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镜下精准曲张静脉断流术在治疗GOV型食管胃静脉曲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曾甫东陈世奇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内镜下精准曲张静脉断流术在治疗GOV型食管胃静脉曲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本院接受治疗的GOV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当中选取9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上述患者均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入院,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序贯注射治疗,共45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内镜下精准曲张静脉断流术治疗,共45例.对上述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次数、聚桂醇使用剂量、组织胶使用剂量相比较于对照组,均明显较少(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静脉曲张消失率相比较于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GOV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实施内镜下精准曲张静脉断流术的疗效显著,不仅可以减少疾病治疗次数,且可以将再次出血的概率降低.

    内镜下精准曲张静脉断流术GOV型食管胃静脉曲张

    对比分析二孔法和三孔法下腹腔镜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剥除术对残留卵巢体积的影响情况

    刘彦麟王厚梅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二孔法或三孔法下腹腔镜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剥除术对于患者术后残留卵巢体积的影响情况.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三孔法下腹腔镜畸胎瘤剥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经腹壁小切口(二孔法)腹腔镜下畸胎瘤剥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残留卵巢体积以及性激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较对照组明显更短,而术中平均出血量则较对照组显著更少(P<0.05);两组患者未手术一侧的卵巢体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者手术一侧的卵巢残留体积较对照组明显更大(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各项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FSH、E2、LH性激素水平波动幅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更小(P<0.05).结论 同常规的三孔法腹腔镜下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剥除术相比,应用二孔法腹腔镜卵巢畸胎瘤剥除术有利于减少对患者卵巢产生的损伤,并且对于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产生的影响相对更小,可进一步优化术中指标.

    畸胎瘤剥除术残留卵巢体积腹腔镜二孔法三孔法

    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与传统手术对比分析

    丁连珠
    13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50例甲状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入小切口组(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和传统组(开放性甲状腺瘤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小切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0.05);小切口组的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均低于传统组(P<0.05);小切口组患者术后12 h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患者(P<0.05);小切口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33%低于传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67%,且美观度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随访12个月,小切口组的甲状腺瘤复发率1.33%与传统组的甲状腺瘤复发率2.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位小切口的甲状腺瘤切除术的应用是可靠的,彻底切除肿瘤,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低位小切口手术甲状腺瘤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美观度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应用于50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

    彭茂兰涂建军
    138-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应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中的引产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00例引产者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治疗,对比两组引产效果.结果 观察组引产成功率90%高于对照组74%(P<0.05);观察组引产时间(26.98±2.21)h短于对照组(32.50±2.39)h;观察组产后出血量(195.35±13.98)ml少于对照组(228.24±14.25)ml;观察组产道受损2%、不良反应发生率4%与对照组4%、8%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效果理想,能有效缩短引产时间,从而减少产后出血量,而且不会增加产妇产道受损率,值得推广应用.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效果

    叶酸联合维生素B12与B6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效果分析

    熊强
    140-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叶酸联合维生素B12、B6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94例作为观察分析对象,将其按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药物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叶酸联合维生素B12、B6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患者血浆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V)、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Hcy、TC、TG、LDL-C、LDL-V、D-D及FIB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其数据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提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叶酸联合维生素B12、B6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阿尔茨海默症效果分析

    非粒细胞缺乏肺曲霉菌病临床特征及CT表现

    刘成建李光辉阮吉陆
    14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非粒细胞缺乏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方法 收集有完整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且获得病理确诊及临床确诊的非粒细胞缺乏肺曲霉菌病患者5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CT表现.结果 53例病例中,合并有基础疾病42例,占79.2%,咳嗽43例,占81.1%,咳痰42例,占79.2%,咯血及痰中带血32例,占60.3%.CT表现病灶以单发为主,单发38例,占71.6%,多发15例,占28.3%,病变表现为结节、肿块、空洞最为常见,结节24例,占45.2%,肿块23例,占43.3%,空洞18例,占33.9%.结论 非粒细胞缺乏肺曲霉菌病临床类型以曲霉球多见,多数患者伴有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咯血为主,CT表现以肿块、空洞和结节常见.

    肺曲霉菌病非粒细胞缺乏基础疾病临床特征

    不同降压药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

    纪培颖许雁集沈凌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降压药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选取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慢性肾病早期合并高血压患者共计60例展开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行缬沙坦用药的为缬沙坦组,行西尼地平治疗的患者为西尼地平组.对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测量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蛋白尿以及血尿素氮水平.结果 接受治疗之前,缬沙坦组的患者与西尼地平组的患者在血压、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蛋白尿以及血尿素氮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行不同用药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水平均有效缓解,且两组血压水平用药后相较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受治疗后,缬沙坦组的患者在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蛋白尿以及血尿素氮水平方面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肾脏病早期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缬沙坦与西尼地平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但是使用缬沙坦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的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蛋白尿以及血尿素氮水平得到更为显著的改善,并可以很好保护患者肾脏功能,可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不同降压药慢性肾脏病肾脏保护作用

    HFUS联合CDFI在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江武华何小萍刘兴霞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HFUS)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83例,均接受HFUS联合CDFI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 作"金标准",统计分析HFUS及CDFI单独与联合诊断对不同病理类型颈部淋巴结诊断准确率.结果HFUS联合CDFI对不同病理类型颈部淋巴结诊断准确率(92.77%)高于HFUS(78.31%)及CDFI(80.72%)单独诊断(P<0.05).结论 联合采取HFUS及CDFI对颈部淋巴结病变予以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及漏诊风险.

    HFUSCDFI颈部淋巴结病变诊断价值

    高低频超声联合对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的临床意义表达

    袁斌黄荣萍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418例高危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高、低频超声检查.统计早产儿及足月儿超声检出率、新生儿颅脑疾病超声检出率,并对阳性病例或临床表现疑似者进行为期3个月随访.结果 早产儿超声阳性检出率95.76%明显高于足月儿71.11%(P<0.05);以手术或尸检结果为金标准,418例高危新生儿,阳性病例为121例,低频超声检出91例,高频超声检出94例,两者联合检出117例.两者联合阳性检出率96.69%高于低频超声75.21%、高频超声77.69%单纯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 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能更加全面反映颅内病变,结合CT、MRI等影像学手段,能进一步提高阳性检出率,为新生儿颅脑疾病病情转归、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新生儿颅脑疾病低频超声高频超声颅内出血室管膜下出血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B超定位小切口肋骨内固定的应用研究

    杨纯杰胡颜江吴月敏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B超定位小切口肋骨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79例肋骨骨折患者为例,分为实验组(B超定位下行小切口肋骨切开复位内固定,40例)和对照组(常规手术,39例),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实验组手术时间(108.7±26.1)min,切口长度(5.2±1.7)cm,术中出血量(88.5±21.3)ml,术后引流时间(4.8±1.9)d,术后24 h引流量(76.7±9.1)ml,下床活动时间(3.1±1.6)d,住院时间(10.9±3.1)d,并发症发生率5.0%,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B超定位小切口肋骨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损伤,促进早期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快速康复理念B超定位小切口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