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Duckett术式与改良Snodgrass尿道成形术在小儿尿道下裂治疗中的疗效及并发症对比综合分析

    王志勇王伟尧俊波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Duckett术式与改良Snodgrass尿道成形术在小儿尿道下裂治疗中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尿道下裂患儿,将70例患儿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将实施Duckett术式治疗的患儿纳入对照组,将采用改良Snodgrass术治疗的患儿设为观察组.将两组尿道下裂患儿的手术成功率、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尿道下裂患儿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出血量、尿道狭窄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优(P<0.05);两组之间对比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以及尿瘘、阴茎扭转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uckett术式、改良Snodgrass术两种尿道成形术应用在小儿尿道下裂治疗中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改良Snodgrass术的手术相关指标更优,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儿的尿道板发育情况、阴茎下弯情况等合理选择术式.

    小儿尿道下裂Duckett术式改良Snodgrass术尿道成形术并发症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效果观察

    王和平周优树张林贵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2017年11月为研究时段,选取58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作为研究样本,以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联合组(n=29)和单一组(n=29),单一组予以阿糖腺苷治疗,联合组予以热毒宁注射液+阿糖腺苷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退热时间以及疱疹消失时间均快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远高于单一组为75.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热毒宁注射液阿糖腺苷小儿疱疹性口腔炎

    肝脏恶性肿瘤介入前后肝储备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

    王加寿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肝脏恶性肿瘤介入前后肝储备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介入肝动脉化疗栓塞前测定吲哚氰绿(15 min)潴留率即ICGR15.对比3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损伤情况及Child-Pugh评分及术前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的ICGR15水平.结果 ICGR15>30%组患者肝功能损伤情况明显高于ICGR15<10%组和ICGR15介于10%~30%组,且Child-Pugh评估B级患者的ICGR15水平明显高于Child-Pugh评估A级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脏恶性肿瘤介入前后肝储备功能评价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深入推广.

    肝脏恶性肿瘤肝储备功能临床价值

    心理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死亡后产妇心理影响分析

    熊雪莲杨笑李清华
    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新生儿死亡后产妇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9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死亡产妇选为研究对象,遵照1:1的比例分为两组,即常规组(n=30)、干预组(n=30).常规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与常规组产妇相比,干预组产妇护理后抑郁、焦虑评分更低,数据分别为[(52.6±6.4)分vs(43.7±6.2)]分、[(51.1±5.2)分vs(40.2±5.9)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常规组产妇,干预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更高,数据分别为80.0%、9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死亡后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时,不仅可以减轻产妇抑郁、焦虑程度,还可以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新生儿死亡产妇心理状态心理护理干预

    胎儿心律失常的产前超声诊断及妊娠结局临床分析研究

    丁小军黄志平刘敏郭朝清...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胎儿心律失常的产前超声诊断及妊娠结局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间实施产前检查的260例孕妇实施观察,对所有孕妇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分析总结孕妇实施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孕妇妊娠结局状况.结果 260例孕妇实施产前超声诊断检出胎儿心律失常36例,包括心动过速10例,心动过缓16例,室性期前收缩4例,房性期前收缩6例,胎儿心律失常总检出率为13.8%.心律失常胎儿降主动脉、大脑中动脉PI值较健康胎儿更低,脐动脉PI值较健康胎儿更高(P<0.05).36例胎儿心律失常孕妇中2例孕妇因胎儿心律失常病情严重终止妊娠处理,34例胎儿实施针对性治疗后症状消失,1例仍存在心律失常,1例死亡,总预后良好率为88.9%;预后不佳率为11.1%.结论 胎儿心律失常的产前超声诊断效果显著,可了解胎儿疾病类型及病情,且实施早期针对性治疗胎儿预后良好.

    胎儿心律失常产前超声诊断妊娠结局

    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关系临床研究

    易志强万凤福匡林华段海英...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高同型半胱氨酸(hyperhomcysteinemia,Hcy)血症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的致病相关性.方法 分别对2型糖尿病患者6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78例(冠心病组)和健康者(对照组)进行Hcy含量的检测;对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进行临床服药治疗,并进一步检测其Hcy的含量.结果 糖尿病组和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浆Hcy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冠心病组的血浆中Hcy的含量高于糖尿病患者(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Hcy血浆含量升高,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升高较糖尿病患者更为明显,Hcy为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在治疗后,Hcy含量明显降低,血糖含量降低,冠心病临床症状减轻.

    高同型半胱氨酸糖尿病冠心病治疗效果

    中医正骨结合手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徐德亮余璋董健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传统正骨手法结合手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胫骨远端骨折的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传统正骨手法结合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治疗.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情况和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中医正骨手法和手术相结合,对于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更好,该方法应当推广使用.

    中医传统正骨手法手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氯氮平合并度洛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对照研究

    兰滨李梅花黄少鹏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氯氮平合并度洛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75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8).对照组予以氯氮平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予以度洛西汀治疗.比较PANSS评分、TESS评分、肝肾功能、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2周、4周、8周的PANSS评分、TESS评分比较,观察组较低;与对照组UTP、AIb、AST、ALT指标比较,观察组较低;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氮平合并度洛西汀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与肝肾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值得借鉴.

    氯氮平度洛西汀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脑心通和阿司匹林在气虚血瘀证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研究

    涂秋英杨宇龙张艳慧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心通和阿司匹林在气虚血瘀证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心内科2015年9月~2017年1月收治36例气虚血瘀证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B、C组,分别实施阿司匹林、脑心通以及脑心通+阿司匹林治疗,比较3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有效率为66.7%,中医证候疗效为66.7%,复发率为16.7%,并发症发生率为16.7%,B组有效率为66.7%,中医证候疗效为58.3%,复发率为16.7%,并发症发生率为50.0%,C组有效率为91.7%,中医证候疗效为83.3%,复发率为0.0%,并发症发生率为41.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气虚血瘀证冠心病二级预防中应用脑心通和阿司匹林,有助于患者症状改善,且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脑心通阿司匹林气虚血瘀证冠心病二级预防

    静脉溶栓(TT)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治疗与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观察

    姚迅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静脉溶栓(TT)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治疗与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直接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采用静脉溶栓(TT)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LVEDD、LVESD及LVEF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LVEDD及LVESD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LVEF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97.06%vs 70.59%),且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94%vs 3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溶栓(TT)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更高,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