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氧化氮检测在呼吸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李洪晓刘圣斌汪晓飞江兴玉...
    146-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检测(FeNO)在呼吸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设为A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0例患者设为B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30例设为C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设为D组.4组患者均进行FeNO和肺功能检测包括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组FeNO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高到低依次为A、C、B、D组;C、D组FEV1明显高于A、B组(P<0.05),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明显高于B组(P<0.05);A、C、D组FEV1/FVC明显高于B组(P<0.05),A、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eNO可用来协助诊断及鉴别诊断呼吸性疾病,对此类疾病的判定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一氧化氮检测呼吸性疾病临床意义

    阴道B超下子宫内膜形态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临床妊娠的关系研究

    文露珊
    148-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阴道B超下子宫内膜形态与IVF-ET术临床妊娠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收治的IVF-ET治疗的73例患者,收集时间是自2015年9月~2017年9月,根据是否妊娠分试验组(n=38妊娠)和对照组(n=35未妊娠).比较两组治疗前的激素水平(LH、E2、FSH),行阴道B超监测子宫形态、子宫内膜厚度,并以Pearson程序分析妊娠与子宫内膜形态之间的关系.结果 两组治疗前LH、E2、F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取卵当日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子宫内膜形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妊娠与子宫内膜形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妊娠与子宫内膜形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阴道B超下子宫内膜形态可作为判断妊娠的一个参考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阴道B超下子宫内膜形态IVF-ET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

    多索茶碱联合头孢他啶治疗老年慢性肺气肿患者的效果观察

    高超段晓琴吴诚哲
    150-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与头孢他啶联合治疗老年慢性肺气肿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8月本科接诊的老年慢性肺气肿患者70例,将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成两组:A组(n=38)联合应用多索茶碱与头孢他啶,B组(n=32)单用多索茶碱.观察两组用药后病情的恢复情况,比较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A组治疗后的FEV1%为(55.48±4.16)%、MMEF为(0.41±0.19)ml/s,明显优于B组的(43.87±4.69)%、(0.21±0.15)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比B组的75.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多索茶碱与头孢他啶联合疗法,对老年慢性肺气肿患者进行施治,不仅有助于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同时还能显著提升其病情治疗的效果,建议推广使用.

    肺功能头孢他啶老年慢性肺气肿多索茶碱

    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单卵双胎的发生、处理及妊娠结局

    黄云岳林林帅妹刘振萍...
    152-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单卵双胎的发生、处理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受孕产妇2 396例作为研究对象,定义为观察组,另取同期自然受孕产妇1 02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观察组产妇单卵双胎发生率为1.34%,早产率为47.5%,胎膜早破发生率为49.92%,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9.35%,新生儿低体质量发生率为10.93%,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结论 实施辅助生殖技术,会增加单卵双胎的发生率,同时也会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增加,对母婴健康和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辅助生殖技术单卵双胎妊娠结局

    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干梗死的疗效评价

    刘荣
    15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干梗死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脑干梗死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成立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通过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后,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依达拉奉老年急性脑干梗死应用效果

    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对比

    谢森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3年6月~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恢复时间、骨折的复发情况以及髋关节的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恢复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骨折复发率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头坏死疗效佳,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适于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半髋关节全髋关节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应用

    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黄涛
    157-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84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以治疗措施的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n=43)和参照组(n=41),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予以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预后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存率为95.35%远高于参照组为80.49%,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低于参照组为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急性重度颅脑损伤应用价值

    阿托伐他汀和阿魏酸钠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于晶
    15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和阿魏酸钠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9例.参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和阿魏酸钠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肾功能以及肾间质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FPG、SCr、BUN以及24 h UAER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且其血清及尿液中的CTGF以及AngⅡ水平也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和阿魏酸钠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延缓肾间质纤维化,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阿托伐他汀阿魏酸钠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

    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分析

    张显胜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抽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就诊的硬核白内障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取传统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试验组采取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视力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散光度、眼压相比常规组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7%与2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硬核白内障患者采取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采纳.

    硬核白内障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中CD34的固定方法研究

    李婷杨洋汪亮亮郑涛...
    16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中CD34的固定方法.方法 收集10例临床资料完整被诊断为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的组织切缘作为研究对象,获取患者的10个样本按照固定方法不同分为丙酮固定组和4%多聚甲醛固定组,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中,采用4%多聚甲醛固定的组织中CD34的表达量要高于丙酮固定的组织.固定时间的长短对蛋白的表达也有影响,4%多聚甲醛固定5 min是CD34最佳的固定方法.结论 皮肤纤维肉瘤(DFSP)中CD34的免疫组化染色固定方法以4%多聚甲醛固定5 min为最佳固定方法,既可以提高肿瘤诊出率和降低复发率,还能够很好地为其他肿瘤组织中CD34的检测提供新的参考和依据.

    DFSPCD34固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