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影响小肠梗阻治疗方式选择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余浩尹纯林李贺高明...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肠梗阻患者治疗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本科治疗的153例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急诊手术及放弃治疗患者29例,其余124例患者根据保守治疗是否有效分为手术组(n=50)、非手术组(n=74)。对影响治疗方式选择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小肠梗阻治疗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组腹腔积液、肠鸣音减弱消失、腹膜刺激征、腹痛加剧发生率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高于非手术组,小肠减压管发生率低于非手术组,首日引流量多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痛加剧、腹腔积液、IL-6是患者保守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小肠减压管是保守治疗成功的保护因素。结论 应用小肠减压管可提高小肠梗阻保守治疗成功率,腹痛加剧、腹腔积液、IL-6是影响患者治疗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在保守治疗中需密切注意相关指标。

    小肠梗阻小肠减压管腹腔积液白细胞介素-6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对胃肠动力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陈俊旺施德泉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对胃肠动力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05例R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3)和实验组(n=52)。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实验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的胃肠动力学、炎症因子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T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胃半排空时间、胃排空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实验组GAS、MT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胃半排空时间、胃排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RE可有效增强治疗效果,降低患者GAS、MTL水平,加速胃排空进程,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反流性食管炎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胃肠动力学炎症因子

    超声引导下前路腰方肌阻滞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的镇痛效果

    闫玉栋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前路腰方肌阻滞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行腹腔镜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腰方肌阻滞联合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后行腰方肌阻滞,比较两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停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不同时间静态与动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痛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4、8、12、24 h,观察组静态、动态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镇痛的效果显著,可加快患者全身麻醉后的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腹腔镜妇科手术镇痛效果

    支气管舒张剂联合抗胆碱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王宝黄伟杰李丽珍钟英豪...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舒张剂联合抗胆碱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基础治疗+特布他林方案治疗,B组采用基础治疗+异丙托溴铵方案治疗,C组采用基础治疗+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方案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C组FEV1、FEV1/FVC、PEF均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舒张剂联合抗胆碱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支气管舒张剂抗胆碱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

    N-末端脑钠肽前体和C反应蛋白检测在预测急性脑梗死脑心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

    张颖奇徐莹刘琳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预测急性脑梗死脑心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脑心综合征分为未发组和已发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NT-proBNP、CRP水平及心肌酶谱检测和超声心电图检查,分析NT-proBNP及CRP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NT-proBNP、CRP检测对急性脑梗死脑心综合征的预测效能。结果 已发组NT-proBNP、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均高于未发组,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低于未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CRP水平与LVEF水平呈负相关,与cTnT、CK-MB水平呈正相关(P<0。05)。经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患者NT-proBNP、CRP水平预测急性脑梗死脑心综合征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2、0。829,预测灵敏度分别为89。41%、81。30%。结论 NT-proBNP、CRP检测能较好地预测急性脑梗死脑心综合征,预测价值较高,临床应密切监测患者的CRP、NT-proBNP水平,以及时、准确地判断患者脑损伤情况,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N-末端脑钠肽前体C-反应蛋白急性脑梗死脑心综合征

    丁苯酞氯化钠联合阿加曲班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王淼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丁苯酞氯化钠联合阿加曲班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治疗的39例患者纳入单一组,采用丁苯酞氯化钠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的39例患者纳入联合组,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纤维蛋白原(FIB)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HDS、ADL评分及LP-PLA2、FIB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单一组,ADL评分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D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P-PLA2、FIB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能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有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风险。

    丁苯酞氯化钠阿加曲班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

    谷胱甘肽联合维生素C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对雌孕激素水平的影响

    林春生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联合维生素C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对雌孕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皮肤科收治的8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红蓝数字抽签法分为单一组和双重组,每组40例。单一组给予常规维生素C治疗,双重组在单一组基础上联合谷胱甘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色斑面积、色斑颜色、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双重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单一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双重组色斑面积小于单一组,色斑颜色淡于单一组,DLQI评分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双重组E2水平低于单一组,P水平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单一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谷胱甘肽联合维生素C治疗女性黄褐斑效果显著,能快速促进E2与P水平恢复,有效消减脸部色斑面积和颜色,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酌情借鉴和推广。

    谷胱甘肽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黄褐斑雌激素孕激素

    艾塞那肽联合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胰岛素抵抗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陈悦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艾塞那肽联合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胰岛素抵抗水平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常规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艾塞那肽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胰岛素抵抗水平、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胰岛素(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艾塞那肽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降低其血脂水平及胰岛素抵抗风险,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艾塞那肽胰岛素2型糖尿病炎症因子胰岛素抵抗

    吞咽八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效果分析

    戴训刚李园潘穆之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吞咽八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康复科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后合并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吞咽八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3。7%(P<0。05)。两组治疗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吞咽八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的吞咽困难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吞咽八针康复训练脑卒中吞咽困难

    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饶敏超周菲菲李博傅峰...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单一替吉奥胶囊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消化道毒副反应[恶心问卷(NP)评分及恶心、呕吐程度]。结果 联合组治疗客观缓解(OR)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TBIL、ALT、AL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躯体不适、消化道反应、情绪痛苦评分及恶心、呕吐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但消化道毒副反应较强,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治疗方案。

    替吉奥胶囊奥沙利铂晚期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