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早期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张璐吴金兰庹露妮丰小英...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早期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87例心肌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检查的87名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检查,分别采集两组LVEF、E/A、LAVS、LAVD、LAVP、LAAEF及LAPEF数值。测量心率、LVEDD、LVEDV、LVESV、LVEF及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采集3个心动周期的图像资料和心尖部6节段(SL6A)、中间部6节段(SL6M)、基底部6节段(SL6S)、基底部+中间部+心尖部节段(SL17)、左室整体18节段(SL18)应变均值。分析SL18和SL17的纵向应变值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LVEDD、LVEDV、LVESV、L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E/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L6A、SL6M、SL6S、SL17及SL1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L18和SL17诊断心肌缺血的截断值分别为-19。85%、-18。73,灵敏度为分别为85。63%、84。61%,特异性分别为75。23%和85。72%。,SL17与SL18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17特异性高于SL18,SL18综合价值高于SL17。结论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通过测量左心室纵向应变,能在早期敏感而准确的发现心肌缺血,客观反映心肌缺血时心肌整体及局部功能变化。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AFI心肌缺血

    胸腺法新对不同型别COVID-19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邢燕魏徵霄王冬梅李青峰...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腺法新对不同型别COVID-19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3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确诊的6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观察组),其中将采用胸腺法新治疗的31例患者作为胸腺法新组,未使用胸腺法新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非胸腺法新治疗组,另选取30名本院职工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观察组和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和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分析胸腺法新对COVID-19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显著下降,CD3+、CD3+CD4+、CD3+CD8+的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幅度与COVID-19分型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组间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胸腺法新治疗组比较,胸腺法新治疗组在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中淋巴细胞绝对计数、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型患者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VID-19的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明显减少,联合胸腺法新调节治疗对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上升有一定作用,且普通型和重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最理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T淋巴细胞亚群胸腺法新

    停吸后不同氧流量对呼出气七氟醚浓度下降速度的影响及封顶效应的临床探讨

    熊祥生毛晶晶程媛媛王亚祥...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氧流量对呼出七氟醚浓度下降速度的影响及封顶效应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全麻患者100例,均行七氟烷麻醉,手术结束时停吸七氟醚,呼吸机参数不变,并静脉缓慢注射丙泊酚0。5~1。0 mg/kg。按照停止吸入七氟醚后,供气氧流量的不同,随机分为2L组、3L组、4L组、5L组、6L组,每组20例;其中2L组作为对照组,检测停吸时即刻至20min,每分钟呼出七氟醚浓度。结果 5 L组与6 L组各时点一般资料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0例患者的呼气末七氟醚浓度下降趋势随着时间变化显著(P<0。001),呼气末浓度随着时间变化下降具有显著性;不同氧流量的呼气末浓度下降趋势显著(P<0。001)。结论 吸入七氟醚后,供气的氧流量越大,呼气中七氟醚浓度下降也越快,达5 L/min下降效果最为明显,但可能存在封顶现象,超过5 L/min呼出气的七氟醚浓度下降未加快。

    七氟醚麻醉不同氧流量

    血常规检查在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意义

    李南南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查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2例贫血患者作为贫血组,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72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平均体积;比较不同类型贫血患者血常规检测指标;比较单一血常规指标检测和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贫血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平均体积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地中海贫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平均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平均体积联合检测对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检出率均高于单项指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常规检验方便快捷,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血常规检查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诊断价值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高静华宋晶薛桂阳刘明开...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ICU病房院内感染的56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结果 通过细菌培养,共分离出977株病原菌。检出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其中耐碳青酶烯的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比84。9%和37。6%,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MRSA)占比71。7%。结论 ICU耐药形势比较严峻,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菌群,降低患者死亡率。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耐药性

    艾司氯胺酮对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杨鸣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对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需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艾司氯胺酮进行辅助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手术期间应激反应情况。结果 手术30 min、术后12 h,观察组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30 min和术后12 h,观察组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各阶段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需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合理运用艾司氯胺酮进行麻醉,能有效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所产生的应激反应,对于保证手术的成功及帮助患者术后恢复等均有重要意义。

    艾司氯胺酮开胸手术应激反应

    揿针对脑瘫伴睡眠障碍患儿的炎性细胞因子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

    张泽王春南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揿针对脑瘫伴睡眠障碍患儿的炎性细胞因子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揿针治疗脑瘫伴睡眠障碍的治疗机制。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在沈阳市儿童医院就诊的240例脑瘫伴睡眠障碍患儿,按照治疗方案分为揿针组(n=60,揿针治疗)、中药组(n=60,地牡宁神口服液治疗)、毫针组(n=60,毫针治疗)、中药+揿针组(n=60,揿针联合地牡宁神口服液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T细胞亚群、血清免疫指标[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揿针组、毫针组、中药+揿针组TNF-α、IL-6显著降低,IL-10、CD3+、CD4+、CD4+/CD8+、IgG、IgA显著升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揿针组TNF-α、IL-6均显著低于中药组、揿针组、毫针组,IL-10、CD3+、CD4+、CD4+/CD8+、IgG、IgA均显著高于中药组、揿针组、毫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揿针组、毫针组TNF-α、IL-6、IL-10、CD3+、CD4+、CD4+/CD8+、IgG、I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组IgM未见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揿针联合中药能明显改善脑瘫伴睡眠障碍预后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揿针联合中药能调节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影响T细胞亚群比例、改善功能等有关。

    揿针脑性瘫痪炎性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补体3补体4

    衡阳农村地区≥40岁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邓程远王甜甜刘静周桂娟...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衡阳农村地区常住人口为研究样本通过使用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导致代谢综合征患病的相关性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衡阳农村地区某社区≥40岁的450名村民进行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及生化指标检测,并统计患病率,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总样本(≥40岁,当地居民)为266例,其中患病人数为46例,总患病率为17。29%。其中男23例,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4。21%;女23例,患病率为13。45%。单因素分析提示,性别、年龄、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饮酒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48;95%CI:1。007~1。091)、糖化血红蛋白(OR:1。545;95%CI:1。215~1。964)是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女性(OR:0。481;95%CI:0。241~0。963)是代谢综合综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农村地区≥40岁患有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其危险因素的筛查及干预,降低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其带来的心血管损害。

    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危险因素

    甲状腺癌术后咽喉部干痛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

    边刚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术后咽喉部干痛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咽喉部干痛,分为发生组(n=25)与未发生组(n=75)。统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发生咽喉部干痛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患者中,有25例发生咽喉部干痛,占25。00%;75例未发生咽喉部干痛,占75。00%;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手术套囊压力>30 mmHg、术中普通喉镜插管、甲状腺腺体切除量>1/2均为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发生咽喉部干痛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咽喉部干痛的发生率较高,其中手术套囊压力>30 mmHg、术中普通喉镜插管、甲状腺腺体切除量>1/2均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临床需重视,可根据此结果及时拟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以降低甲状腺癌术后咽喉部干痛的发生率。

    甲状腺癌咽喉部干痛手术套囊压力普通喉镜插管量甲状腺腺体切除量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

    黎灵锋刘桂荣曾雪花胡世杰...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73例(T2DM组)、T2DM合并轻度心功能不全(NYHA分级Ⅰ~Ⅱ级)81例(T2DM轻度组)及T2DM合并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NYHA分级Ⅲ~Ⅳ级)76例(T2DM重度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对照者76名(对照组)。比较4组血清SOD、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脑钠肽(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糖尿病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结果 T2DM组血清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2DM组SOD水平高于T2DM轻度组、T2DM重度组,T2DM轻度组SOD水平高于T2DM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T2DM组BNP低于T2DM轻度组、T2DM重度组,T2DM轻度组低于T2DM重度组(P<0。05);T2DM组LVEF水平高于T2DM轻度组、T2DM重度组,T2DM轻度组高于T2DM重度组(P<0。05);血清SOD水平与T2DM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呈负相关(P<0。05)。结论 T2DM患者的血清SOD水平低于正常人,且SOD水平越低,老年T2DM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可能性越大,严重程度可能越高。

    2型糖尿病超氧化物歧化酶心功能不全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