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6例颅后窝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的效果观察

    吾太华李正阳左德献马赞...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颅后窝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颅后窝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脑膜瘤完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5例.全部患者经门诊随访8~60个月,平均门诊随访(28±0.5)个月.复查MRI显示21例脑膜瘤完全切除病例均无肿瘤复发,5例脑膜瘤次全切除病例有2例肿瘤增大,3例无变化.16例恢复工作,5例可做轻工作,4例生活自理,1例需要人照顾.结论 颅后窝解剖结构复杂,颅后窝脑膜瘤手术难度大,熟悉颅后窝解剖,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提高颅后窝脑膜瘤手术效果的关键.

    颅后窝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

    美沙拉嗪与益生菌联合治疗IBD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陈春晓曾长镜邓冬梅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实施美沙拉嗪与益生菌联合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随机将2015年8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IBD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应用美沙拉嗪与益生菌联合治疗)和对照组(51例,应用美沙拉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8.04%)相比对照组(82.35%)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7.68±1.23)mg/L、IL-10(22.87±5.42)pg/ml相比对照组(9.89±1.65)mg/L、(32.15±8.23)pg/ml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和对照组(13.7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实施美沙拉嗪与益生菌联合治疗的效果更佳,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促进病情好转.

    炎症性肠病美沙拉嗪益生菌效果

    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项阳卜秀梅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收集本院2015年9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2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神经、认知、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8周临床护理后,两组CNS、MMES、FMA、BMI评分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组间展开比较,实验组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显著改善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和认知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值得临床借鉴和采纳.

    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康复护理干预

    齐拉西酮和氯氮平分别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研究

    常淑珍黎永红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齐拉西酮和氯氮平分别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5年4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氮平联合碳酸锂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BRMS评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BRMS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氯氮平联合碳酸锂或者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的方式均具有改善患者症状的作用,但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氯氮平联合碳酸锂,值得推广.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齐拉西酮氯氮平碳酸锂

    肝脏增强CT与肝脏增强MRI在诊断肝癌准确率方面的比较分析

    张鹏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肝癌患者分别施以肝脏增强CT检查以及肝脏增强MRI检查后获得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10例肝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针对所有患者于临床分别施以肝脏增强CT扫描以及肝脏增强MRI检查,最终就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加以对比.结果 对于本次研究收治的210例肝癌患者,临床完成肝脏增强CT扫描后,160例患者病灶同邻近正常组织加以对比,呈现出显著病灶密度.对患者施以肝脏增强MRI扫描发现,表现出富血供肿瘤的患者173例,动脉期呈现出显著增强.同CT诊断准确率(86.19%)比较,MRI诊断准确率(97.14%)获得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肝癌患者于临床施以肝脏增强CT诊断以及肝脏增强MRI诊断,均可以获得一定效果,但是在最终获得诊断准确率方面,肝脏增强MRI检查表现出明显优势,从而对于肝癌疾病早期确诊的实现奠定基础,促进肝癌患者的病情恢复.

    肝脏增强CT肝脏增强MRI肝癌准确率临床效果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合并脑积水的术后恢复率和神经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

    熊国平周于凡程志刚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合并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外伤合并脑积水患者7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实施对比研究,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联合延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联合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结果 不同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GCS评分均显著提高,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评分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预后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29%vs 6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vs 3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残疾率、重度残疾率、植物生存率、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1.43%vs 34.29%、8.57%vs 17.14%、2.86%vs 14.29%、0 vs 8.5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4.29%vs 3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外伤合并脑积水患者早期颅骨修补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术后恢复率.

    脑外伤脑积水早期颅骨修补术后恢复神经功能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胶囊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张文丽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胶囊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参与本次实验,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胶囊方案治疗,对照组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0.0%)较对照组患者(43.3%)更高,神经毒性、粒细胞减少、手足综合征、脱发、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腹泻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晚期胃癌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胶囊方案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有保障,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晚期胃癌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胶囊

    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对比分析

    吴慧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消化道疾病诊治中,应用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的临床详情,总结经验.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80例消化道疾病拟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胃肠镜)和观察组(无痛胃肠镜);对两组检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咽喉反射发生率、操作满意率等情况实施观察,并作出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咽喉反射发生率2.5%、不良反应发生率10.0%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操作的满意率95.0%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浮动较小,即对患者的影响更小,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道疾病诊治中,应用无痛胃肠镜获得的满意率较高,同时对患者造成的影响较小.

    消化道疾病常规胃肠镜无痛胃肠镜诊治效果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袁丽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按照对产后出血止血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直肠给予卡前列甲酯栓止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肌注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时、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以及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产时,两组产妇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2h以及产后24 h,观察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明确,且用药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产后出血宫缩乏力卡前列甲酯栓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不良反应

    腹腔镜下修补术对胃溃疡穿孔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卢桂江单美丽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腹腔镜下修补术与开腹手术对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64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展开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实行腹腔镜下修补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探究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拔管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PT、APTT上比对照组有所增高,在PLT上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凝血指标(TT、FIB)和血小板参数(MPV、PDW)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相比开腹手术,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对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小,能促进患者康复时间.

    腹腔镜下修补术开腹手术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