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肌内效贴布对妊娠期下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叶金波王芳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肌内效贴对妊娠期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妊娠期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健康宣教,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安慰剂贴扎,治疗组采用肌内效贴技术.治疗前、后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6 d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内效贴能较好地缓解孕期下腰痛的症状,改善其功能.

    肌内效贴妊娠期下腰痛

    CSEA和TIVA均在经皮肾镜碎石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孙菲宋玲高桂芳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和全凭静脉麻醉(TIVA)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本院治疗的肾结石患者4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组,采用CSEA为观察组(20例),采用TIVA为对照组(20例),观察入室时(t0)、改变体位时(t1)、出室(t2)、观察组腰麻后15 min(t15)、对照组气管插管时(ti)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麻醉苏醒时间长(P<0.05),起效时间短(P<0.05),用药量少(P<0.05);t1时观察组HR、MAP高于对照组(P<0.05);t2时HR、MAP低于对照组(P<0.05),Sp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6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SEA与TIVA两种麻醉方法在PCNL手术中效果不同,应依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麻醉方案.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全凭静脉麻醉经皮肾镜碎石术

    探究血清孕酮水平下降与早孕自然流产的关系

    陈芳汤芬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孕酮水平变化与早孕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将本院妇产科80例早孕期先兆流产患者(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按保胎结局分为:保胎成功组(n=57)、保胎失败组(n=23),对比不同患者的血清孕酮、雌二醇、HCG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 d、3 d后血清雌二醇、HCG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胎失败组患者治疗1 d、3 d后血清孕酮水平明显低于保胎成功组(P<0.05).保胎失败组患者血清孕酮水平开始变化时间明显早于雌二醇、HCG(P<0.05).结论 血清孕酮水平下降可提示早孕自然流产.

    孕酮早孕自然流产雌二醇HCG

    CT及MRI在腔隙性脑梗死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姜本忱
    10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及MRI在腔隙性脑梗死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观察对象,分别采用CT和MRI为患者进行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灶检出数量、各项检查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MRI组病灶检出数量与CT组相比,组间出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组检出病灶大小明显小于CT组,其检查时间、检查费用明显多于CT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CT检查,MRI可显著提高腔隙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有利于快速发现和明确微小病灶,但检查用时比较长,费用较高,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辅助检查方法.

    CTMRI腔隙性脑梗死病灶诊断

    传统药物流产联合清宫术在妊娠早期终止妊娠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程莹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妊娠早期进行终止妊娠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流产联合清宫术的具体效果.方法 择取150例妊娠早期终止妊娠的患者,患者收治的时间在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利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75例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流产)和观察组(传统药物流产联合清宫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持续出血时间和持续腹痛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100.00%vs 8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流产中持续腹痛时间少于对照组[(9.48±1.44)min vs(52.56±2.4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持续出血时间少于对照组[(3.49±1.37)d vs(9.88±3.3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早期终止妊娠的患者中传统药物流产联合清宫术,效果好,能够提高完全流产率,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传统药物流产清宫术妊娠早期效果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颅面骨转移的CT与磁共振成像表现分析

    周花何清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颅面骨转移的CT与MRI特征性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42例神经母细胞瘤颅面骨转移患者的CT与MRI资料,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42例患者均进行头颅CT平扫,其中14例患者进行头颅MRI平扫和增强检查,42例患者中35例患者行腹部CT平扫以及增强检查,7例患者进行腹部MRI平扫以及增强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双侧颅面骨受累,其主要的CT表现为颅面骨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以及骨膜下垂直骨针,在软组织肿块中可以看见钙化;主要MRI表现为软组织肿块以及颅骨骨质破坏,其内存在钙化灶,其肿块在T1WI上呈现等信号,而在T2WI上呈现稍高信号,增强后可以看见肿块,而且邻近脑膜中存在不均匀轻度强化.35例患者的腹部CT显示腹膜后肿块并且出现钙化,在增强后出现不均匀强化.7例患者的MRI显示腹膜后肿块.结论 对于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颅面骨转移的患者来说,其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对于这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显示意义.

    神经母细胞瘤颅面骨转移CT磁共振成像临床价值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与HCV-RNA检测结果的分析比较

    李清元李振燕滕彦玲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自身抗体和HCV-RNA进行检测,分析2者的关联.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以在本院治疗的16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自身抗体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ANA、AMA、抗ENA抗体、抗SLA抗体、RF、LC-1和LKM等.同时检测患者的HCV-RNA,然后根据患者自身抗体和HCV-RNA的检测结果,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结果 在16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91例患者自身抗体检测呈阳性,阳性率为56.17%.118例患者HCV-RNA检测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72.84%.在HCV-RNA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中,ANA和抗ENA抗体2项自身抗体的阳性率高于HCV-RNA检测结果呈阴性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V-RNA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中,ANA和抗ENA抗体2项自身抗体的阳性率更高,提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身的免疫反应,与丙肝病毒的复制能力具有一定关联.

    慢性丙型肝炎自身抗体HCV-RNA关联分析

    慢性盆腔炎经桂枝茯苓胶囊与克拉霉素中西医治疗的效果观察

    陈良方陈丽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方法用于妇产科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妇产科慢性盆腔炎患者94例,依据临床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分别接受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克拉霉素缓释胶囊治疗、克拉霉素缓释胶囊单一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6.60%;观察组治疗后hs-CRP、血沉、红细胞比容测定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治疗中应用克拉霉素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可以帮助患者炎症反应得到有效改善,获得更高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治疗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效果改善评价

    陈鹤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行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2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行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的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全面化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舒适度、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与手术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行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手术舒适度,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术后状况,值得广泛推广.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手术室护理临床效果常规护理

    锁边缝合技术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

    王鹏孙玉炎张星赵伟...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锁边缝合技术在包皮环切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施行传统包皮环切手术,实验组手术切口采用锁边缝合技术进行缝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间断缝合法缝合.比较两组的缝合时间、术后2h疼痛评分、术后水肿消退时间、术后外观满意度、伤口愈合时间.结果 实验组缝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2 h疼痛评分、术后水肿消退时间、术后外观满意度、伤口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锁边缝合手术缝合时间短、方便与安全,效果满意,适宜在包皮环切术中应用.

    间断缝合:锁边缝合包皮环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