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参芎葡萄糖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吕斌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给予参芎葡萄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为参照组、实验组,每组4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并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和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实验组在参照组用药方案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脂代谢指标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等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hs-CRP均低于参照组且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参芎葡萄糖应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后,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并明显降低脂代谢指标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值得推广.

    不稳定性心绞痛参芎葡萄糖心功能脂代谢超敏C反应蛋白

    B超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及其系统评估

    姚毕唐会华钟爱彬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B超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下肢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30例.对照组给予喉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B超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时(T2)、置入喉罩或气管时(T3)、拔出喉罩或气管前后(T4、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麻醉药物用量、术后拔管时间、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苏醒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M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同时间点HR、MA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阿曲库铵、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对下肢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整痛效果好,减少了麻醉药物使用量,术后苏醒快,缩短了患者拔管时间,麻醉效果安全可靠.

    麻醉效果B超股神经阻滞VAS评分

    苦参凝胶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并发hr-HPV感染患者的临床研究

    周艳英邵军晖宗渝敏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苦参凝胶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CIN)并发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本院CIN并发hr-HPV感染患者11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9)与对照组(n=59).对照组采用LEEP刀治疗,观察组采用苦参凝胶+LEEP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hr-HPV转阴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及治疗前后hr-HPV病毒载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61%高于对照组84.75%(P<0.05);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hr-HPV病毒载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年hr-HP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且术后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苦参凝胶联合LEEP刀治疗CIN并发hr-HPV感染,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hr-HPV病毒载量,提高hr-HPV转阴率,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苦参凝胶CINhr-HPV感染hr-HPV转阴率LEEP刀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对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和心肌标志物的影响分析

    陶东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心律失常患者选择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心肌标志物与心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62例心律失常患者,参考数字奇偶法实施分组,每组31例.对照组选择胺碘酮单独治疗,观察组选择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律失常患者SV、EF、CO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3.54%)高于对照组(7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患者NT-pro BNP、CK、CK-MB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接受治疗心律失常患者中使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获得显著作用,可改善心肌标志物与心功能,为以后治疗奠定基础.

    胺碘酮美托洛尔心律失常心功能心肌标志物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联用奥扎格雷钠与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观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评价

    陈志萍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奥扎格雷钠和阿司匹林配合治疗方案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和对其不良反应的影响作用.方法 依据随机双盲法将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治疗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观察组(n=60,采用奥扎格雷钠和阿司匹林配合治疗方案)、对照组(n=60,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值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奥扎格雷钠和阿司匹林配合治疗的效果较优,且不良反应少,存在治疗安全性.

    急性脑梗死奥扎格雷钠阿司匹林不良反应

    贝前列素钠联合缬沙坦治疗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贺薇温滨红杨硕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贝前列素钠(beraprost sodium)联合缬沙坦(valsartan)治疗伴有轻中度高血压的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明确诊断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且伴有轻中度高血压的男性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心理疏导、降糖、缬沙坦80~160 mg,每天1次,口服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贝前列素钠片40μg,每天3次,口服;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压及IIEF-5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2.5%,高于对照组的37.5%(P<0.05);对照组及治疗组IIEF-5评分的5项内容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持久度、满意度及IIEF-5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贝前列素钠联合缬沙坦治疗伴有轻中度高血压的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效果确切.

    缬沙坦贝前列素钠勃起功能障碍糖尿病高血压

    120例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分析

    孙灵包国霞董卫芹田丽金...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120例高血压患者24 h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分析.方法 本研究观察对象选自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国际随机字母表法将120例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偶测血压,观察组给予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两组患者的监测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偶测血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呈现出舒张压、收缩压昼高夜低及两峰一谷的规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显著,相比较偶测血压准确度更高,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高血压24h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分析

    探讨MRI检查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及半月板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李延皎李超张竞睿卢杉...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RI检查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及半月板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膝关节损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膝关节MRI以及关节镜检查,关节镜检查明确前交叉韧带损伤,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通过与MRI检查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其在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MRI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的敏感度为90.5%,特异度为96.0%,准确度为94.8%,明确半月板损伤的敏感度为84.6%,特异度为98.6%,准确度为94.8%,一致性Kappa检验结果显示MRI诊断结果与关节镜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及半月板损伤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 MRI检查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及半月板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能够实现快速、无创、准确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与预后评估提供客观证据.

    MRI检查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临床诊断敏感度应用价值

    不同幽门螺杆菌感染分型的胃息肉患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水平的变化

    张秀莲黄玉莲陈飞旭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幽门螺杆菌(Hp)感染分型的胃息肉患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和胃泌素17水平差异.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胃息肉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Hp抗体定性检测结果分为Hp阳性组(n=50)、Hp阴性组(n=50),其中Hp阳性组可分为Ⅰ型组(n=25)、Ⅱ型组(n=25),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人10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PGI、PGII、G17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GI(157.71±40.32)μg/L、PGII(13.59±4.24)μg/L、G17(18.92±2.99)pmol/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患者的PGI(238.53±46.42)μg/L、PGII(14.98±4.48)μg/L水平显著高于Hp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组患者的PGI(169.55±27.94)μg/L、PGII(15.96±1.43)μg/L水平显著高于Ⅱ型组,G17(18.60±1.22)pmol/L水平显著低于Ⅱ型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Hp感染类型的胃息肉患者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和胃泌素17水平均呈现升高趋势,可将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和胃泌素17水平作为胃息肉患者Hp感染分型的鉴别依据.

    胃息肉幽门螺杆菌不同分型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泌素17

    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ICU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李云党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ICU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ICU接受救治的92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参照组(n=46)采用常规救治方案,实验组(n=46)在常规救治方案基础上予以无创呼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气分析指标以及心衰标志物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2.61%;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SaO2)的改善效果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心衰标志物(NT-proBNP、CTnI)水平均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ICU救治中,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有助于患者的呼吸功能及心功能恢复,可获得理想的救治效果.

    无创呼吸机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心衰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