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合作精神病患者行MECT治疗麻醉准备的必要性研究

    徐秋
    12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合作精神病患者行MECT治疗麻醉准备的必要性.方法 随机纳入86例不合作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的入院时间在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根据患者行MECT治疗是否做麻醉准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在行MECT治疗麻醉前进行针对性的麻醉准备;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麻醉准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情况;手术过程中使用的麻醉剂量及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行MECT治疗过程中的心率、血压较正常值均有升高,但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行MECT治疗过程中麻醉剂使用量[芬太尼(0.8±0.2)mg、丙泊酚(643.8±22.6)mg]明显少于对照组麻醉剂使用量[芬太尼(1.3±0.4)mg、丙泊酚(754.6±40.3)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时,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18.6%明显低于对照组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3490,P<0.05).结论 对不合作精神病患者行MECT治疗做好麻醉准备,可以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从而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具有可行性和较高的安全性.

    不合作精神病MECT麻醉准备必要性

    胰岛素性神经炎误诊为狼疮活跃1例报道

    钟春梅周玲
    127-128页

    胰岛素性神经炎狼疮性肾炎类固醇性糖尿病

    不典型肺结核与肺癌的影像研究

    陈鸿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典型肺结核与肺癌的影像学诊断中CT能谱成像动脉单期定量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选定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患者56例,按照CT能谱成像动脉单期定量分析检查疾病类型的不同,随机等分为对照组(肺癌)和观察组(不典型肺结核),各28例.临床观察和对比两组动脉期碘、水含量,有效原子序数.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动脉期碘含量、有效原子序数、能谱曲线斜率、能谱曲线下面积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典型肺结核与肺癌的影像学诊断中CT能谱成像动脉单期定量分析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确切,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及其灵敏性和特异性价值,值得临床实践中作为诊断的重要价值参考落实到患者的疾病诊断中,以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

    不典型肺结核肺癌影像学CT能谱成像动脉单期定量分析

    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的可行性分析

    叶晓英
    13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剖宫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足月产妇经阴道试产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130例剖宫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治疗,依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阴道试产组99例,直接剖宫产组31例.比较两组产时的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及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情况.结果 阴道试产组99例,经阴道分娩成功85例,占85.86%,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14例,占14.14%;经阴道分娩产时出血量(240.12±45.36)ml,均少于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产时出血量(512.14±68.21)ml和直接剖宫产产时出血量(502.74±72.57)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产后住院时间(3.0±1.0)d明显少于中转剖宫产产后住院时间(9.0±2.0)d和直接剖宫产产后住院时间(8.0±2.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剖宫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足月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在符合经阴道分娩指征条件下,经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优先选择.

    瘢痕子宫阴道试产可行性

    首发抑郁症患者抗抑郁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

    何海荣杨舟陈招平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首发抑郁症患者在接受抗抑郁治疗前后对机体甲状腺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首发抑郁症患者86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纯舒肝解郁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比较两组患者在抗抑郁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和HAMD评分的改善幅度、首发抑郁症药物抗抑郁治疗效果、抑郁症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抗抑郁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和HAMD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抑郁症药物抗抑郁治疗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69.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出现2例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会出现明显异常,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抗抑郁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在短时间内得以恢复,迅速控制症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且联合应用舒肝解郁胶囊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舒肝解郁胶囊.

    首发抑郁症甲状腺功能抗抑郁治疗效果

    院前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雷丽华冯云华李风英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院前联合应用硫酸镁、硝苯地平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中心从2012年9月~2017年4月期间接收治疗妊娠高血压的45例患者,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0例院前应用硫酸镁治疗,研究组患者25例院前应用硫酸镁+硝苯地平治疗,观察临床结局.结果 经跟踪回访,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4%显著比对照组发生率25%低(P<0.05).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院前早期应用硫酸镁+硝苯地平联合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且并发症低,疗效肯定,对母婴结局改善有较高价值.

    院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硝苯地平硫酸镁

    C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与临床应用效果

    罗书华刘娟刘思思彭吉东...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进行就诊的重症胰腺炎疾病患者60例作为实验对象,60例患者均进行CT与X线片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CT检查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X线片,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CT在重症胰腺炎病症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在临床上有应用意义.

    CT重症胰腺炎诊断价值应用效果

    康妇消炎栓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急性盆腔炎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

    李宜萍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康妇消炎栓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急性盆腔炎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124例急性盆腔炎患者资料予以探究,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单纯行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实验组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比对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IFN-γ、CRP及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实验组降低幅度较之对照组显著更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CD4+(46.30±5.27)等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均显著优于较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概率6.45%较之对照组22.58%显著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盆腔炎患者行康妇消炎栓与阿奇霉素序贯联合治疗可有效减轻其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

    阿奇霉素序贯康妇消炎栓急性盆腔炎炎症反应

    多次献血小板者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观察

    马宏伟欧阳江余航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多次献血小板者的血小板计数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方法 选取时间2015年1月~2015年12月,将符合《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供血者3次献血小板以上的50例作为观察组,以血小板计数≥150×109/L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常规测定两组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监测多次献血小板者与正常者的血小板计数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结果 观察组采血前和采血后1d血小板计数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采血后的血小板计数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次献血小板者短时间内血小板计数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明显,间隔2周以上血小板计数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无影响.

    献血小板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观察

    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疗效分析

    曾娇胡德飞陈东长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4月80例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退热、抗病毒、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比较两组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转归率;退热时间、流涕、咽充血、鼻塞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儿炎性因子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浓度、白介素-6等;干预前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转归率97.50%(39例)高于对照组75.00%(30例)(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流涕、咽充血、鼻塞消失时间(2.23±0.41)d、(2.25±0.37)d、(2.61±1.41)d、(3.35±1.61)d短于对照组(3.33±1.72)d、(3.34±1.53)d、(4.62±2.52)d、(5.32±2.5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炎性因子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浓度、白介素-6(8.02±2.14)×109/L、(1.03±0.42)mg/L、(64.13±12.63)ng/L等优于对照组(14.13±6.43)×109/L、(6.21±0.51)mg/L、(72.82±16.28)ng/L(P<0.05).干预后治疗组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儿用药安全,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 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疗效确切,可加速病程进展,缩短病程,降低炎性水平,提升机体免疫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