤保肢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策略研究

    李勇宏陈恩玉吴学峰崔卓航...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自拟的四肢恶性肿瘤患者保肢术后运动康复治疗策略,观察运动康复治疗策略对不同保肢术式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实施肢体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者47例,按术式分成异体骨移植、自体骨移植、复合重建3组,分别观察各组患者实施运动康复治疗前与后3、6、12个月后,FMA中上下肢部分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差异.结果 异体骨移植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上下肢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后上下肢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体骨移植组、复合重建组患者上下肢FMA评分治疗3、6、12个月后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结论 自拟的四肢恶性肿瘤患者保肢术后运动康复治疗策略有利于提高保肢术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且其功能恢复的效果与保肢术式有关.

    四肢恶性肿瘤保肢术后患者运动康复治疗策略FMA中上下肢部分量表保肢术式

    早期运动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观察

    古贱秀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运动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在本院进行诊治的7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运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进行早期运动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平均速度均要快于对照组;实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7%)低于对照组(21.6%),且护理满意率(100%)高于对照组(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早期运动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早期运动护理脑梗死偏瘫下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