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舒芬太尼与地佐辛单用或合用对胸科手术后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杨海秦
    15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观察舒芬太尼与地佐辛单用或合用对胸科手术后患者呼吸功能.方法 在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胸科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3组,分别设为甲组、乙组与丙组,各40例.其中,甲组单用舒芬太尼,乙组单用地佐辛,丙组合用地佐辛与舒芬太尼,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①术后不同时间点,比较VAS评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评价呼吸功能,丙组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FVC、FEV1、FEV1/FVC显著高于甲组、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时间点的PaO2与PaCO2,3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科手术中,舒芬太尼与地佐辛无论单用或是合用,术后镇痛效果均较好,相比而言,舒芬太尼与地佐辛合用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有助于术后康复.

    舒芬太尼地佐辛胸科手术呼吸功能影响

    不同麻醉方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董文理安宁王伟
    15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将在本院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64例作为资料,依据麻醉方式分组各32例,对照组为全身麻醉,观察组为硬膜外阻滞复合麻醉,观察两组不同时间段炎性细胞因子指标的变化.结果 术后2 h和术后1 d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逐渐恢复,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和术后1 d观察组IL-6、IL-10逐渐恢复,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胃癌根治术中实施硬膜外阻滞复合麻醉方式能够促使患者术后炎性细胞因子指标恢复,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复合麻醉炎性细胞因子胃癌根治术

    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发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及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汪余秋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发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展开深入性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期间医院妊娠分娩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发妊娠高血压产妇,共计29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选取同时期来本院妊娠分娩的健康产妇29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展开探讨.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生产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产妇治疗后的血糖、蛋白尿以及血压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发妊娠高血压病症威胁产妇以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需要采取有效手段加以治疗,提升产妇生产的安全性.

    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发妊娠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

    盆底肌肉训练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胡燕琴
    157-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治疗上,盆底肌肉训练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随机双盲分组法将本院诊治的PFD患者(共66例)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参照组实施传统运动训练,测验组与此同时另实施盆底肌肉训练,对两组患者的训练成果予以评价.结果 测验组训练后的盆底肌力显著优于参照组,PFDI-20、PFIQ-7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FD的治疗上,盆底肌肉训练不但有助于患者盆底功能的恢复,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

    盆底肌肉训练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功能生活质量影响

    喹硫平增效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王志华
    15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喹硫平增效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使用随机平行方式,将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撷取的4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经米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之上经喹硫平增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HAMD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52.3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抑郁症治疗中,采用喹硫平增效治疗,能保障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

    喹硫平增效治疗老年抑郁症临床疗效安全性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观察

    徐新雨邱庆军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择90例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开展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干预效果;手术的出血量、耗时和引流量;手术前后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QOL-100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下肢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率.结果 观察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的出血量、耗时和引流量多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QOL-100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QOL-100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出血和手术时间较多,但疗效非常理想,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髋关节功能.

    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对比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游海锋
    16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共计98例脑出血患者,均选自本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保守治疗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92%(47/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4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出血的患者,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更能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保守治疗神经功能

    研究莫西沙星超短程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

    张国栋
    16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莫西沙星超短程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0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5).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式(2HRZE/4HR),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莫西沙星超短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痰结核菌转阴率、病灶吸收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时、2个月时以及疗程结束时痰结核菌转阴率、病灶吸收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6%)明显低于对照组(12.8%)(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给予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实施莫西沙星超短程治疗方式,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增加对痰结核菌转阴率,还能够促进病吸收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超短程治疗莫西沙星初治菌阳肺结核

    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周妍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水平与慢性肾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VC)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间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CRF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其血清骨硬化蛋白的水平,通过胸部CT明确患者的血管钙化情况,对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与患者的血管钙化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血管钙化患者相比于非钙化患者的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明显上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骨硬化蛋白与CRF透析患者的VC发生相关(OR=1.042,P<0.01).结论 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当中出现明显升高,且与透析患者的血管钙化发生存在相关,对血管钙化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管钙化相关性

    高血压防治知识与健康行为对高血压患者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苏茂松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与健康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的20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所有患者高血压知识认知情况及健康行为,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掌握概率为54.57%,其中,高血压诊断值掌握程度最高,为75.50%,其次是饮食对血压的影响等;患者健康行为形成概率为51.92%,以不吸烟、不喝酒数据最高,分别为79.00%、70.50%;在知识掌握、健康行为形成方面,年龄60岁以下者数据高于60岁以上者,文化程度高者优于文化程度低者,家庭年收入十万及以上者高于十万以下者,女性数据高于男性,经常参加讲座及健康管理者高于偶尔或从不参加者(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掌握及健康行为形成数据均不高,可能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环境、经济状况等有直接关系,临床予以针对性健康教育,可改善其不良行为,利于稳定降压.

    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行为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