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胃肠手术全麻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邓蓉蓉隋金玲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在腹腔镜胃肠手术全麻老年患者中应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腹腔镜胃肠手术全麻老年患者165例,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3组,每组55例.A组采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2μg/kg,给药15 min,之后以0.2μg/(kg?h)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40 min,B组采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给药15 min,之后以0.5μg/(kg?h)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40 min,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对3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MAP、HR方面:3组T1时刻无明显差异,B组T2、T3、T4、T5、T6时点优于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3、T4、T5、T6时点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方面:术前1天3组无明显差异,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与C组相比,A组和B组的分值均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OCD发生率方面:与C组相比,A组和B组均有所下降,但A组无统计学意义,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胃肠手术全麻老年患者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以促进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恢复,且剂量为负荷剂量0.5μg/kg静脉输注后以0.5μg/(kg?h)持续泵注的效果更佳.

    右美托咪定腹腔镜胃肠手术全身麻醉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

    数字合成体层成像和X线数字摄影在肺内结节探测中的敏感度比较

    陈浩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数字合成体层成像(DTS)和X线数字摄影(PA)在肺内结节探测中的敏感度.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5例肺内结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确诊,现均予以DTS、PA检查,将行PA检查视为对照组,行DTS检查视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不同位置检出结节个数、检出结节率及不同直径结节检出率.结果 研究组右下、中、上肺野及左下、中、上肺野检出结节个数(16个、21个、23个)、(23个、30个、55个)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肺野结节检出个数均高于右肺野,且以左上肺野结节检出个数最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结节检出率68.57%较对照组24.48%显著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直径>10 mm、5~10 mm、<5 mm的结节检出率(93.93%、70.96%、50.90%)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以直径>10mm的结节检出率最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内结节应用DTS探测可有效提高结节检出率,且对于直径<5 mm的结节检出率显著高于PA检查,具推广及应用价值.

    DTSPA肺内结节敏感度

    左西孟旦辅助治疗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

    付丽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左西孟旦(LS)治疗老年心力衰竭(HF)的疗效及研究LS对HF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老年病科2015年3月~2017年11月治疗的143例老年HF患者分为LS组与参照组;LS组72例,参照组71例,运用常规抗HF药物治疗参照组,治疗LS组时加用LS.结果 LS组有效率为90.28%,参照组为74.65%;参照组TNF-α、IL-8、IL-6、IL-10及LVEDD水平明显高于LS组,LVEF值显著低于LS组.结论 运用LS辅助HF治疗可抑制炎症因子与改善疗效.

    细胞因子心力衰竭左西孟旦

    磁共振检查流程优化前后的效果比较研究

    傅闽兰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磁共振检查流程优化后的效果,评定优化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形式,对本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所采纳的2台磁共振设备进行记录分析(2016年7月),对能够干扰磁共振检查的内外因素予以研究,以此分析从2016年6月以后,流程优化后的结果 以及检查患者的总例数.结果对流程予以优化后,在同一时间内,流程优化前所完成的检查要低于优化后的检查效果.同时设置优化时间为47日,平均检查数量为(56.19±5.98)部位/d;优化前的检查数量为(53.57±6.68)部位/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优化后的平均更换时间优于优化前的平均更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583,P=0.0335).结论 对磁共振检查流程进行优化,制定一系列的科学性、价值性以及可行性的管理对策,以此提升设备检查的优化率,提升临床检查中患者的满意度,节省患者就医时间,临床推广价值存在.

    磁共振检查流程优化价值分析

    介入治疗妇科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优质护理

    张文婷王晶李娜杨丽...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治疗中优质护理的操作方法 ,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实施介入治疗的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共74例,分为优质组与参考组,每组37例.在围术期优质组与参考组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对比治疗后2h、4h、8h、12h的疼痛程度,术后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出院时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疼痛程度评分时间、组间、交互作用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程度评分均随着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P<0.05),且优质组评分均远低于参考组(P<0.05);优质组术后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参考组(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优质组对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分级与参考组对比可见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总满意率远高于后者(P<0.05).结论 对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显著减轻疼痛程度,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提升护理满意度.

    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优质护理并发症满意度

    家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防护对策分析

    于玮玮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家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防护对策.方法 在2017年2月~2017年6月之间,选择本省的15家家具制造企业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制造企业各个生产车间进行采样检测,主要检测内容包括生产制造环境中有毒物质、空气粉尘、噪声,所有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分析职业病危害的防护对策.结果家具制造业主要有粉尘、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丁酯、乙胺、乙酸乙烯酯、正己烷、丁酮、粉尘、噪声等危害因素;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噪声采样75个,合格点数22个,合格率仅为29.33%;粉尘采样164个,合格点数112,合格率为68.29%;甲醛采样63个,合格48个,合格率为75.00%;可见噪声、粉尘、甲醛是家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的主要因素,其次为甲苯、二甲苯、笨,此次研究检测,其它采样检测均为100.00%的合格率.结论 家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粉尘、噪声、甲醛、笨、甲苯、二甲苯,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应用全面的防护对策,确保员工的健康.

    家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策

    观察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的临床疗效

    林慧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乳腺外科收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进行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对照组进行不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接受30~36个月的随访,随访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无胸肌萎缩症状出现,腋窝疼痛者2例,上臂麻木感者2例,2个月内均恢复正常.术后出现局部复发1例,腋窝转移1例,骨转移1例,肺转移1例.对照组患者胸肌萎缩症状者9例,腋窝疼痛者6例,上臂麻木感症状者14例,术后出现局部复发1例,腋窝转移1例,骨转移2例,肺转移1例,两组术后复发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可显著降低胸肌萎缩及患侧上臂及腋部感觉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效控制肿瘤复发率以及转移率.

    保留胸前神经肋间臂神经乳腺癌手术临床疗效

    降钙素原在开放性骨折术后合并骨髓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毕晓洁张甜甜王勤申月恒...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开放性骨折术后合并骨髓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为其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入院并经手术治疗的开放性骨折患者129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骨髓炎,将患者分为骨髓炎组(60例)和非骨髓炎组(69例),比较两组受试者各实验室指标,分析其对开放性骨折术后合并骨髓炎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非骨髓炎组相比,骨髓炎组患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降钙素原曲线下面积为0.917,高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C反应蛋白;在对骨髓炎组患者预后观察中,与非慢性骨髓炎组相比,慢性骨髓炎组患者降钙素原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对开放性骨折术后合并骨髓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开放性骨折骨髓炎降钙素原诊断价值

    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实施程序化护理配合的研究

    孙乐梅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程序化护理在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 抽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所收治的行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成程序组与常规组,每组48例.程序组患者采取程序化护理措施,而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 程序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程序组(6.3%)显著低于常规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程序组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分等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实施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患者予以程序化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程序化护理常规护理

    桑白皮汤加减治疗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

    张宝凤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于本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患儿运用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连续治疗2周,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运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结合患儿年龄取用药量.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疗效.结果 通过治疗,两组患儿的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3.3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桑白皮汤加减治疗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促使患儿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桑白皮汤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