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剂量阿司匹林在夫精人工授精中的应用

    帅妹黄云吴润香岳林林...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剂量阿司匹林在夫精人工授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7年12月进行夫精人工授精患者200例,根据患者是否采用阿司匹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IUI周期均未使用阿司匹林,观察组月经干净后服低剂量阿司匹林至IUI手术当日.记录并统计两组HCG注射当天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类型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水平;记录并统计A型内膜占比及临床妊娠率,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型内膜占比、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无使用阿司匹林禁忌证患者,行夫精人工授精时常规添加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可有效提高临床妊娠率.

    阿司匹林夫精人工授精应用效果临床妊娠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邹超宇张颖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中青年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湖北省二甲医院所收治的120例中青年ACI病例并随机分成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采取ACI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增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病例经治疗平均NIHSS测评分值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实验组平均测评分值(4.20±0.70)分低于对照组(4.60±0.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总有效性(93.33%)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入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进行中青年ACI疾病治疗,可促进中青年ACI病患神经功能的正常恢复,其不良反应不明显,又能促进ACI疗效,因此引入应用与临床推广价值.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急性脑梗死中青年患者

    连续性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张艳芳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连续性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1月于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采用连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疾病加重次数与再入院次数更少(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广泛推广.

    连续性护理干预慢性心力衰竭应用效果

    基于公立医院社会责任视角下职工互助保障的实践探索

    高崎甄诚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北京办事处提供的相关数据,更好地说明此互助保障活动的作用,为进一步完善互助保保障活动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 以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为例,对2016~2017年度北京市属20家市属医院出险会员的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理论,对公立医院开展此项特殊活动的作用做了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结果 ①女工特殊疾病投保金额无显著差异,针对重大疾病投保,本院平均投保金额要大于全市平均投保金额,平均差异达到259元;②本院女工平均特殊疾病理赔金额与重大疾病平均理赔金额均显著高于其他北京市属医院的理赔平均值.结论 公立医院开展的互助保障活动很有现实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岗女职工因病致贫的问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值得在公立医院中做深入推广.同时,医院应继续加强对在职职工互助保险活动的宣传工作,加强信息化建设,便于更好的了解与掌握保险运行的状况,进一步做好在职职工的服务.

    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互助保障实践

    三级综合医院非术科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

    唐彩云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某院2014年非术科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为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和效益提供依据.方法 从某院2014年住院病案首页中获取资料,对提取的18549份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和GEE模型对影响平均住院日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非术科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支付方式、住院次数、是否接受手术或手术操作、术前住院天数、院内并发症、31天内再住院、CD型病例及是否死亡.结论 非术科平均住院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

    非术科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

    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肖建华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PFNA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72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对比,给予PFNA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比较两组手术综合指标、治疗优良率及骨折愈合时间,评估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是PFNA治疗法.此方案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骨折的愈合速度,提升治疗优良率.故有进一步推广的意义.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

    46例肛裂患者采用肛裂切除松解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洪宇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肛裂切除松解术对肛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92例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给予观察组肛裂切除松解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4%,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肛裂患者肛裂切除松解术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肛裂肛裂切除括约肌松解

    小儿先天性复杂心脏病术后脓毒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卓丰徐思陈霞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复杂心脏病术后脓毒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江西省儿童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诊治的小儿先天性复杂心脏病术后并发脓毒症者中抽取21例作脓毒症组研究对象,同期选取41例小儿先天性复杂心脏病术后未出现脓毒症者作为非脓毒症组研究对象,对两组患儿术前感染情况、膈肌麻痹、延迟关胸、二次开胸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小儿先天性复杂心脏病术后脓毒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脓毒症组患儿中术前感染者、膈肌麻痹者、延迟关胸者、二次开胸者、有多个有创导管者、长时间体外循环者所占比率均高于非脓毒症组,且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脓毒症组患儿的MDOS受累脏器数量多于非脓毒症组患儿,而ICU入住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长于非脓毒症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非脓毒症组患儿死亡率是4.9%,低于脓毒症组的38.1%(P<0.05).结论 术前感染、二次开胸、延迟关胸、膈肌麻痹等均为小儿先天性复杂心脏病术后脓毒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应注意排除上述危险因素,改善先天性复杂心脏病术患儿的临床转归情况.

    小儿先天性复杂心脏病术脓毒症术前感染延迟关胸危险因素

    自拟消肿汤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评价

    霍岩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接受自拟消肿汤医治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接受医治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80例,根据其住院时间的差异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医治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自拟消肿汤医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医治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其临床医治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接受自拟消肿汤医治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医治总有效率,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临床医治效果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自拟消肿汤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临床效果

    OCTA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临床研究

    任旋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OCTA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1月在本院进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中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治疗前需进行眼压、前置镜眼底检查、裂隙灯、近视测量量表以及OCTA检查等,观察患者治疗前与和治疗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以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矫正视力均较治疗前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患者CM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网直径缩小,密度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应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效果显著,并运用OCTA进行检查,可具有无创以及快速图像扫描等检查优势,可提高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疾病的确切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OCTA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