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彩超及心电图诊断价值研究

    林娜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彩超和心电图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11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分别对这些患者进行心脏彩超和心电图诊断,之后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患者阳性表现.结果 对两种诊断方式的阳性率情况进行分析,使用心脏彩超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诊断,阳性率是57.27%,使用心电图的临床阳性率诊断是53.63%,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心脏彩超和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诊断,阳性率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心脏彩超心电图高血压心脏病临床诊断价值

    甲巯咪唑长期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分析

    王智勇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长期应用甲巯咪唑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过去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7例.对照组接受甲巯咪唑短期治疗;治疗组接受甲巯咪唑长期治疗.比较两组药物治疗效果、病情复发率、不良事件例数、药物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2.6%,高于对照组的63.0%;病情复发率仅为7.4%,低于对照组的26.0%;不良事件仅发生1例,少于对照组的5例;药物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用药总时间长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略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长期应用甲巯咪唑进行治疗,虽然会使用药时间延长,但是能够更好的控制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减少不良事件,有效防止病情复发,使治疗效果提升.

    甲状腺功能亢进长期甲巯咪唑治疗

    曲安奈德及压力疗法联合超声导入治疗增生性瘢的回顾性分析

    钱犇刘卫华石寒兵贺振华...
    14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曲安奈德及压力疗法联合超声导入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今后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3年3月~2016年12月在本科接受曲安奈德及压力疗法联合超声导入治疗的76例增生性瘢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治疗后的疗效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6个月的治疗后瘢痕治愈率达93.4%,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曲安奈德及压力疗法联合超声导入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曲安奈德压力疗法超声波导入治疗疤痕软膏增生性瘢痕回顾性分析

    对比分析磁共振成像与CT对脑出血鉴别诊断的价值观察

    郭欢郭常锦刘晖
    14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磁共振成像(MRI)与CT对脑出血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检查治疗的5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试验组,再选取同时间段在本院就诊治疗的脑梗死患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分别进行CT及MRI扫描检查,对比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显示,混杂的DW1信号试验组41例、对照组10例;DW1高信号试验组9例,对照组48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周围病灶水肿带的检出率为90%较对照组22%明显高(P<0.05).经CT扫描检查显示,两组患者的病灶分布、形态等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出血以及脑梗死疾病,分别应用CT及MRI扫描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以反映不同脑部疾病的病灶部位、分布及水肿情况,可为临床脑部疾病的治疗诊断提供可靠的理论参考依据,推广应用价值高.

    磁共振成像(MRI)CT脑出血鉴别诊断价值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加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卢和柏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98例重度混合痔的患者为研究部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行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则在PPH治疗的同时配合外痔切除术.评估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记录两组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肛门外观满意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48(97.96)、(22.16±2.89)、(21.38±3.61)、(4.22±1.39)、(3615.71±335.7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肛门坠胀、肛门瘙痒、肛管狭窄、术后出血、肛缘水肿发生率分别为:2(4.08)、2(4.08)、1(2.04)、1(2.04)、2(4.0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外加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对肛门外观的满意度.

    临床疗效重度混合痔外痔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研究

    姚奇谭子娟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施以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0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0例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临床确定治疗方法期间,对照组(15例):临床对其施以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15例):临床对其施以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最终就两组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PTH(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清磷水平以及β2MG(β2-微球蛋白)水平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60.0%)对比,观察组(93.3%)获得明显提升(P<0.05);同对照组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PTH水平、血清磷水平以及 β2MG水平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下降(P<0.05).结论 对于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临床选择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方法加以治疗,于PTH水平、血清磷水平以及β2MG水平降低以及皮肤瘙痒症状等疗效提升方面获得明显效果,从而促进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的病情好转.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尿毒症性皮肤瘙痒临床效果

    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在CT、MRI表现及诊断研究

    蔡瑞萍卞力勇林丹罗敏...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在CT、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收治的30例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为研究时段,均进行CT、MRI检查,分析其临床特征以及诊断情况.结果 CT以及MRI诊断,可知病灶均处于侧脑室透明隔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梗阻性脑积水,发生率为100%.其中14例是左侧侧脑室,构成比为46.7%;16例是右侧侧脑室,构成比为53.3%.30例患者经过CT以及MRI检查可知,病灶的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叶,其中10例患者的病灶由一侧侵犯另一侧,构成比为30%.16例患者的肿瘤主要以实性为主,构成比为53.3%;4例肿瘤主要是囊实混合性,构成比为13.3%.28例被确诊为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且与病理学诊断相符,确诊率为93.3%.误诊2例,构成比为6.7%,其中1例被误诊为脑膜瘤,构成比为3.3%,1例并误诊为室管膜瘤,构成比为3.3%.误诊率显著较确诊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在CT、MRI检查下存在一定的特征性,临床医师应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的选择两种检查方法,进而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CNCCTMRI表现诊断价值

    同期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

    彭阳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同期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性手术切除膀胱癌加前列腺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同期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临床指标.结果 对在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治疗9个月随访后观察组复发率12.5%,对照组20.8%.观察组术中出血量(95.51±32.18),手术时间(78.26±23.09),住院时间(7.14±2.3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203.57±56.04),手术时间(114.27±13.14),住院时间(11.54±3.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复发率较低,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经尿道电切术浅表性膀胱癌前列腺增生临床效果

    分析新生儿筛查TSH切值的应用

    卢雪黎兴盛杨舒婷袁绍...
    15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筛查TSH(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切值的应用.方法 随机收集本市出生的32251例新生儿,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为研究时段,用DELFIA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Double-labeled time resolved fluoroisnmunoassay,trfia)筛查所有研究对象足跟全血血片TSH切值.结果 32251例研究对象干血片经过DELFIA法筛查,TSH水平筛查结果呈正偏态分布.经统计学处理,中位数是1.17 uU/L,平均值是1.38 uU/L,最大值是23.25 uU/L,最小值是0;TSH在5 mU/L以上的构成比是2.78%,即32251例研究对象新生儿TSH切值分布在5 mU/L以下(含5 mU/L)的比例在97%以上.结论 DELFIA法筛查新生儿TSH在5 mU/L以上,且比例在3%以下可作为人群碘营养状况正常的标志.

    新生儿TSH应用效果

    血管内介入与开颅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对比观察

    黄青良周翔龙新泉周于凡...
    15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为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15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介入组和开颅组,介入组47例,给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开颅组108例,给予开颅夹闭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复发率和预后.结果 介入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45±0.67)h、(13.35±1.93)d,短于开颅组(5.17±0.80)h、(20.06±2.52)d,介入组住院费用(13.99±0.36)万元,高于开颅组(5.83±0.28)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3%,开颅组为2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开颅组术后复发1例,复发率为0.9%;介入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6.4%,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开颅组术后预后良好率65.7%;介入组为8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颅夹闭术相比,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创伤较小,预后更好,但会增加治疗费用,且同样存在并发症和复发风险,临床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治疗方式.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开颅夹闭术颅内动脉瘤