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异甘草酸镁对药物性肝炎患者的疗效与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饶建国
    15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药物性肝炎患者采用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过去一段时间在本院获得临床确诊并接受治疗的药物性肝炎患者10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性肝炎病情控制总有效率、在药物治疗前后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药物治疗总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药物性肝炎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为65.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改善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药物所致不良反应者共计3例,较对照组的10例发生明显减少(P<0.05);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药物治疗总时间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性肝炎患者采用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能够大幅度改善血清学指标,在短时间内恢复肝功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用药时间,并提高治疗效果.

    药物性肝炎异甘草酸镁治疗血清学效果

    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刘满华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比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86例确诊为肾结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微通道组与标准组,每组43例.微通道组患者进行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标准组患者进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微通道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标准组患者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通道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标准组患者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具体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结石大小进行选择.

    微通道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肾结石

    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部分减重步行训练与康复治疗临床研究

    支芳吴星星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部分减重步行训练与康复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3月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普通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部分减重步行训练.比较两组脑卒中偏瘫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步行能力FAC评分、平衡功能BBS评分;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生存质量SF-36评分.结果 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步行能力FAC评分、平衡功能BBS评分相近;干预后观察组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步行能力FAC评分、平衡功能BB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生存质量SF-36评分相近;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生存质量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部分减重步行训练与康复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各方面的运动能力,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部分减重步行训练康复治疗临床效果

    循证护理在预防脊柱手术中压疮发生的应用研究

    余琼傅小霞
    16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试分析接受脊柱俯卧位手术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在预防压疮方面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17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脊柱俯卧位手术的18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在双盲法作用下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90例加以循证护理,综合评价对比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中发生严重皮肤损伤患者数量远少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脊柱俯卧位手术患者在临床护理期间加以循证护理,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压疮发生,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还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循证护理压疮预防压疮脊柱手术

    循证护理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彭丽媛
    16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HIE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在所患疾病临床治疗上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家属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结果 ①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的实施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改善生存质量及预后,可作为HIE新生儿治疗的首选护理模式.

    循证护理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生存质量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分析

    花瑞丹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的92例糖尿病患者,通过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优质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6例,采用常规护理服务,优质组为46例,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患者血糖各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统计数据,优质组护理满意度为(97.83%),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78%),同时护理后优质组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改善效果显著,变化要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具有一定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糖尿病优质护理护理满意度血糖

    护理干预模式对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应激反应的相关研究

    钟小娟钟青刘志芳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普外科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36例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选择的护理方式进行分组,选择常规护理的17例为甲组,选择全程护理的19例为乙组,对比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情况.结果 访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等心理应激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前,乙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无显著变化,与访视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甲组患者麻醉前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增加,与访视前和乙组麻醉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乙组患者在血压、心率、促肾上腺激素浓度及血浆皮质醇等生理指标上,均显著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普外科手术患者全程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应激反应,保障患者的健康,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护理干预模式普外科手术治疗应激反应

    心境障碍躁狂发作的护理体会

    吴波
    17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护理体会予以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患者34例,全部患者都实施护理干预,并对护理前后根据SCL-90量表对患者的生活功能与社会功能予以评定.结果 护理前后抑郁、精神病、个人整洁以及激惹因子评分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前后总消极、社会兴趣、迟缓、总积极、社会能力因子与总评分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使其不良情绪明显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

    心境障碍躁狂护理方法生活功能社会功能

    分析日间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探究及管理对策

    曾勇
    174-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日间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探究及管理对策.方法 对本院3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所有患者均行日间手术,对所有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资料回顾.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共30例,其中发生护理问题的患者共有20例(66.67%),未进行护理事故的详细记录;在本院记录登记的日常手术违规事件当中,记录存在价值的仅有21.30%,在分析护理人员记录结果时,发现存在漏记、漏报问题的现象,并且图表也有被修改的想象.结论 日间手术室护理仍然有一定的护理风险因素,应给予患者相应的风险护理干预.

    日间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揭昊琦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在胃癌围术期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本院2015年9月~2016年11月接诊胃癌手术患者70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比两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首次住院时间明显较短(P<0.05),住院费用明显较高(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较高(P<0.05);消化道症状、消化道出血、切口感染、肺部并发症、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等总体并发症明显较低(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在胃癌围术期护理中,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胃癌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