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白细胞介素-6及血浆内毒素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价值分析

    庄健李文忠潘华王卿...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内毒素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5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分为新生儿败血症组、其他感染性疾病组与非感染性疾病组,每组15例。3组均实施IL-6、血浆内毒素检验,比较3组IL-6、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组内毒素、血乳酸、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IL-6水平均高于其他感染性疾病组和非感染性疾病组,且其他感染性疾病组明显高于非感染性疾病组(P<0。05);治疗后,新生儿败血症组血乳酸、CRP、PCT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结果可靠性最高,且显著高于任一指标的单独检测(P<0。05)。结论 血乳酸、CRP、PCT和IL-6等均为新生儿败血症检查和诊断的可靠指标,但单一指标诊断结果准确性有限,可实施多种指标联合检测,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白细胞介素-6血浆内毒素新生儿败血症血乳酸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王慧毕艺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接收先后奇偶顺序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4例。常规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采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临床疗效、总胆固醇水平、三酰甘油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常规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常规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钙冠心病心绞痛血脂安全性

    宫颈微波联合康妇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研究

    罗琦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采用宫颈微波联合康妇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宫颈微波治疗,观察组采用宫颈微波联合康妇凝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相关恢复指标(阴道排液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术口愈合时间)及治疗前后SF-36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道排液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颈微波治疗基础上采用康妇凝胶配合治疗慢性宫颈炎可有效提高患者疗效,改善患者阴道排液及出血情况,促进其愈合情况的同时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宫颈微波康妇凝胶慢性宫颈炎临床疗效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应用超声联合螺旋CT的评估效果

    李路梅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联合螺旋CT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检查,比较两种方式检测颈动脉分叉病变情况、斑块检出情况及患者颈动脉狭窄发生情况。结果 MSCTA与CDFI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估分别为82。60%、80。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FI单纯低回声软斑检出率为17。40%,钙化检出率为29。34%;MSCTA单纯低回声软斑检出率为14。40%,钙化检出率为38。86%,钙化的区别,MSCTA敏感度为100。00%(108/108),特异度为67。83%(97/143);CDFI、MSCTA在管腔狭窄程度中的评估效果与脑血管造影(D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超声联合螺旋CT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效果显著,且二者一致性高,在临床中可首先选择CDFI进行检测,经CDFI检查存在血管病变风险者再进行MSCTA检查,以确定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稳定性。

    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超声螺旋CT评估效果

    细胞块切片和常规细胞涂片免疫组化染色对胸腔积液的诊断研究

    高艳华陈凤董云虹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细胞块切片、常规细胞涂片免疫组化染色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胸膜组织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进行细胞块切片和常规细胞涂片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胸膜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00例胸腔积液患者阳性68例,阴性32例;细胞块切片检查结果显示:真阳性65例,假阳性6例,真阴性26例,假阴性3例;常规细胞涂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结果显示:真阳性58例,假阳性12例,真阴性20例,假阴性10例。常规细胞涂片免疫组化染色诊断准确度为78。00%、敏感度为85。29%、特异度为62。50%,细胞块切片分别为91。00%、95。59%、81。25%,两者准确度与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常规细胞涂片免疫组化染色比较,细胞块切片法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更高。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胸腔积液

    经颅直流电刺激应用于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康复的治疗效果

    慕鸿泽关晓婧杜晶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应用于急性脑梗死(ACI)后吞咽障碍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88例ACI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实验组(经颅直流电刺激)与对照组(吞咽障碍康复训练),每组44例。比较两组洼田饮水试验、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MAS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吞咽生存质量问卷(SWAL-QOL)评分、电视荧光透视检查(VFSS)及渗透-误吸指数(PAS)。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MMASA评分、ADL评分、SWAL-QOL评分、VFSS和PAS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DCS有助于改善ACI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康复治疗吞咽障碍急性脑梗死经颅直流电刺激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郑菲菲罗健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阿奇霉素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50例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甲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乙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甲组的60。00%(P<0。05);乙组啰音、咳嗽、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甲组(P<0。05);治疗后,乙组IgA、IgM、IgG水平均高于甲组,IgE水平低于甲组(P<0。05);治疗后,乙组PCT、CRP水平均低于甲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症水平。

    阿奇霉素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疗效炎症因子免疫功能

    高频震荡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陈清花邹娜曹婷婷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震荡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因呼吸衰竭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24)与对照组(n=22)。对照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研究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血氧饱和度(SaO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A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显著,能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病情转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频震荡通气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呼吸衰竭炎症因子

    锁孔技术在椎管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张金石冯开明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锁孔技术在椎管内肿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椎管内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择期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显微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显微镜下微通道锁孔技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治疗情况、神经脊髓功能、疼痛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椎管内肿瘤显微镜手术中采用微通道锁孔技术,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提升手术疗效,降低围术期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神经脊髓功能与疼痛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椎管内肿瘤显微镜手术锁孔技术脊髓功能手术疗效并发症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疗效分析

    梁含理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68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行次全切除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3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镇痛剂应用量、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87。35±5。26)min、(6。71±1。22)d,均短于对照组的(114。32±8。67)min、(9。38±1。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剂应用量、手术出血量分别为(82。30±4。19)mg、(91。47±5。21)ml,均少于对照组的(148。31±5。46)mg、(127。36±7。8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17。64%(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改善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