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分析

    杨迪康曾颖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原发性翼状胬肉采取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眼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临床资料,基于手术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取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为96.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0%,随访复发率为4.00%,对照组分别为84.00%、16.00%、20.0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与常规切除术基本一致,但前者治愈率高,复发率和并发症率低,恢复快,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

    微创引流联合铂类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苏运聪许有忠陈纯烨邓镇生...
    17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微创引流联合铂类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本次选择对象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时间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0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单独使用铂类治疗和微创引流联合铂类治疗,对比其两组治疗效果、胸腔积液减少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相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减少率(75.64±1.85)%、住院时间(5.03±1.12)d,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引流联合铂类药物能够提高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值得研究.

    微创引流恶性胸腔积液治疗铂类治疗临床效果

    不同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万小强
    173-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平行方法分组,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撷取的64例心力衰竭患者,均分为甲组、乙组、丙组、丁组.4组患者均通过不同剂量的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甲组、乙组、丙组、丁组呋塞米的剂量分别为:每小时4 mg、每小时6 mg、每小时10 mg、每小时20 mg,对比4组治疗前、后的尿量、血钾水平、血碳酸氢根水平、血乳酸水平的差异性.结果 治疗前,4组尿量、血钾水平、血碳酸氢根水平、血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乙组、丙组、丁组的尿量,均显著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与丁组在血钾水平、血乳酸水平方面,均低于甲组和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丁组与甲组、乙组血碳酸氢根水平实行对比,前两组明显高于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治疗中,采用不同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虽然10 mg、20 mg的剂量,均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采用后者易于引发低血钾现象.为此,建议采用10 mg呋塞米治疗,以此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血钾、血碳酸氢根,以及血乳酸等水平和尿量.

    不同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DWI联合3D-PCASL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胡含明
    175-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CIS患者62例,其中急性CIS患者32例为急性组,超急性CIS患者30例为超急性组,均采取常规头颅磁共振(MR)、血管成像(MRA)、DWI、3D-PCASL检查,比较两组患侧、理论缺血半暗带(IP)区、梗死核心区(IC)与对侧镜像区的脑血流量(CBF)、表观扩散系数(ADC),并比较两组理论IP区、IC区病灶-对侧(rADC、rCBF).结果 急性组理论IP区、IC区CBF低于对侧镜像区,IC区ADC低于对侧镜像区(P<0.05);超急性组患侧、理论IP区、IC区CBF、ADC低于对侧镜像区(P<0.05);超急性组IC区rADC高于急性组(P<0.05);两组IC区rCBF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急性组IP区rADC、rCBF低于急性组(P<0.05).结论 DWI联合3D-PCASL检查急性CIS患者有助于区分急性期与超急性期,准确评估病情,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的应用价值

    邹凤华付莲花
    17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来本院行尿常规检验体检者的尿液标本237份,分别采用3种尿液分析检测法对全部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包括尿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尿干化学检测与尿沉渣镜检联合检测法,分析3种不同方法检验的定量白细胞和定性红细胞阳性率,以尿液标本培养结果 为参照标准,比较尿干化学检测、尿沉渣镜检测与联合检测在尿常规检验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尿干化学检测的定量白细胞阳性率(8.02%)明显低于尿沉渣镜检的定量白细胞阳性率(33.76%)(P<0.05),定量红细胞阳性率(16.46%)明显高于尿沉渣镜检的定量红细胞阳性率(5.91%)(P<0.05);联合检测的定量白细胞阳性率(44.30%)和定量红细胞阳性率(27.43%)均明显高于尿干化学检测(8.02%、16.46%)和尿沉渣镜检(33.76%、5.91%)(P<0.05);尿干化学检测在尿常规检验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漏诊率、误诊率依次为91.5%、85.0%、88.2%、8.5%、15.0%,尿沉渣镜检依次为91.5%、89.2%、90.3%、8.5%、10.8%,尿干化学检测与尿沉渣镜检联合检测次为98.3%、95.8%、97.0%、1.7%、4.2%.结论 尿干化学检测与尿沉渣镜检联合检测在尿常规检验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尿常规检验结果的漏诊情况和误诊情况,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疾病诊疗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尿常规检验尿沉渣镜检尿干化学检测联合检测定性白细胞

    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在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的效果评价

    张海英刘杰英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应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并处于康复期的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心理状况以及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34.70±8.00)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2.42±2.18)分、康复总有效率(93.02%)均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评分(25.20±7.10)分、护理满意度评分(77.64±3.25)、康复总有效率(67.44%);观察组抑郁评分(30.20±8.00)分、焦虑评分(35.00±10.00)分均低于对照组抑郁评分(54.00±14.00)分、焦虑评分(56.90±14.5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效能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轻中型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颅脑损伤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康复期

    中医特色临床护理方案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分析

    徐云霞
    18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特色临床护理方案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 抽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本科接收并治疗的骨折患者共6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护理,干预组运用中医特色临床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组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中医特色临床护理方案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中医特色临床护理方案骨折应用效果安全性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131碘治疗甲癌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李烨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131碘治疗甲癌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本院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共接收88例患者,以该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从中随机获得44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即作为对照组,剩下44例患者均进行临床护理途径护理,即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健康知识知晓率方面不如实验组,同时实验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依从率两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与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131碘治疗甲癌术后患者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依从性,改善了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临床护理路径131碘甲癌健康教育

    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对胆结石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可可谭建霞梁飞飞
    185-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对胆结石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80例来本院治疗的胆结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家属协同护理模式.采用消化系统疾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GIQLI评分分析可知,实验组躯体生理功能状态评分(24.5±3.2)分、自觉症状(67.8±4.2)分、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状态(16.5±1.7)分、心理情绪状态(20.3±2.3)分、总分(128.1±5.3)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属协同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胆结石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胆结石家属协同护理模式生活质量

    早期护理干预对脊柱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观察

    刘晔谢蓉余慧
    187-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脊柱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脊柱疾病手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疼痛肿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结果 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疼痛肿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FIB、P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脊柱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下肢疼痛肿胀发生率,改善凝血状况,较常规护理预防效果更明显,并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深静脉血栓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护理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