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护理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探讨

    黄红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护理实验室是学生学习护理基本技能、培养护士基本素质的场所,在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严格科学的开放式管理,不仅使设备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更能使学生深度、全程参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新的医疗模式.

    高校护理实验室开放式管理医疗模式

    实施环节管理对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效果探究

    王春红
    12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环节管理对提升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有效性.方法 2016年累计输液5146人次,常规管理.2017年累计输液4755人次,进行环节管理,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控.结果 改进后医务人员的呼吸道感染发生例次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患者不卫生行为出现率、家属不卫生行为发生率低于改进前,改进后医务人员手卫生检验合格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的年龄、病情、输液时间以及患病位置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应用,能够降低临床患者感染的发生几率,降低医疗纠纷发生几率.

    环节管理门诊输液室感染管理有效性分析

    青光眼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崔明霞崔舒红贾站荣张阳...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引起的全身动力学改变,可加重青光眼视神经损伤,为青光眼的治疗和预后提供1个眼部联合全身的治疗,为青光眼治疗开辟一个新的领域.方法 2013年至2016年本院收治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发青光眼患者125例作为研究组,同期146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发青光眼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氧饱和度、视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眼电生理检查的闪光视网膜电图进展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血氧饱和度、眼电生理、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均提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要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血流改变对于青光眼患者眼压及视神经损伤均有明显的影响,在临床中需引起高度重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青光眼视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

    李曰祥许冬梅樊俊臣
    12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与总结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表现以及比较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BPPV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病史问诊与Dix-Hallpike试验和滚转试验(Roll test)的方式进行诊断;给予患者手法复位治疗,部分患者可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在接受手法复位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3%,而复发率则为3.33%.结论 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其病型进行合理诊断,并根据疾病类型,在手法复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西药治疗,能够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降低眩晕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良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临床疗效

    重症乳腺增生行皮下全乳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

    朱黎明高玉宝纪燕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乳腺增生行皮下全乳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6例重症乳腺增生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保守治疗,治疗组实施皮下全乳腺切除术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乳房美容效果进行观察评比.结果 对照组4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乳房美容效果良好率与治疗组予以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保守治疗相比,重症乳腺增生行皮下全乳腺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乳房美容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普及和积极推广.

    皮下全乳腺切除术重症乳腺增生临床疗效

    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慢性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王薇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慢性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腰腿痛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并随机将入选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常规组(30例)采用推拿法干预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常规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灸进行治疗,观察两种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取得临床症状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结果 研究组取得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取得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慢性腰腿痛患者针灸结合推拿手法干预治疗,具有更加理想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是临床干预治疗慢性腰腿痛的理想方法,临床推广价值高.

    针灸推拿手法慢性腰腿痛临床疗效

    大肠癌术后的监测策略

    罗来斌王克强江爱俊车河龙...
    13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大肠癌术后监测的策略.方法 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43例大肠癌患者的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其进行Dukes分期,A期的有7例,B期的有16例,C期的有20例,均根据其术后情况对其进行病史和体检、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等监测手段,观察其术后1年和3年后的情况及生存率.结果 1年后,通过监测发现,有18例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其中10例为C期患者,7例为B期,1例为A期;经过治疗后,A期生存率为100.00%,B期生存率为93.75%,C期生存率为85.00%.3年后,通过监测发现,有35例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其中19例为C期患者,11例为B期,5例为A期;经过治疗后,A期生存率为85.71%,B期生存率为81.25%,C期生存率为75.00%.结论 通过对大肠癌患者术后进行监测发现,Dukes分期与其复发率密切相关,分期越晚,则术后复发率越高,术后生存率越低.

    大肠癌术后监测策略

    经鼻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加吸痰术抢救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彭光善游靖岚
    13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经鼻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加吸痰术在抢救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随机抽选本院接收的8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对这8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经鼻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加吸痰术抢救,总结应用效果.结果 经鼻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时间短,本研究中仅需3~6 min,过程中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未见明显损伤及出血.应用经鼻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加吸痰术抢救后,患者血氧饱和度高于抢救前且气道压力低于抢救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前后患者心率变化不明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抢救时,应用经鼻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加吸痰术的安全性高,损伤小,并能有效降低气道压力,达到改善痰液引流、肺部通气功能的目的.

    经鼻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吸痰术重症呼吸衰竭

    联合检测血清总IgE免疫功能应用于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价值

    马德佳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总IgE、免疫功能在小儿肺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52例肺炎患儿和15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分别设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总IgE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再根据是否为重症肺炎将试验组患儿分为重症组和非重症组,比较两个亚组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儿血清总IgE水平为(18.12±3.55)IU/ml,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的(9.03±2.47)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为(27.10±5.93)%,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儿童的(36.98±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为(30.19±4.88)%,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的(25.04±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为(0.98±0.26)%,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儿童的(1.75±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重症组患儿的血清总IgE水平高于非重症组患儿(P<0.05),CD4+低于非重症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与非重症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CD8+低于非重症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总IgE、免疫功能能够为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多客观参考依据.

    小儿肺炎血清总IgE免疫功能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梁堂钰曾慧红江文良赖文娟...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52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应用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对照组(26例,应用激光治疗).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e macular thickness,CM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77.5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半年视力(0.65±0.15)较对照组(0.45±0.10)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MT(259.30±56.26)μm较对照组(365.49±48.98)明显更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半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41.39±30.26)pg/ml较对照组(157.12±32.6)pg/ml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效果更佳,更有助于改善视力.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康柏西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