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替吉奥节拍化疗治疗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

    刘芳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替吉奥节拍化疗治疗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常规化疗组(n=50)和节拍化疗组(n=58)。常规化疗组给予替吉奥60 mg治疗,每天2次,连续服用14 d,停药7 d,21 d为1个周期;节拍化疗组给予替吉奥20 mg治疗,每天2次,持续口服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生命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临床控制率、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节拍化疗组骨髓移植、消化道反应和手足综合征Ⅱ级、Ⅲ级占比均低于常规化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VEGF、MM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VEGF、MM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节拍化疗组生铭质量评分高于常规化疗组(P<0。05)。结论 替吉奥节拍化疗治疗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与常规化疗无明显差异,治疗效果均显著,安全性高,能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替吉奥节拍化疗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生命质量不良反应

    利伐沙班与达比加群酯在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长期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梅圆圆梁羡方梁健平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利伐沙班与达比加群酯在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NVAF)患者长期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高龄NVA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A组与治疗B组,每组50例。治疗A组采用利伐沙班治疗,治疗B组采用达比加群酯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治疗期间有效性终点与安全性终点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肌酐、尿素氮、转氨酶、三酰甘油、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A组发生栓塞事件1例(2。00%),治疗B组发生栓塞事件2例(4。00%),两组有效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A组发生出血事件7例(14。00%),治疗B组发生出血事件6例(12。00%),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伐沙班与达比加群酯在高龄NVAF长期抗凝治疗中有效性与安全性相当,对肝肾功能影响无明显差异,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用药。

    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抗凝治疗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在布鲁菌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对比

    孔嘉名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在布鲁菌病(布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本中心366例待检的疑似布病阳性标本,全部标本均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检测,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检测结果,评价两种试验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布病抗体的阳性率(6。01%)与试管凝集试验(4。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培养结果显示:366例疑似布病感染者中布病抗体检测阳性患者15例,阳性率为4。10%;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布病抗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为93。33%、97。72%、97。54%、6。67%、2。28%,试管凝集试验分别为86。67%、98。86%、98。36%、13。33%、1。14%,其中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布病抗体的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在布病抗体检测中的准确度均较高,均可有效筛查布病患者,其中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敏感度较高,试管凝集试验的特异性较高,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布鲁菌病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陈旭王鹏余斌龚绍慧...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高血压性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手术并发症

    血清降钙素原、D-二聚体及脑钠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心功能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陈勇王春光蓝天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及脑钠肽(BN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功能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n=36)和非MACE组(n=54)。比较两组血液指标、超声检查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 MACE组PCT、DD及BN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MACE组(P<0。05)。MACE组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和左房内径(LAD)值均明显大于非MACE组,左室短轴缩短率(F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均明显低于非M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PCT预测AMI患者MACE发生率的AUC=0。945,DD的预测AUC=0。795,BNP的预测AUC=0。748。非MACE组手术总有效率明显高于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DD及BNP水平可反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状态,为AMI患者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急性心肌梗死PCTD-二聚体BNP心功能预后

    1.8 mm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王浩赵跃萍张亚明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1。8 mm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61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30眼)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n=31,31眼)行1。8 mm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散光情况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1周和治疗1、2、3个月,两组散光情况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及治疗1周、1个月、2个月,两组散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和治疗1、2、3个月,两组视力情况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及治疗1周、1个月、2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行1。8 mm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效果与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1。8 mm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远期疗效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8mm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力散光

    经腹股沟外环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临床疗效

    刘仁富朱旭光黄绍明刘印龙...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经腹股沟外环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交通性鞘膜积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腹股沟外环小切口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腹股沟外环小切口术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患儿的优势显著,可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经腹股沟外环小切口传统鞘状突高位结扎术并发症

    内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对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近远期疗效的影响

    李慧国李涛万祥祥田爱...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内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对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GVB)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南昌市第九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16例EGVB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n=60)与B组(n=56)。A组采用内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进行治疗,B组采用单纯内镜下使用组织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近远期再出血情况,治疗1、3个月及1年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止血成功率、近期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远期再出血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及1年,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使用内镜下组织胶和采用内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治疗EGVB疗效均显著,均具有较高的止血成功率并控制近期再出血率,但采用内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能更有效降低EGVB患者远期再出血率,且并发症较少,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内镜聚桂醇组织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近远期再出血并发症

    二代杂交捕获实验检测高危人乳头瘤病毒DNA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早期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评估

    陈先凤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二代杂交捕获实验检测高危人乳头瘤病毒DNA(HC2-HPV-DNA)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筛查在宫颈癌早期及癌前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65例疑似宫颈癌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采用二代杂交捕获实验检测HC2-HPV-DNA和TCT筛查,并同时进行组织病理活检,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TCT检查阳性27例,占比41。54%(27/65),而病理组织学检查中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鳞状细胞癌阳性共34例,占比52。31%(34/65),TCT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组织学检查为标准,HC2-HPV-DNA检查结果显示阳性率随病变程度增加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2-HPV-DNA对≤ASCUS诊断符合率较低,而对LSIL、HSIL及SCC诊断符合率较高且病变程度越严重其诊断符合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单独TCT与HC2-HPV-DNA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测各项值均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HC2-HPV-DNA和TCT筛查宫颈癌早期及癌前病变相较于单独TCT和HC2-HPV-DNA具有良好的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宫颈癌癌前病变二代捕获杂交法筛查薄层液基细胞学

    来曲唑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患者性激素与糖类抗原125水平的影响

    张歆悦陈晓红韩筱兰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来曲唑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患者性激素与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1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必要的护理和健康指导,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片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来曲唑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CA125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卵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素(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E2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SH、LH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CA125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来曲唑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下调CA125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来曲唑地屈孕酮子宫内膜异位症性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