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监测分析

    侯良周瑞芬刘华之陈辉...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和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2016年临床分析出的1663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科室分布、标本来源以及耐药情况.结果 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1663株,标本检出最高的是痰1294株,占77.8%,其次分别为尿液86株(5.2%)、肺泡灌洗液82株(4.9%);科室分布主要在重症医学科717株,占43.1%,其次分别在神经外科164株(9.9%)和呼吸内科155株(9.3%);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氨曲南的耐药率高达90%以上;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均大于60%,耐药率最低的为头孢哌酮/舒巴坦,8.3%.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本院此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广泛,且耐药率较高,应加强对其耐药性的监测,指导临床正确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与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及医院感染.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耐药性监测分析

    肺功能检查与一氧化氮检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白鹏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管理中肺功能检查与一氧化氮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88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病情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组,对两组患儿治疗初始与治疗1年后的一氧化氮与肺功能指标予以比较.结果 轻度组治疗1年后EFV1、PEF、PEF50、PEF75水平(98.4±8.2)%、(99.4±7.0)%、(110.3±16.2)%、(120.4±26.5)%,均高于治疗初始的(82.4±1.6)%、(81.7±1.4)%、(59.8±3.4)%、(58.3±2.8)%;中重度组治疗1年后EFV1、PEF、PEF50、PEF75水平(92.6±31.9)%、(100.0±8.0)%、(109.1±19.1)%、(117.3±29.0)%,均高于治疗初始的(60.1±10.4)%、(59.9±9.7)%、(58.3±2.8)%、(54.2±7.1)%;轻度组与中重度组治疗1年后一氧化氮水平(22.0±4.7)ppb、(22.6±5.2)ppb,均低于治疗初始的(48.0±10.2)ppb、(54.4±18.0)ppb;管理前一氧化氮和肺功能指标不存在相关性(P>0.05);全部患儿规范化管理1年后,控制78例,占88.64%;基本控制8例,占9.09%;未控制2例,占2.27%.结论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管理中肺功能检查与一氧化氮检测,可对疾病的发展有效控制.

    肺功能检查一氧化氮检测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管理

    产科与超声协作预测巨大儿体质量并监管产程的相关研究

    周安敏邬洪明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产科与超声协作预测巨大儿体质量并监管产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巨大儿产妇188例为观察组,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7月期间的巨大儿产妇188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超声预测胎儿体质量,观察组采用产科与超声协作预测巨大儿体质量,并加强产程监管.结果 观察组采用产科与超声协作预测巨大儿体质量与实际体质量符合率高达91.0%,显著高于对照组仅用超声预测巨大儿体质量符合率(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产并发症(12.23%)显著低于对照组(42.55%),且产后出血量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和超声协作预测巨大儿实际符合率高,加强产程的三级管理能够保证安全生产,值得临床推广.

    巨大儿产科超声体质量

    主灶切开瘘管部分保留开窗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廖振华黄红根黄海鹏彭利敏...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主灶切开瘘管部分保留开窗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复杂性肛瘘患者6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引流组和挂线组,每组30例,挂线组给予传统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引流组给予主灶切开瘘管部分保留开窗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并发症、疼痛时间、治愈时间等情况.结果 引流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挂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时间、治愈时间明显低于挂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肛瘘切开挂线术比较,主灶切开瘘管部分保留开窗引流术可有效提高复杂性肛瘘患者的治疗疗效,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主灶切开瘘管部分保留开窗引流术复杂性肛瘘疗效并发症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观察

    王用通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展开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80例2015年12月~2017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展开分组研究,43例通过椎间孔镜髓核摘除展开治疗为镜下组,37例通过小切口开窗术展开治疗为开窗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镜下组、开窗组手术用时分别为(89.5±12.4)min、(86.6±11.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镜下术中失血(43.0±8.6)ml,比开窗组的(65.7±7.5)少,镜下组切口(2.1±0.2)cm,比开窗组的(5.5±0.8)cm小,镜下组住院(11.7±2.1)d,较开窗组的(19.7±2.4)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T3时评分均显著比T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镜下组总有效率是97.67%,和开窗组的97.3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可实现与小切口开窗术相当的效果,但通过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展开治疗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髓核摘除

    腹腔镜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

    向桂华黄建华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手术术式将这些患者分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组(腹腔镜组,n=40)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组(开腹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镇痛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开始下床时间、肠道恢复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镇痛药物应用率分别为5.0%(2/40)、20.0%(8/40)均显著低于开腹组17.5%(7/40)、52.5%(21/40)(P<0.05).结论 腹腔镜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较开腹高.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应用价值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顾丽丽何涛王涛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口服,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免疫功能指标、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的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而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还可有效改善其免疫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甲磺酸伊马替尼免疫功能

    孕期叶酸营养状况评估与妊娠结局相关性横断面研究

    田薇莉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孕期叶酸的营养状况,并观察叶酸服用情况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调查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进行定期孕检的人群共542例,依据叶酸服用情况分为3组:A组(103例)为孕前及孕后均未服用叶酸,B组(210例)为孕前未服用叶酸、孕后服用,C组(229例)为孕前及孕后均服用叶酸.收集3组的临床资料及血清叶酸水平,并观察3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3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孕周及BM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叶酸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血清叶酸水平均高于A组和B组,C组叶酸水平最低(P<0.05);3组研究对象的异位妊娠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先兆流产和胎儿宫内发育不良、产后出血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先兆流产和胎儿宫内发育不良、产后出血量均少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孕前及孕后服用叶酸能提高产妇叶酸水平,叶酸水平的增高能有效的改善妊娠结局.

    孕期叶酸营养状况妊娠结局

    2012~2016年武汉市洪山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分析

    姚建渝王珏徐桂萍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2~2016年武汉市洪山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武汉市死因监测系统中选取2012~2016年洪山区恶性肿瘤死亡资料,描述性统计分析恶性肿瘤死亡率、死亡顺位、构成比、年龄别死亡率.率的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检验水准为0.01.结果 2012~2016年武汉市洪山区居民恶性肿瘤粗死亡率161.22/10万,标化死亡率91.71/10万,恶性肿瘤死亡占全死因构成26.48%,位于全死因第二位;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恶性肿瘤死因前五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肠癌、食管癌,占恶性肿瘤死亡64.16%;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结论 恶性肿瘤危害严重,应根据不同人群、性别和肿瘤特点,采取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保护环境、早期筛查等综合防癌措施,降低死亡率.

    恶性肿瘤死亡率死因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疗效

    孙文忠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在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的治疗中,总结并阐述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特选取本院接收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血液透析治疗路径;实验组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路径.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骨痛、皮肤痉痒、睡眠不佳、自我感觉良好、食欲减退、干体质量增加、不宁腿综合征等指标的对比上,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的治疗中,相比于行血液透析治疗路径来说,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路径的治疗理效果更为显著,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少,安全性高,值得有效的应用.

    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