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聚木糖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朱佳尔蔡良良严义栋薛丽芳...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聚木糖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 不同分为联合组与单独组,每组50例。联合组采用低聚木糖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单独组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比较两组体征、性激素、代谢指标、肠-脑轴调节介质水平。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体重指数(BMI)、多毛症评分均低于单独组,臀围(HC)、腰围臀围比(WHR)均小于单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性激素睾酮(T)水平及LH/FSH均低于单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 P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均低于单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素、生长激素释放肽、肽YY(PYY)水平均高于单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聚木糖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PCOS效果优于单独生活方式干预,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体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生活方式干预低聚木糖多囊卵巢综合征体征性激素代谢指标肠-脑轴调节介质

    异丙酚联合七氟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转化生长因子-STAT信号通路蛋白的参与机制分析

    张剑锋罗少波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异丙酚联合七氟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STAT信号通路蛋白的参与机制。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七氟醚(对照组,n=80)和异丙酚联合七氟醚(观察组,n=80)麻醉的160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麻醉前后认知功能评分及TGFβ-STAT信号通路、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Aβ蛋白水平。结果 麻醉前,两组记忆能力、注意力及计算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两组记忆能力、注意力及计算能力评分均低于麻醉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TGFβ、STAT2、STAT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两组TGFβ、STAT2、STAT3水平均高于麻醉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hs-CRP、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两组hs-CRP、Hcy水平均高于麻醉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NSE、S100β及A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两组NSE、S100β及Aβ蛋白水平均高于麻醉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联合七氟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有明显影响,且此过程中可能有TGFβ-STAT信号通路蛋白的参与作用。

    异丙酚七氟醚麻醉肺癌认知功能TGFβ-STAT信号通路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

    邓超曾礼汪峰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和病例组,每组30例。病例组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比组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指标、NSE及S-100蛋白水平、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3周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病例组低于对比组[(15。34±3。06)、(8。95±2。12)、(7。41±1。29)分vs。(18。28±3。49)、(16。15±3。60)、(10。58±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比组[(83。31±18。93)min、(22。31±5。99)d vs。(114。32±37。12)min、(33。15±7。42)d],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比组[(7。51±1。56)、(20。35±4。56)ml vs。(10。02±1。98)、(29。13±6。1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比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NSE及S-100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NSE及S-100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病例组低于对比组[(23。34±0。46)、(0。81±0。29)μg/L vs。(26。28±0。79)、(1。12±0。4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比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NSE和S-100蛋白水平,并发症少,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术

    内镜下不同术式治疗老年结肠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黄俊刘清颖李鹰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不同术式治疗老年结肠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于本院确诊的85例老年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2)。对照组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观察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8。1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理功能、精神状态和社会活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生理功能、精神状态和社会活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低于对照组的1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老年结肠息肉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生命质量,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老年结肠息肉

    尿常规检查与C反应蛋白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赵春燕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尿常规检查与C反应蛋白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AP)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华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A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尿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诊断、病理性诊断,比较各检查方法 诊断结果 、诊断时间及费用。结果 疑似AP患儿病理性诊断阳性率为93。75%,高于尿常规检查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疑似AP患儿C反应蛋白诊断阳性率与病理性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疑似AP患儿尿常规检查与C反应蛋白联合诊断阳性率与病理性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疑似AP患儿C反应蛋白诊断阳性率为92。50%,高于尿常规检查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疑似AP患儿尿常规检查时间短于C反应蛋白诊断,检查费用低于C反应蛋白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AP诊断采用尿常规检查方式能实现快速诊断,检查费用较低,但C反应蛋白诊断更精准,接近病理性诊断结果 ,联合应用可提升诊断精准度。

    小儿急性阑尾炎尿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诊断

    三阴型乳腺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傅静芬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阴型乳腺癌(TNB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TNBC患者作为TNBC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常规体检的2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MMP2、MMP9、VEGF检测,比较两组MMP2、MMP9、VEGF表达量及不同特征TNBC乳腺癌组织中MMP2、MMP9、VEGF表达量,分析MMP2、MMP9、VEGF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TNBC组MMP2、MMP9、VEGF水平分别为(77。36±7。49)、(97。51±9。20)、(532。27±52。11)ng/L,均高于对照组的(56。89±4。24)、(57。23±4。16)、(376。24±33。1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MMP2、MMP9、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TNM分期MMP2、MMP9、VE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MMP9、VEGF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526、0。637、0。655,P<0。05)。结论 TNBC患者MMP2、MMP9、VEGF水平明显升高,三者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且TNM分期越高,三者水平越高,有助于全面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三阴型乳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淋巴结转移相关性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及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宋跃飞于海建梁伟智廖小明...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展、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300例COPD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组与高危期组,每组100例,另选取本院10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生化分析方法 测定3组血清Cys-C水平,并进一步分析Cys-C与肺部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加重组、稳定组、高危组血清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组与稳定组血清Cys-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加重组与稳定组血清Cys-C水平均明显高于高危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OPD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COPD疾病临床测试量表(CAT)评分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OPD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FEV1%pred、CAT评分成反比(P<0。05),性别、体重指数(BMI)和吸烟状况不是影响胱抑素C水平的显著因素。结论 胱抑素C可能为肺组织破坏和COPD严重程度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血清胱抑素-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相关性

    隔大黄灸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重症脑卒中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

    周亚鹰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隔大黄灸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重症脑卒中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86例重症脑卒中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行常规住院评估及健康教育的48例重症脑卒中便秘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常规住院评估及健康教育基础上行隔大黄灸法及运动疗法干预的38例重症脑卒中便秘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便秘改善情况、血压、心率及生命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排便次数为(4。88±0。23)次/周,多于对照组的(2。74±0。24)次/周,排便间隔时间为(0。36±0。11)d,短于对照组的(0。73±0。20)d,排便困难程度评分为(0。97±0。20)分,低于对照组的(2。62±0。68)分,大便性状评分为(4。78±0。62)分,高于对照组的(3。40±0。55)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WHOQOL)评分为(87。39±5。83)分,高于对照组的(54。63±5。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于常规住院评估及健康教育基础上行隔大黄灸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重症脑卒中便秘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便秘症状,提高生命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重症脑卒中便秘隔大黄灸运动疗法血压心率生命质量

    幽门螺旋杆菌与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和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林海邵礼成陈小燕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幽门螺旋杆菌与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及氧化应激、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脂质代谢、氧化应激状态及炎症因子水平,分析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脂质代谢、氧化应激状态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二醛(MDA)水平高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HDL-C、SOD呈负相关(P<0。05),与TG、TC、LDL-C、FFA、IL-6、IL-8、TNF-α呈正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与幽门螺旋杆菌密切相关,应给予重视,以免引发其他严重后果。

    糖尿病幽门螺旋杆菌脂质代谢氧化应激炎症因子

    急诊干预对防止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马静静李共甜谭丽萍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急诊干预对防止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3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均行常规急诊救治,研究组行急诊干预,比较两组早期脑血肿扩大发生率、病死率、入院时和入院1 d后血肿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早期脑血肿扩大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两组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1 d后,研究组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20。07±2。38)ml vs。(24。48±2。6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21 d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15。79±1。68)分vs。(20。44±1。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积极开展急诊干预可进一步降低其早期脑血肿扩大及死亡风险,具有良好的早期血肿扩大预防效果,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及治疗满意度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脑出血急诊干预早期脑血肿扩大神经功能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