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析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宋兵高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腹症诊断中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急腹症患者100例,均进行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并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超声检查时间、临床确诊时间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急腹症的超声检查时间长于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临床诊断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急腹症的符合率(94.00%)明显高于选择性超声检查(7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可缩短临床诊断时间,明确急腹症类型,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急腹症全面腹部超声选择性腹部超声应用价值

    腹腔镜术式与开腹术式治疗胃肠穿孔的手术指标与并发症的对比分析

    黄超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对比腹腔镜术式与开腹术式治疗胃肠穿孔的手术指标与并发症.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到本院治疗的118例胃肠穿孔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入院先后的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9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开腹修补手术方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长等情况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腹腔镜治疗胃肠穿孔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是一项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

    腹腔镜开腹手术胃肠穿孔疗效并发症

    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评价

    兰浩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将本院在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每组35例,常规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蛋白尿改善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UACR和MAU指标明显低于常规组各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可有效缓解蛋白尿症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以进行推广.

    前列地尔厄贝沙坦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临床疗效

    微血管减压术与感觉根部分切断术联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光义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实施微血管减压术、感觉根部分切断术展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0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案分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行微血管减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行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30%比对照组81.48%高(P<0.05);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复发率3.70%相较于对照组22.22%较低(P<0.05);观察组术后PSQI评分(5.76±4.12)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感觉根部分切断术联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神经疼痛,降低后期复发率,改善患者睡眠,且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感觉根部分切断术并发症

    老年急性胃出血急诊治疗及临床效果研究

    王文光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胃出血急诊治疗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86例老年急性胃出血患者,计算机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实验组给予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出血控制时间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7.6786,P=0.0060);实验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t=6.3634,P=0.0000);实验组出血控制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24.5802,P=0.0000);实验组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7.4255,P=0.000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6.5408,P=0.0105).结论 对老年急性胃出血患者给予手术治疗便于较短时间缓慢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值得采纳.

    急诊治疗老年急性胃出血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的诊断价值分析

    韩安功
    11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在冠心病患者检验中采取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尿酸水平检验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的3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和同时期的33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参照组,均予以两组受检人员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比两组受检人员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尿酸水平,观察不同Gresini积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下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尿酸等水平.结果 参照组受检人员临床检验的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尿酸等水平对比实验组数据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Gresini积分的增加,冠心病患者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不断降低,尿酸水平不断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尿酸水平检验冠心病患者有利于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进一步改善预后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应用.

    血清胆红素尿酸冠心病检验效果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股骨上段骨折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研究

    周晓松
    11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股骨上段骨折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探究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股骨上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实验组给予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治疗,比较麻醉效果.结果 麻醉后,对照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下降,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麻醉后,对照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3(7.14%)例,实验组并发症发生0例(0.00%),两组经过麻醉后实验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时间长于对照组,运动神经阻滞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股骨上段骨折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股骨上段骨折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

    观察国产狂犬病疫苗的预防接种反应

    王庆刘丽丽杨琳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评价国产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预防接种反应.方法 回顾性统计2016年至2018年因被动物咬伤到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登记患者,从中随机抽样选取了420例患者.结合本组420例在疾病控制中心接种疫苗的实际表现,包括一般资料、接种后反应、不良反应治疗干预措施及效果等,综合统计评估.结果 与其他年龄段相比,21~40岁的中青年男性的接种不良反应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女性相比,男性接种不良反应率显著较高(P<0.05);与10岁以上接种者相比,10岁以下儿童/婴幼儿狂犬病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针次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狂犬病疫苗接种扎针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第2次和第3次.结论 通过科学合理的不良反应预防及疫苗接种规范,再加上接种者本身的身体体征变化,所以不良反应控制效果较好.不仅如此,狂犬病疫苗接种注射越早越好,尤其是从婴幼儿时期,效果最佳,不良反应控制最好.

    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应用胸部CT的诊断价值分析

    熊健罗巧云钟美花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应用胸部CT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1例,收集51例乳腺癌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患者CT扫描图像表现,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计算胸部CT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结果 29例(56.86%)肿块边缘可见毛刺征象,图像Cooper韧带受累者10例(19.60%);多数患者病灶可见细砂粒样钙化;31例(60.78%)乳腺癌患者CT图像表现为类圆形肿块,10例(19.60%)患者病灶呈现不规则形,50例(98.03%)患者CT可见明显强化,其中32例(64.00%)患者动脉期快速增强,实质期持续强化,延迟期缓慢退出;胸部CT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为98.03%(50/51),胸部CT对早期乳腺癌诊断准确率为90.19%(46/51).结论 胸部CT扫描对早期乳腺癌检出及诊断率高,可有效显示乳腺癌图像特征,为临床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

    早期乳腺癌胸部CT诊断价值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医保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聂歆赢张令宇朱亚民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医改关系着国家十几亿人民的健康,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因此面对庞大的患者以及新医改后的支付方式,管理医院医保资金成了当今医院的主要内容.本文在新医改背景下,对医院医保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相应对策,为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医保资金管理提供准确方向.

    新医改医院医保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